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战国时赵国人。战国四公子之一,平原君门下食客。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前258年),秦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救援兵,毛遂自荐请从。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与楚考烈王大谈合纵,经过半日亦未能说服。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胁迫楚王,说以利害,楚王遂许纵约,歃血盟于高台上,并遣春申君率军救赵。平原君赞云"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遂以为上客。

毛遂为什么能当太子(一颗易逝的流星却闪耀璀璨的光芒)(1)

毛遂雕像

毛遂为什么能当太子(一颗易逝的流星却闪耀璀璨的光芒)(2)

毛遂画像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秦军在长平大胜赵军,秦军主帅白起携大胜之威兵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形势危急,赵王便派遣平原君出使楚国请求援兵。平原君召集门客,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食客一同前往。平原君经过一番精挑细选,找到十九个人,尚缺最后一人。这时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毛遂)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

毛遂为什么能当太子(一颗易逝的流星却闪耀璀璨的光芒)(3)

毛遂自荐图

脱颖而出

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人处在世界上,就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如今,你(毛遂)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赞的话,我也没有听到其他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所以先生你不能一道前往,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就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了而是整个锥子锋芒毕露。"平原君信服,于是带着毛遂一同出使楚国。

毛遂为什么能当太子(一颗易逝的流星却闪耀璀璨的光芒)(4)

平原君赵胜

毛遂为什么能当太子(一颗易逝的流星却闪耀璀璨的光芒)(5)

毛遂剧照

歃血为盟

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早上谈到中午,楚王还是犹豫不决。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就两句话的事情,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决定?"楚王很恼火,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人叫毛遂,是我的门客。"楚王怒斥道:"赶紧退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剑柄不退反进上前说道:"大王,如今十步之内,大王的性命,悬在我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如今楚国虽然有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土卒上百万,但是白起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难道大王不知道羞耻吗?'合纵'这件事既是为了赵国,更为了楚国呀。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于是决定“合纵”出兵。楚王命人把鸡狗和马的血装进铜盘然后摆在高台上,邀请平原君和毛遂同自己一起站在高台,歃血签订了盟约。

毛遂为什么能当太子(一颗易逝的流星却闪耀璀璨的光芒)(6)

后记

平原君回至邯郸,把毛遂奉为上宾并感叹:“我一向自以为能够识得天下贤士豪杰,竟未能识得先生才,毛先生于楚朝堂之上,豪气冲天,不独促成约纵,且不失赵之尊严,大长赵之威风,使赵重于九鼎之吕,以三寸之舌,而强于百万之师。

在“毛遂自荐”的第二年,燕军派大将军粟腹领兵大举进犯赵国,由于赵王没有意识到毛遂只是个外交人才,而非统率千军的将才,便不顾毛遂的反对力举毛遂统帅大军前去御敌。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面对一败涂地的惨状,羞愤万分,自刎身亡,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毛遂自刎。

毛遂为什么能当太子(一颗易逝的流星却闪耀璀璨的光芒)(7)

总结

毛遂在历史上再无其他记载。他,没有轰轰烈烈的生平,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闪烁了一瞬间,像一颗易逝的流星。然而,他的瞬间光芒却璀璨万丈不输任何大人物,“毛遂自荐”一件事,给我们留下了毛遂自荐、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挺身而出、两言可决、歃血为盟、因人成事、碌碌无为、一言九鼎等多个成语,而且流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