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李白《赤壁歌送别》

如果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舞台剧中最精彩的一集,那么赤壁之战就是这一集里最精华的片段,而周瑜和曹操就是这个片段里的绝对主角!

赤壁的这场大火在点燃周瑜斗志的同时,也彻底烧掉了曹操的梦想。“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们在羡慕美周郎雄姿英发的同时,也不免为曹操感到遗憾。

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天时地利人和)(1)

赤壁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追问,曹操为什么会败?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一场东风?那岂不是太冤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今天我们再谈赤壁,从天时、地利、人和,全方位地解读,来看看曹操到底败得冤不冤。

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天时地利人和)(2)

天时

天时,可以理解为时机、时运,也可指时令、天气。曹操南征,可以说丝毫不占天时。

一、人心未定

曹操虽然雄踞中原多年,且南征之前也已经打败了北方的霸主袁绍,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诸侯,但是有一点确认的是,天下尚未完全背汉。在很多人眼里,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曹操南征,势必会受到这股势力的抵抗。

二、后方未稳

且看赤壁之时的局势图:

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天时地利人和)(3)

赤壁之战局势图

1、韩遂、马腾、张鲁等人未平,曹操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南征之中;

2、荆州初得,尚未完全依附,没有办法充分调动荆州的资源。

三、对手同仇敌忾

1、曹操虽然大举南下,来势汹汹,但是江东政权已历三世,民殷国富、坚如磐石;

2、刘备虽经历大败,但是根基未动,而且刘备在荆州多年,深得民心,更有刘琦这个荆州正统在其左右,刘备必会选择负隅顽抗;

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天时地利人和)(4)

孙权

四、时令:

1、时值寒冬,马匹无法供给足够的粮草,曹操的优势兵种无法发挥最大实力;

2、这东风。。。

所以综上,曹操南征,并不占天时。

地利

因为有长江天堑,所以地利这一块儿基本上完全倾向了孙家和刘家。

一、曹军虽然兵多将广,但是大多数都是从来没有打过水战的北方兵,诸多将军更无擅水战者。曹操所依仗的精锐部队在陆地上可以所向披靡(如虎豹骑),但是到了水上,战斗力立马对折。地域之间的差距,不是曹操随便建个池子练练手就能解决的;

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天时地利人和)(5)

曹操

二、水土不服,北方士兵来到南方,难免不适应当地的环境。后来更有学者指出,赤壁之地是血吸虫病的高发区,曹操的部队可能正是因为感染了这种病才迅速溃败的,而孙刘的部队由于长期在水中作业,已经产生了免疫。

所以综上,曹操也不占地利。

人和

古人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曹操南征能占人和,也不至于一败涂地,但是奈何,曹操依然不得人和

一、先从曹操这个一把手说起,曹操作为领导,本人的心态就很不对,正是应了那句话,老天想让你灭亡,就一定会先让你疯狂。

此时的曹操,刚刚打败河北霸主袁绍,正是春风得意,志得意满,于是他膨胀了。急于求成,过度自信,就连贾诩的建议都不听了。在战场上对军情的判断失去了往日的冷静,轻易就中了黄盖的诈降计。

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天时地利人和)(6)

曹操

二、再从将领和谋士的层面去分析,曹操南征时,当然要带上自己的老底子,刘琮投降后,又收编了荆州集团的将领,于是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在曹操的计划中是要用荆州的水师去对付周瑜的水师的,因此荆州的将领都被委以重任,蔡瑁,张允就是最好的例子。两个集团之间在磨合之初势必会产生矛盾,有矛盾就不会形成最大的战斗力;

三、最后从士兵的角度去分析,上面提到曹操原本的计划是要用荆州的水军去对于孙刘的,但是一方面他高估了荆州水师的能力,另一方面,荆州水军刚被收编,军心不稳,十个估计有八个都出工不出力,真正的一盘散沙。

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天时地利人和)(7)

赤壁大火

所以综上,曹操继续不得人和。

总结

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全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曹操败得一点儿都不冤。

还好曹老板不是袁绍,败了一阵就撂挑子了,无愧于“奸雄本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是赤壁之战让曹操彻底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为什么曹操会在赤壁之战以多败少(天时地利人和)(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