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研要有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有决心有了决心,别人在休息打游戏的时候你才能有动力独自一个人去看书;有了决心你才能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坚持下来,直面挑战,找寻解决的办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上海大学计算机研究生考什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上海大学计算机研究生考什么(上海大学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成功经验指导)

上海大学计算机研究生考什么

 一、考研要有良好的心态

  首先要有决心。有了决心,别人在休息打游戏的时候你才能有动力独自一个人去看书;有了决心你才能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坚持下来,直面挑战,找寻解决的办法。

  其次要有信心。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面同时准备四门课或者更多的科目,确实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是要相信一点,只要方法得当,合理安排各科目的复习时间,不管你原来的基础有多薄弱,都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点信心一定要有。

  最后要有毅力。在复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随时遇到今天记的内容到明天就忘记了的情况,这样确实会打击到自信心,但是对于很多人这是很正常的,在复习的过程中我觉得要有平常心,然后要不断地去重复,只有重复的次数多了才能记住,同时复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痛苦和烦恼,要有毅力才能坚持过来。

  考研是一件艰辛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抗拒得住诱惑,万不可心浮气躁,要静下心来投入到复习当中。考研考的就是你的毅力,你的坚持和信心,同时还要学会放松。既然已经选择了走上考研这条艰辛的旅程,那么我们就要以全部的热情和信心去完成它,不要朝三暮四,举棋不定,我知道做到这一点很难,但是对我们而言却是很重要的。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六个字“决心、信心、毅力”。

二、专业信息

研究方向:

  01.基于云计算的电影大数据处理技术

  02.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电影技术

  03.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智能电影技术

  04.动作捕捉与表情捕捉技术

05.电影声画数字增强技术

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01数学一

  4. 875多媒体技术

  复试科目:

数字媒体综合

参考书目:

875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基础》(第4版)林福宗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年

《数字图像处理 MATLAB版》(第2版)冈萨雷斯等著 阮秋琦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年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Visual C )》孔令德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年

三、经验分享

1考研政治

一般来讲,考研政治紧跟肖秀荣即可,市面上各类名家的资料大同小异,大家买什么就买什么,不必搞特殊和贪多,白花钱。我这里推荐大家必备的和有用的几本: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或《考研大纲解析》、肖《1000题》、肖四肖八、《风中劲草》、徐涛时事资料、陆寓丰的主观题背诵。基本上这些差不多了,可以得到中规中矩的分数。肖《1000题》可以多刷几遍,多研究错题,政治拉开分数的还是选择题。

2英语

整个英语复习的过程中,每天都需要积累词汇,从复习开始到考研前,单词背诵可以是单词书(红宝书、恋恋有词等)也可以是app(扇贝单词、百词斩等)这些部分是扩展词汇,另外,还需要把每天看文章,做阅读见到的词汇都摘录下来,供每日复习,建议用时40分钟,早晨背新词20分钟,睡前复习词汇20分钟。

考研前期正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应该把自己以往学英语落下的知识点补起来,如句型、时态、语法结构等等,建议跟着相关老师的视频走,做好笔记,同时,搭配一些阅读的文章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可以是一些外刊上的内容,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不建议初期就攻考研同源外刊。

3.考研数学

数学的复习我是大三下学期开始的,由于我基础不太好,所以跟的是新祥旭全科,全科里面也有数学,一对一课比较扎实,不需要什么基础,先听基础课,听课的时候做好笔记,不仅要记概念。在高数过完一遍基础班以后,现在就可以看线代基础班了,线代的话可以基础强化班一起看,然后做线代辅导讲义,我感觉那本讲义覆盖的东西还是很广的,很多面都会考察到。然后就是概率论,虽然肯定有人说概率论后几个月看就好,不用那么早看,我个人认为概率论近两年不再是像往年真题那样简单了,也有点灵活,所以概率论的基础还是要扎实的,早开始还是有好处的。重点在于概念的理解,对各种分布性质的理解。做完这些以后,我的感觉就是我的高数有记得不太清晰了,可能是我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不论是复习线代还是概率论,每周抽出一点点时间用于记忆高数或者线代的公式),所以这时候把基础班的笔记复习一下,就开始听高数的强化课吧。强化课我还是听一章做一章复习全书(第二遍做了),注意对题型的总结,我就是把不同题型的思路方法都记在一个笔记里,留下比较多的空白以便以后修改。做完这一遍以后高数的基础东西应该掌握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出现了公式记不熟悉的问题,可能比较早的进行一些记忆是有好处的。每天的复习方法可以选择交叉复习,比如今天做高数、明天做线代、后天概率论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自行调整。这样可以避免太长时间不学一门导致遗忘。高数强化完了以后,线代可以做第二遍辅导讲义,这一遍,我就是把一些方法、题型、知识点比较简洁地记到一个笔记里,留下一些空白,以便以后补充。我到考前大概也就是辅导讲义做了两遍。然后概率论可以进入强化,听强化课,做辅导讲义强化部分。同上,整理总结性笔记,注意题型总结。到了现在,算是各科基础打得不错了,可能还是会出现知识点遗忘现象,多把从前的笔记看看。可以开始练题了,今年数三改革,选择题增多了,而且也不算简单,在2022年只会更难,所以要专门抓一下选择题。我是听知乎上推荐660,里面全是选择题,但是这两年里面的题变简单了,所以大家推荐2019年的。还有就是做1800的高数部分,只做高数就好了。记得你做过的每个题都应该有自己的记录,弄一个草稿本版笔记吧。不会做的题换颜色写,这样复习时一目了然。做题时发现了什么新思路的话就补充到我们之前做的高数部分的思路笔记里。线代的话,想想我自己好像做的题也不算多,但是到后期基本上没什么难住我的题了,一方面是因为我会找自己的弱点,然后集中突破,突破的题可以去市面上的各类习题集里去找,例如李林880等。另一方面就是做真题时,我会把历年真题先看看自己会不会做(也是要做的!),以及这个真题考察哪一部分,辅导讲义里讲过吗,然后总结一下方法,记到笔记里。总结得多了也就都通了,还有不要忽视特别微小的知识点,考出来不会就太可惜了。有一些你觉得真题决不会考的题可能也会出乎意料地出现在2022年真题里,我今年就吃了这个亏。概率论的话多做一些灵活的题吧,不能只会做常规题。反正课程很多,题很多,该做什么看什么不懂的就直接问新祥旭的老师,他们是会帮助你进行一对一的规划的,尽量让自己每一步都走的正确踏实。

历年真题有参考价值,但没以前大了,做两遍就够了,注意总结呀!要知道把一本书吃透比看了好多本更重要呀!不要追求题量,吸收了的才能变成你的。一定注意计算量,还有了解一些老师课上不会讲的方法,比如高数二重积分的r和theta换顺序就能简化计算,你就能比别人多好多时间!还有一定要动手做,不然你就不知道自己会有多粗心。最后模拟卷我就做了李六、张八、李四还没做完因为没时间了。今年题难,可以做一下合工大超越,虽然模拟题里的今年一个也没考。

4专业课

由于我大学C基础还行,就复习的开始晚一点,在十月份的时候开始复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看B站上的课程。我是从参考书开始一点点看起,同时看配套的辅导书,在看的过程中,做重点笔记,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在十一月份,将常考的算法题总结起来,每天回顾几个。一定要多做练习题,从各处查找相关的章节练习题进行自我检测。还有真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真题不多,可以连带着软件的真题一起做,挑出真题,将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回归课本,弄懂每一个知识点。我的真题都是在考研文库上下载的,有很大一部分有帮助。最后考试时候,我遇到了画一个流程图的压轴大题,由于我流程图复习不到位,丢了分。在此,还是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各个细节都复习到位,因为考试没有方向,可能会出到你不会的地方。一定不要抱着这个知识点太简单或者太难一定不会考的心态去复习。专业课分数高了,总分就提上去了。专业课要变成自己的强势学科,让自己与别人拉开分值。初试稳则复试就会容易很多。

四、最后总结

  考研之路其修远,很考研个人的耐性以及毅力,如果能够找准方向复习的话会事半功倍。倒也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每天学14个小时之类的,只会适得其反,尤其对于战线很长的同学这会是个煎熬。切记效率远比时间重要,每天复习10小时在我看来足够了,前提是8小时中你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大脑要时刻保持运转。另外就是时间的分配,10小时,数学3小时、专业课3小时、英语和政治各2小时,具体时间根据个人情况做调整,别有短板。

  最后,祝各位心想事成,考研成功上岸!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