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选择“单飞”,受到影响的不仅是英国自己,其“冲击波”必将震荡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欧洲乃至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将因此发生深刻改变。对此,欧洲媒体反映如何?

(更多新闻,请在微信搜索“新京报”,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

英国23 日就是否留在欧洲联盟举行全民公投。24日清晨,完整的计票结果出炉,出乎几乎所有人的预料,支持脱欧的票数过半,脱欧派阵营获胜。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

这是一个有人欢喜有人愁的结局。对于支持英国脱欧的人来说,他们当然是喜大普奔,庆祝胜利。对于留欧派,他们则是一副“WTF?”的表情。英国议员基斯·瓦兹对BBC 表示,“再给我1000年的时间,我也不相信英国人做出了这个决定!”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

▲24日,英国伦敦,“留欧”支持者听到公投结果后难掩失落。

随后,英国首相发表讲话,称尊重英国人的选择,自己也将辞职。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3)

英国选择“单飞”,受到影响的不仅是英国自己,其“冲击波”必将震荡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欧洲乃至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将因此发生深刻改变。

我们收集了欧洲各国的报纸版面(来自Newseum),很有些意思。

先来看看英国国内的报纸头版:

《卫报》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4)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5)

《镜报》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6)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7)

《太阳报》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8)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9)

《The Journal》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0)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1)

《每日快报》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2)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3)

《the essential daily briefing》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4)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5)

还有一些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报纸:

奥地利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6)

比利时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7)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8)

丹麦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19)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0)

法国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1)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2)

德国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3)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4)

荷兰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5)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6)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7)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8)

波兰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29)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30)

斯洛伐克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31)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32)

瑞典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33)

瑞士

英国媒体7月22号报道(英国迷之一脱)(34)

(更多新闻,请在微信搜索“新京报”,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

各种热闹各种看之后,我们还是要问,这场公投引发的动荡到底会有哪些?

1 谁是脱欧公投的政治赢家?

英国当地时间24日早上8点,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门口,正式宣布自己将辞职,称得上这场政治豪赌中的最大输家。

卡梅伦为何要坚决辞职?

对此,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田德文表示,卡梅伦在2月19日跟欧盟达成协议之后,已经表示自己将坚决支持英国留在欧盟。现在,公投结果表明,民众决定脱欧。对于卡梅伦来说,如果他继续留在首相的位置上,处境会很尴尬。首先,国内反对势力肯定会要求他辞职;其次,卡梅伦是公投的发起者,他选择引咎辞职,也是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

田德文分析,卡梅伦辞职后,保守党内阁虽然倒台,但保守党在议会依然是绝对多数,下一步会不会有更大的动静,则取决于英国是否会重新大选。

不过,卡梅伦辞职或许意味着,“脱欧”阵营的领军人物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将成为这场公投里最大的政治赢家。据外媒报道,约翰逊很可能接替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一职。同时,脱欧派的支持者、英国独立党领导人奈吉尔·法拉吉也是最高兴的一个,毕竟脱欧是英国独立党25年来一直争取的结果。

此外,脱欧也会加剧英国国内的分裂危险。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表示,由于公投结果显示苏格兰的意愿再次被违背,因此将考虑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从而让苏格兰得以用独立国家的身份重新加入欧盟。

2 英国会变强还是走弱?

英国1973年加入欧盟前身欧洲共同体时曾大费周章,而如今想要退出也并不容易。英国和欧盟将根据《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始退盟谈判,预计整个过程长达两年或更长时间。

英国虽然可以退出欧盟,但始终离不开欧洲,因此还必须与欧盟达成新的协议,涉及经济贸易、政治安全、人员往来等许多方面。

现在来看,虽然英国拥有很强的谈判能力,但形势并不利,一是《里斯本条约》在内容设计上不利于想要退盟的国家;二是欧盟可能会借机“惩罚”英国,防止其他成员国效仿英国的做法。

在长达两年或更长的不确定期内,英国在经济和投资方面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伦敦作为国际金融城的地位。“脱欧”公投之前,英国政府和多家国际机构均出台报告,警告“脱欧”将造成英国经济萎缩和下滑。“脱欧”派主张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联系,扩大贸易,但这一设想能否实现有待观察。

国际舞台上,英国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北约成员国和核大国。在失去欧盟这一后盾后,英国可能更多倚重英美“特殊关系”,但国际影响力势必受到影响。

说到底,英国民众选择“脱欧”是因为自感束缚太多、投入和收益不符、欧盟前途不妙,但单飞后的英国能否过得更好,仍需时间证明。 据新华社

3 其他疑欧国家会否效仿?

目前,欧盟官方表态会尊重英国人的选择。对此,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田德文表示,英国所谓的脱欧,脱的不是欧盟,脱离的是欧共体,因为英国一直没有参与过欧盟的事务,无论是申根签证、欧元还是政治一体化,英国都没有跟欧盟保持一致。英国脱欧,对欧洲一体化肯定是一个挫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能会推动欧盟进行改革。

法国总统奥朗德就表态称,英国退欧表明欧盟其他成员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将与法国政党领导人讨论欧盟事宜。

此前,也有媒体分析认为,英国脱欧成功,可能会加剧欧盟内部的疑欧主义势力。法国极右翼政客玛琳·勒庞就曾表示,如果当选法国总统,她会在六个月内举行脱欧公投。荷兰自由党领袖维尔德斯也表示:“为英国欢呼,现在,轮到我们投票了。”

今年,欧美国家政坛接连出现“反常”现象:口无遮拦的美国总统竞选人特朗普成为共和党候选人,奥地利极右翼政党候选人差点当选总统,英国选择脱离欧盟也颇是出乎外界意料。

有媒体分析指出,这些反常现象背后隐含共性:反对精英阶层、反对现有体制;推崇民族主义、反对全球主义。英国《金融时报》一位评论员表示,“英国脱欧”的支持者和特朗普的支持者在人口构成方面惊人相似。

4 会如何影响中英关系?

作为欧盟内部的一支重要力量,英国在中欧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脱欧”后预计英国的对华态度不会出现重大转折,但英国与欧盟“分手”后,将出现欧盟与英国各自与中国“打交道”的局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英国原是欧盟大国,对华态度积极,英国的对华政策对欧盟产生过不小影响。例如,在呼吁欧盟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方面,英国持积极的对华立场。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教授指出,英国脱离欧盟,中国就缺少了一个影响欧盟对华政策的重要抓手。

此外,冯仲平指出,中国企业之所以要进入英国,不只是因为看中英国市场本身,更因为它们还把英国视为通往欧洲的门户。对于这些企业,尤其是金融类企业来说,英国“脱欧”后作为欧洲门户的作用必然弱化,中国企业对英国的看法也会发生改变。

也有专家认为,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不一定全是负面的。英欧分家之后,双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可能都会更加重视与中国发展关系,从而给中英和中欧合作创造新机遇。

而从欧盟的角度来看,周弘认为,英国脱欧后,中国与欧盟其他国家在一些领域的对接会更加直接。“不需要绕弯了,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可能会更加紧密。”据新华社

5 英镑暴跌8%中国如何应对?

除了政治方面的影响外,英国退欧还引发全球资本市场连锁反应,公投结果公布后英镑一度跌至30多年最低水平,国际金价盘中创下自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昨日,中国央行称,已注意到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金融市场的反应,并已做好应对预案。

截至北京时间昨日19时,英镑对美元汇率报1.3686,贬值1313点,跌幅8.75%。昨日人民币汇率也受波及,大幅下跌370点,突破6.6报6.6148。

汇誉财经首席分析师华雪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双锚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仍将承压,虽然欧元、英镑对人民币走软,但可能无法完全对冲短期内美元指数上升给人民币中间价带来的贬值压力。

资深外汇专家韩会师认为,虽然昨日人民币下跌幅度较大,且6.6被彻底刺穿,但由于这属于短期投机,所以冲击可能是短期的。

而受投资者避险情绪上扬的影响,昨日国际金价逆势大涨,盘中涨幅一度高达8%,创出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黄金钱包首席研究员肖磊分析认为,英国退欧事件远远没有完结,从整个信用风险方面来看,黄金在这个事件中的避险作用也可能刚刚开始。

在国际金价大涨、A股整体下跌的情况下,昨日黄金板块逆市攀升,多只个股出现涨停。

6 中国人赴英投资应注意什么?

谈及经济方面的影响,被称“买下英国”的李嘉诚旗下的上市公司也受到公投影响,股价昨日集体暴跌。截至昨日收盘,长江基建跌5.477%,长和跌5.074%,电能实业跌4.762%,跌幅均高于当日恒指跌幅(2.920%)。

自2000年开始,李嘉诚旗下公司开始迅速增加对英国的投资,布局电信、电网、管道、港口、铁路、地产等多个领域。有报道称,李嘉诚在英国的总投资已达到520亿美元,被称为“买下英国”。据媒体报道,英国宣布脱欧后,长和对媒体表示,有信心在英国的业务将继续成长。

不仅是长和系公司,其他英国业务较多的港股上市公司也出现暴跌,昨日汇丰控股跌6.594%,渣打集团跌9.483%。

对此,田德文表示,从金融角度而言,伦敦是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之一,现在,英国脱欧导致金融市场动荡,这对于中国来说也有损失。而去年签署的项目未来究竟如何执行,中国也将审慎研判。

此外,许多中国企业家投资英国,其实是着眼于欧盟市场。田德文表示,未来这也取决于未来英国跟欧盟达成什么样的协议,根据《里斯本条约》第五十条,脱欧有两年的过渡期,这两年内究竟如何谈判,只能看下一步的进展。

对于普通中国老百姓来说,现在英镑贬值,也就意味着,如果去短期旅游或者留学,会变得更便宜,这是一个短期利好。

文/(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颜颖颛 赵毅波 陈鹏 李蕾

(更多新闻,请在微信搜索“新京报”,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

辣评:这是一场尚未演完的大戏

英国“脱欧”了。进入6月以来,无论是市场表现还是民调结果,都没有清晰指向这一结局。公投前,欧洲股市、英镑汇率一度连续下跌,直到6月16日英国拥欧派议员JO-COX遭枪杀后,市场情绪才有所稳定。这很令人奇怪:在公投结果公布前,市场震荡本应持续发生。世人对JO-COX遭枪杀的同情不可能成为市场反转的全部理由。利用重大事件套利,正是市场的常用手法。因此,欧美金融市场的近期表现虽然与英国脱欧公投相关,但并不客观。

同样不客观的还有民调。太阳报作为脱欧派一方,所得出的民调结果往往与拥欧派一方的金融时报相距甚远。同样,同一天在亲欧区伦敦所作的民调很可能与反欧区占多数的桑德兰矛盾。这也意味着,民调结果很难被当作脱欧还是留欧的民意风向标,也无法反映出双方的对立程度。

因此人们难免猜测,公投本身不仅是卡梅伦兑现2013年所作的承诺,同时也是一次主动坐庄的豪赌。赌的是什么?是以英国的方式处理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在欧洲大陆能否继续保有特权的危机。赌对了,就可以转移矛盾,获得特权,让英国与欧洲大陆之间保持传统上最舒适的距离。若即若离,通过“离岸平衡”等策略获取最大利益,历史上英国曾屡试不爽。而类似的赌局,1975年英国做过,后来的丹麦、瑞典及希腊也都做过。

然而这场赌局的结果是庄家落败。卡梅伦在第一时间即宣布辞职。但是,这不是最后的结局。在英国对欧关系、全球金融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欧盟的组织架构等层面,反应或许刚刚开始。

据英国财政部此前测算,脱欧后英国最短需要两年、最长需要15年重新调整与欧盟及第三国的各项协议和整体关系。这里面包含了诸多不确定性;对于全球金融市场,高盛的乐观估计是,欧洲股市或因此下跌15%;对于方兴未艾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来说,一个老牌帝国、全球第五大经济体重归“孤岛”,无疑意味着一体化进程遭遇重大挫折;而欧盟内部从来不缺乏疑欧派,英国脱欧很可能激发广泛的效仿行动。

不过这并不代表未来将充满“黑天鹅”。金融市场的动荡,不大可能重演“雷曼时刻”。雷曼倒闭,让欧洲股市下跌了46%。此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不会中止,或许有更多的区域性的“点”代替“面”。而英国对欧盟关系的调整,赋予了域外国家与英国增强联系的长期机会。这正是中英两国去年表达过的共同愿望。

如同BBC专家所说,英国可以投票离开欧盟,但无法投票离开现实。现实是,与1946年丘吉尔首议建立不设边界的“欧洲合众国”时相比,英国与岛外世界的联系紧密得多。英国脱欧似乎是回到了1946年前的原点,但实际上,只是调回了他们熟悉的视野,至于座位,仍在原地。

□徐立凡(学者)

(更多新闻,请在微信搜索“新京报”,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