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1)

有一个王朝绵延近三百载,它建立了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之巅的自信;还给国人留下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瑰宝;更塑造了华夏文明包容并蓄的底色。它就是唯一可以和强汉媲美的盛唐。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仅仅是品读文字,盛唐那股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傲然之气就扑面而来。

只是万物有生就有灭,唐朝崛起时有如群星当空的灿烂炳焕,衰落后亦不乏落叶飘零的日暮途穷。

它的覆灭的时候到底有多惨?被杀到血流成河的传闻又是否为真?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2)

“杀死”晚唐的致命一击

和“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不同,唐朝的覆灭是被反复冲击后的国力衰亡,是内忧外患之下的江山倾倒。

而这一切要从造成晚唐覆灭的致命一击开始讲起。

虽然李唐享国289年,但覆灭的种子早在天宝年间就已经种下。

安史之乱造成的伤害深入骨髓,撕裂的伤口绵延150年。

哪怕有宪宗、武宗和宣宗力挽狂澜,依然很难改变唐末藩镇割据和宦官弄权的局面。

到了唐僖宗在位时,王朝内部已经是千疮百孔,社会矛盾频发。就在这个时候,“杀死”晚唐的致命一击出现了。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3)

公元878年,陕西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官吏却置若罔闻,依然在横征暴敛。一时之间,关东地区如坠阿鼻地狱,易子而食,卖儿卖女者不知凡几。

就在此时,屡试不第的私盐贩子黄巢看到了机会,联合族人发动起义,无数百姓纷至沓来,一时之间竟形成了席卷全国之势。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黄巢起义”。

在历代农民起义中,黄巢是少数攻破一国首都的领袖,长安的陷落对李唐的声势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最终起义被镇压,但它已经为唐朝的覆灭搭好了戏台。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4)

黄巢起义之所以短短四年就被平定,是因为其大将朱温被策反。此举不仅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后者还化为了镇压农民军的屠刀。

在这个过程中,朱温的部队规模逐渐扩大,完美地窃取了胜利果实。

战争结束后,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随后几年对割据势力的征讨中,他的部队屡战屡胜,逐渐成为了最强军阀。

朱温是个野心勃勃的枭雄,他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割据藩首,而是坚信彼可取而代之。

于是,他采取了和曹操一样的做法,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唐昭宗,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5)

唐僖宗肯定想不到,这个被他策反,并且赐名朱全忠的心腹大将会在他死后成为大唐的“掘墓人”。

血流成河的“鸿门宴”

为了更好地完成夺权,公元904年,朱温想出了一条绝妙阳谋——迁都洛阳

此举一方面可以让唐昭宗远离李唐势力范围,削弱其影响力。另一方面,迁都的过程很方便他悄悄下手,铲除异己。

在朱温提出迁都建议后,进退维谷的唐昭宗只能照办。

结果一行人到洛阳后,两百多名忠于李唐王室的宫人“莫名”死在了途中,所有的宫人自然而然就换成了朱温的手下。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6)

其实朱温早就对唐昭宗不满,后者年富力强,还颇有中兴之志,绝对是他谋逆路上的绊脚石。

宫人被朱温掌控后,行事更加方便,很快唐昭宗就崩丧于洛阳宫中。

此时的朱温并没有急着称帝,而是先扶持唐哀帝李祝上位,后者完全是个傀儡,没有一点权力。

为了防止李唐宗室借兵勤王,朱温决定斩草除根,既然查不到哪个皇子存了反抗之心,不如一了百了,索性全杀了。

公元905年,朱温设宴款待了唐昭宗的9个儿子。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7)

尽管朱温的谋逆之心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是形势比人强,皇子们根本无法反抗,只能在逼迫之下选择集体赴宴。或许他们赌的是朱温顾忌后世名声,不会直接动手。

然而,此刻的朱温已经失去耐心,为了称帝他等了太久,他只想赶快享受大权独揽的美妙,身后之名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

在这场血色宴会上,朱温毫不犹豫地放杀了9位皇子,把唐昭宗一系赶尽杀绝。

或许是寒门出身的悲惨导致他对贪婪的世家大族满心仇恨。

在解决了李唐宗室之后,朱温根本没想着拉拢谈判,而是直接把屠刀转向了当时的朝廷重臣。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8)

皇子被杀后,很多大臣已经对朱温不加掩饰的残暴行径大为不满,私下有所串联,士林清誉也对其多番贬斥。

恰好此时出现了彗星天象,一向迷信的朱温觉得这是不祥之兆,是上天在对他示警。他觉得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先下手为强。

公元905年6月,尚书左仆射裴枢、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等30多位重臣被抓捕。

未经审讯的情况下,全部被击杀在白马驿站。这就是后世著名的“白马驿之祸”,它正式揭开了五代十国黑暗动荡的岁月。

带着对清流文臣的憎恨,朱温故意把他们的尸体扔到了滔滔黄河中,寓意他们永堕浊流,不复清白。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9)

扫清了所有障碍后,公元907年,朱温装模作样地接受了唐哀宗的禅让,登基为帝,自此唐朝彻底灭亡。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朱温亲手打开了滥杀暴虐的魔盒,自然就不缺效仿者。

登基仅5年后,其子朱友珪就带兵杀进后宫,一刀刺死了朱温,来了一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至此,礼崩乐坏、杀戮不断、人命皆为草芥的五代十国拉开大幕,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五十年降临。

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军阀拥兵自立,不少皇帝死于非命。后晋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喊出的:“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绝对是当时的主流思想。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10)

五代十国的混乱也对后世治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导致了中原王朝近五百年的实力孱弱。

赵匡胤陈桥兵变登基后,为了防止武将篡权,先是通过“杯酒释兵权”自废武功,后又制定了“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此后三百余年,宋朝都追求与士大夫共天下,用文官压制武将,甚至对其随意迫害。

这固然让宋一朝不为武将作乱所困扰,但也让其军事实力直线下滑,成为历史上最憋屈的中原大一统王朝。

唐朝杀了哪些权臣(唐朝灭亡时有多惨)(11)

结语

黄巢起义后,唐王朝的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即使没有朱温,它的末路穷途也不可避免。

只是唐僖宗做了几乎最差的选择,让一个嗜杀成性的人上位,给这场悲剧平添许多血雨腥风。

在唐末的纷争里,鱼肉百姓的宗室贵族并不值得同情,真正让人扼腕的还是丧命于滔天浩劫的无辜黎民。

五代十国的动荡岁月里,军阀间的争斗竞逐沁满了血腥的底色,霸业皇图的背后是数不尽的生灵涂炭,让人不断地满目疮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