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动物读书心得体会 社会性动物读后感(1)

社会心理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明智,所谓明智就是懂得人际关系,懂得人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那样的行为,而不是毫无感知地随着自己的情绪去做事,也就是一个人变得聪明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最早给出过一个关于人的定义:“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也就是我们不能摆脱社会而独立存在,尤其是儒家思想盛行的东亚,我们一生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蔡康永在一次奇葩说节目中谈到:别人最常向他求的三个字是“做自己”,但人究竟怎么才能做自己呢?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希望可以做自己呢?因为别人是地狱,那个别人可能是家人,是情侣,是同事,别人很容易对我们构成压力跟困扰,所以当写下做自己三个字的时候,好像就觉得自由了,我摆脱了别人,但我们都明白,没有别人你是做不了自己的,你用指头画一个圆圈,想要把自己这个圆画出来,当你画成功的那一瞬间,他就一定同时有这个圆圈的里面以及外面,如果你说我不要这个圆圈的外面,那你是画不成一个圆的。而外面就是别人。所以人生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尽量的跟你所遇到的别人,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过程。

(1)什么是“认知吝啬鬼”?

就是我们的大脑不是为了搞明白状况而存在的,而是为了生存。它会倾向于尽量少地消耗能量,直接给出答案,所以对于能够抄近道的事情,我们就尽量抄近道。就像:人生如果有捷径,捷径很快就会变成唯一的道路。

因此很多人理性的时候会讲事实、数据、批判性思维,但这些东西只在有理智的情况下重要,大部分情况下,它们对人的影响都不如社会影响大。比如你究竟买了一辆什么样的汽车,可能根本不来自你严谨的研究,而是因为你特别羡慕你家邻居,他开了一辆那样的汽车。所以社会影响对我们大脑的影响会更大,这是“认知吝啬鬼”导致的。

所以不要对自己的理性过度自信,我越读心理学的书,就越提醒自己:我是非理性的。就像一个哲人讲的“我永远不会为我的信仰而死,因为那跟很可能是错的”。

对我们的大脑影响最大的是狩猎和采集者的思维,归根到底就是《自私的基因》,你所有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都是经过亿万年的演化而来,它镌刻在你的基因里,不可改变,而人类有文明以来,才区区1万年而已,在漫长的进化史上微不足道。所以心理学上经常会拿原始人与我们现在人类对比。

比如有一个心理学家叫邓巴,他发现虽然现在的社交媒体能够使我们手机里加几千人,甚至上万人,这都有可能,但是有一个数叫“邓巴数”。就是你能够跟他人产生双向连接的人数,基本上不会超过150个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一个部落超过大约150个人,就变得不稳定了,就会分化。所以你认识的、见了面能打招呼的,也就是150个人左右,两三百人以上就开始有你不认识的人。为什么村子里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呢?因为村子小,当这个村子变得很大,像白鹿原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开始分家,开始有新的族长诞生,开始分群,这就是“邓巴数”。这都是原始社会的特点给我们大脑带来的影响。

(2)大脑的固有偏见有哪些?

首先是双重标准,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是双标的。我们对于在自己的身上发生的事情,和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会天然地给出不同的解释,比如:我们自己闯红灯,会说上班马上迟到了,家里发生紧急的事了,而看到别人闯红灯,我们会认为是没素质,这是第一个典型的偏见。

第二个叫证实偏见。比如你要去见一个人,在见人之前有一个大哥跟你讲:“这人特别好,这人很有经验,他如何如何的棒。”当他给你输入这样一个概念以后,你再去见这个人的时候,你会天然的觉得“这个人真是厉害,你看,他都不跟我说话,城府很深”。这时候你在干吗呢?你在验证前面的那个偏见。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那个人很自私,特别冷漠、高傲”,然后你去见他,发现他不跟你说话,你会觉得“这人真是自私”。所以证实偏见会导致我们得出很多错误的结论。

因为人的大脑有一个问题就是证实比证伪容易。比如我告诉你“你今天出门要倒霉”,如果你遇到了一件不倒霉的事,要你拿过来反证说自己今天没倒霉、挺好的,你的大脑不会喜欢这样想,这样想很难、耗能高。但是有人告诉你“你今天要倒霉”,结果你一出门就遇到红灯,觉得自己倒霉;走两步轮胎扎了,这也倒霉;然后走到办公室发现忘带门卡了,还是倒霉。可能这些事情在以前你觉得很顺的时候也发生过,只是你没在乎,但是当它被人灌输给你,说“你要小心,你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的时候,你就会产生证实偏见。

第三个叫作自我中心偏见。奥运会的时候特别容易感知到自我中心偏见,你有没有觉得,只要你看那个比赛,那个比赛就特容易输,这叫作聚光灯效应,也是自我中心偏见的表现。我们觉得整个世界是围绕着我们在转的,连那个跟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奥运会,我们都觉得似乎是自己的观看影响了它的结果。你就想想,人是多么以自我为中心。

第四个叫消极偏见。消极偏见来自我们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保命的一个措施。如果原始人只关注今天山清水秀、空气很好,不管用,很容易就被老虎咬死了。所以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老虎身上,集中在恶劣的天气上面。我们谨小慎微地活过了原始社会,因此到今天,我们虽然没有在原始社会生活,但是我们的注意力依然集中在那些糟糕的事情上面,这个就叫作消极偏见。

这种偏见反映在实际生活中,就是损失厌恶。比如:超市打折的优惠券,先体验后购买的产品等等。只要告诉你“这个东西会失去”,你就会觉得特别不舒服。这种厌恶损失的偏见,也叫消极偏见。

损失厌恶给我们人生带来了最大的困境?就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也就是佛讲的:人生是苦的。比如你赚100元,你不会觉得很快乐,但如果你丢100元,你会觉得很倒霉,很痛苦,也就是外界带给我们的痛苦和快乐完全不对等。

所以在生活中,一个人有感恩的心非常重要,因为感恩需要训练,抱怨不需要训练,人人都会,感恩是反过来的,大部分的人都会看到消极的、糟糕的东西,感恩则需要你锻炼自己能够看到好的东西,能够看到别人不容易的地方,能够感谢别人。这时候你的生活才能够被调整,才能够稍微好一点。

这些偏见,是我们每一个人真真切切都有的东西。但是我们一旦知道了,能够意识到,就可以稍微地控制一下,减少一点偏见。假如你不加节制地任由你的偏见去发挥,那相应地就会给你带来大量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