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快到了。双11峰值,天猫每秒60万笔交易量,数据中心要承受多大压力?

为了支撑这一庞大的系统,截至2020年,阿里云在全球22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而阿里巴巴现有服务器规模接近200万台,堆在一起,高度将超过20个珠穆朗玛峰。

这些数据中心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样一个庞大规模,如果不考虑节能的话,将是一个填不满的“耗电老虎”。

水冷服务器建在海底(钻山洞裸泡)(1)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数据中心总耗电1600-1800亿千瓦时,超过了2020年三峡水电站全年1118亿千瓦时的发电量。

工信部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各类在用数据中心总量达28.5万个,全年耗电量超过1200亿千瓦时,约占我国全社会用电量2%;2020年突破2000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1%。

但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1%的数据中心,支撑了占全国GDP约36.2%的数字经济。

近期,《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中央层面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系统谋划、总体部署,那么,作为“耗能大户”的数据中心如何减碳?

1

为了节能,数据中心也是拼了!

2016年,阿里巴巴在千岛湖畔建了数据中心,这是一个“泡”在湖水中的数据中心,摄氏13度的深层湖水滤除杂质后,通过密闭的管道流经每个楼层,帮助服务器降温后,再流经城区,作为景观用水自然冷却后,再回到千岛湖。千岛湖常年恒定的深层湖水水温,足以让数据中心在九成时间利用千岛湖水制冷,与普通数据中心相比全年可节电数千万度,减少碳排放相当于1万多吨标准煤。

到2020年阿里云在杭州的数据中心建成,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全浸没液冷数据中心,服务器是“裸泡”在特殊的冷却液中散热,就不用空调等制冷设备了,意味着全程用于散热的能耗几乎为零,整体节能超70%,年均PUE低至1.09,相比传统数据中心每年省电7000万度,相当于西湖周边所有路灯连续点亮8年的耗电量。

如果全国都采用这种技术,每年将省下超过800亿度电,而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量才1100亿度。

液冷数据中心背后,是一次巨大的创新和革命性变化。但任何技术在推广时,都要考虑到经济性。比如微软,把数据中心放在苏格兰海底,看起来很黑科技,但却面临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而且密封壳体比的造价比服务器还贵,在经济性上差了很多。液冷服务器在推广中,同样要迈过降低成本这个槛。

水冷服务器建在海底(钻山洞裸泡)(2)

水冷服务器建在海底(钻山洞裸泡)(3)

水冷服务器建在海底(钻山洞裸泡)(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