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的幼年,在母亲长孙皇后的怀抱中茁壮成长。小李治有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名叫李欣。李欣的父亲是李泰,他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孙子。

根据《李欣墓志铭》记载,李欣的名字是祖母长孙皇后赐予的。长孙皇后还抢着带孙子,把李欣留在宫中,和李治一起抚养。

李治是李渊的孙子,李欣是李渊的曾孙,叔侄二人年岁相差只有五岁。李治和李欣的岁数,都比李元婴要大。李元婴就是修建滕王阁的那位滕王,他是李渊的儿子。李元婴虽然辈分高,但是岁数比李欣和李治都小。

大唐李渊在位多少年(大唐士子宁愿流放岭南)(1)

长孙皇后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渊晚年,生了十七个儿子,外加十三个女儿。这些小王爷和小公主,虽然和李世民同辈,但是岁数跟李世民的子女差不多。李治的童年,就是跟这些小叔叔和小姑姑们一起长大的。

贞观九年,太上皇李渊驾崩。李世民弟弟和妹妹的数量,总算是停止了增长。当时的李治,还是咿呀蒙童,他对于这些事情,应该没有什么意识。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刚刚登基称帝的唐高宗李治,马上就感到了叔父们带来的无尽烦恼。李治刚登上皇帝宝座,屁股还没有坐热乎,就接到了有司衙门弹劾滕王李元婴的奏章。

有司弹劾李元婴,主要有两大罪名。一个罪名,就是李元婴在李世民国丧期间,醉酒狂歌,丝毫没有伤心的意思。第二个罪名,就是李元婴在封国穷奢极欲,为了满足享乐搜刮百姓。

大唐李渊在位多少年(大唐士子宁愿流放岭南)(2)

唐高祖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唐高宗对这个小叔叔,也是没有办法,就下了两道诏书。李治的一道诏书,是痛斥李元婴国丧期间醉酒。第二道诏书,就是批评李元婴搜刮百姓。

李元婴的事情刚刚落幕,李元景又出大事了。荆王李元景是李渊第六个儿子,此君梦见“手把日月”。李元景就想啊:“手把日月,就是掌握乾坤,这是老天爷在暗示我有天命啊。”

既然有天命,就得去争取i啊。李元景暗中组织了一批失意的贵族子弟,企图效仿李世民,发动又一次玄武门之变。问题的关键是,李元景有李世民的野心,没有李世民的实力啊。李元景谋反的结局,是被唐高宗杀了。

唐朝的时候,亲王出藩要配置卫队和官吏。唐高宗贵为天子,肯定要给皇叔们委派长史、典签、典军等官吏。按照惯例,被委任为长史、典签、典军的人,应该谢主隆恩啊。

大唐李渊在位多少年(大唐士子宁愿流放岭南)(3)

唐太宗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大唐的士子在被任命为虢王府属僚、滕王府属僚、江王府属僚的时候,非但不谢恩,反而申请流放岭南。这件事情,典出《新唐书》的记载,原文是:“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

虢王李凤、江王李元祥、滕王李元婴。都是李渊六十多岁生的儿子。这三位王爷,不知道是真傻,还是假傻,反正就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当时的大唐帝王臣民,都认为虢王李凤、江王李元祥、滕王李元婴是傻子王爷。

这三位王爷,除了好事不干之外,什么事情都干。虢王李凤、江王李元祥动不动就打王府的属僚。滕王李元婴,则是喜欢潜规则属僚的妻子。

大唐李渊在位多少年(大唐士子宁愿流放岭南)(4)

唐高宗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这样的事情,不是小说段子,而是出自《新唐书》的记载,原文是:“三王皆贪暴,得其府官者恶之不愿行。滕王官属妻美者,绐为妃召,逼私之。

大唐的士子去给虢王、滕王、江王当属僚,轻则挨打,严重一点就要顶着一头呼伦贝尔大草原。士子们既不愿意挨打,也不愿意头顶草原绿,就出现了宁愿流放岭南,也不愿意侍奉三王的情况。

虢王、滕王、江王的行为,让他们臭名昭著。唐高宗时不时接到有司弹劾三王的奏章,只能经常处罚三位皇叔。三位皇叔虽然名声很差,但是对唐高宗构不成威胁。唐高宗虽然讨厌三位小皇叔,但是都让他们富贵善终了。

现在问题来了:“列位看官,你们认为虢王、滕王、江王是真傻,还是大智若愚,假痴不癫呢?

本文资料来源:《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