文\月婷轩 出镜\乖妞妞

版权所有,盗图必究


诗经——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诗经中家的经典句子(我心中的诗经出其东门)(1)

东门:城东门。

如云:形容众多。

匪:非。思存:想念。

思:语助词。

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缟(gǎo 稿):白色;素白绢。

綦(qí 其)巾:暗绿色头巾。

聊:愿。员(yún 云):同“云”,语助词。

闉闍(yīn dū 因都):外城门。

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且(jū 居):语助词。一说慰籍。

茹藘(rú lǘ 如驴):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诗经中家的经典句子(我心中的诗经出其东门)(2)

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心。

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虽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怀。唯此素衣红佩巾,可娱可相爱。

诗经中家的经典句子(我心中的诗经出其东门)(3)

出其东门:直译,出东城门。这里有几层意思,那么就要看怎么样去理解诗文的内容吧。我们先直译出了东城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如云,这里指众多,出了东城门,看到了好多美女。很难理解,为什么出东城门可以看到好多美女。有时解释有点让人费解。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然有好多美女,可是都不是我希望见的人。思,解为思念。匪,不是。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綦巾,这里指女子装束。而这种装束的一般都是平民女子,并非富贵之家。那个穿着缟衣綦巾的女子,才是我所爱之人。

诗经中家的经典句子(我心中的诗经出其东门)(4)

第二章与本章意思相同,只是将东门改为了闉闍,将如云,改为了如荼。其实都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世间女子千千万,而我独钟你一人。这是美好爱情的象征,也是很多现代人对本诗的解释。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所有人所追求的。

诗序说:《出其东门》,闵乱也。公子五争,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民人思保其室家焉。先解释一下五争的意思。这里的五争指当时郑国的五次较为大的战事,或者说是纷争。

第一次,“祭仲”立“郑忽”为君,而后“祭仲”受宋人胁迫而废“郑忽”而立“郑突”;

第二次,“郑突”患“祭仲”专权,使其婿“雍纠”杀之,而“雍纠”反为“祭仲”所杀,“郑突”出奔蔡国,“郑忽”归郑复位。

第三次,郑庄公当初欲立“高渠弥”为卿,“郑忽”厌恶“高渠弥”,坚决劝阻,而庄公不从。“郑忽”即位后,“高渠弥”惧怕“郑忽”杀之,而弑其君“郑忽”,另立“公子亹”为君。

第四次,齐人杀“公子亹”,“祭仲”迎“公子仪”而立为君。

第五次,“郑突”攻郑,俘获“傅瑕”而与之盟誓并释放“傅瑕”,其后,“傅瑕”依照盟誓而杀“公子仪”,迎回“郑突”而复其君之位。

短短数十年间,郑国如此五次混乱,伴随其间者,有战乱,有阴谋,有弑君,是故“兵革不息”。所以,郑诗中多为刺君,刺臣,刺朝,刺政之篇。君不君,臣不臣,民不民,夫不夫,妻不妻,是为国之乱。

诗经中家的经典句子(我心中的诗经出其东门)(5)

而本篇所表现之乱从诗意中可以慢慢理解。

出其东门:东门,直译是东城门,可是为什么是东城门呢,为什么不是南门,北门。在中国古代,东方主生,所以东门即是生门。而此东门,可能不是东城门,可能是国之门,国之生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上边我就说过为什么出东门会有女如云,这里可以这样理解,因郑国乱,男子从军打仗,只有女子守家,所以是有女如云,而不是有男如云,那么这些女子在东门干什么呢?

诗经中家的经典句子(我心中的诗经出其东门)(6)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先说说缟衣,綦巾,缟衣,一般为白色之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丧服。因为男子出征,多有不能归来之人,战争死人是正常的,而郑国连年征战,那就不正常了,所以这些女子或是死了父亲兄弟,或是死了夫君。所以着丧服出东门,逃生去了。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我看到这些可怜之人,我也是无法帮助的,因为我出东门也是为了求生。所以,我对这些人是无能为力的。这就是诗序说的闵乱的意思。

诗经中家的经典句子(我心中的诗经出其东门)(7)

而有学者认为,此诗为郑昭公所作之爱情诗。可能与当初郑忽拒线齐王之女的事件有关。还记得郑风《有女同车》中说的齐王之女的装束吗?“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而此文中的女子却与之相反,是朴素的。也可能是表示出郑忽的审美观吧。

有女如云:这里的如云,不是指多,而是指女子的发型,指齐王之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