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刷到了下面的信息:

选择大学专业的底层逻辑(大学选专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1)

贾玲,冯巩的徒弟

白凯南,冯巩的徒弟

潘斌龙,冯巩的徒弟

宋宁,冯巩的徒弟

李鸣宇,冯巩的徒弟

曹随风,冯巩的徒弟

原来他们都是冯巩的徒弟,最开始都是说相声的,不过现在都活跃在其他领域,小品、电视剧、电影……当然现在最火的还是贾玲,现在娱乐圈喜剧界No.1。

选择大学专业的底层逻辑(大学选专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2)

贾玲是冯巩的徒弟,给我们高考志愿能有哪些启示呢?我想在我们报考时,弄懂大学专业的底层逻辑就很重要!相声、小品、电视剧、电影,我们都可以把其理解为一个个行业。这就类似大学读的专业,除了像师范、医学、会计、护理等对口率较高之外,很多的专业就业并不是特别对口,但我们读大学学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而一名相声演员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再往其他方向发展会有很多优势!具体如何发展还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质和机遇。

选择大学专业的底层逻辑(大学选专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3)

简单讲,从相声到小品、影视剧,其实并没有跨越太多!绝对比有的同学从材料专业跨考计算机的跨度要小!因此,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基础学科不是不能选!而是一定要弄清各个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专业和未来就业之间的关系。你未来如何发展,有时候真的很难说清楚。这就比如一名相声演员,一路走来,说过相声、演过小品、话剧,参加过各类综艺节目,也演过喜剧、电视剧、电影。总体的人物形象没有太大的变化。

选择大学专业的底层逻辑(大学选专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4)

所以,我们并不是说本科跨专业考研不可以尝试,但是我们跨专业考研要弄清我们是为了要个研究生文凭,还是就看准了计算机、金融、法学的行业!要弄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个非常关键。因此,无论是跨专业考研,还是专业调剂,关键是不能跨度太大!跨度大意味着备考难度大!意味着你的学科基础就不扎实!甚至比高考研究生还要补很多缺的课!

选择大学专业的底层逻辑(大学选专业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5)

所以当我们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不要单纯得看分数高低选专业,也不能什么专业热选什么?我们最好要把选择某个专业,未来可能的就业场景要理清楚!我们要想明白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对自己的优劣势和家庭资源有一个分析,然后才能有所取舍。最终,读大学不管学什么专业,最终还是要就业,要工作,要生活。所以我们大学选择专业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但是在大学伊始,选择到一个你看好的,也有发展前景的学科的主干专业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大学的学习,专业的学习,就业工作,边工作边学习,边工作边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