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一个朝代,在强盛的时候当然会迎来许多光彩照人的“归附”,但在衰落的时候就不一定了。所以,在强盛的时候,应该把一些事做彻底、做扎实了才是硬道理。

唐高宗时期发生的地震(唐朝史上一次最诡异的地震)(1)

公元629年八月是个好时节,塞外秋高气爽,水草丰盈。唐太宗一行离开长安,沿泾水北上,他的目的地是灵州(今宁夏灵武或吴忠,两地有争议)。

八月二十一日(10月5日),唐太宗车驾到达了泾州(今宁夏泾源县境内)。在这里,唐太宗对当地百姓进行了慰问,还给一些鳏寡孤独的老年人送去了粮食、布匹等慰问品。二十二日,回纥、拔野古、同罗、仆固、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部、斛薛等11个种姓部落各派使者前往入贡。他们说:“薛延陀不侍奉大国,暴虐无道,不能成为我等的君主,他们自取灭亡,部落作鸟散,不知去向。我们各有驻地,不会跟随薛延去,而前来归附天子,希望天朝设立有司衙门,委任官吏抚慰我等。”

唐太宗很是高兴,诏命他们到灵州相会。八月二十七日(10月11日),唐太宗一行越过了陇山关(今宁夏六盘山上的一处关隘要地,也是六盘山上唯一可通行的道路),到达瓦亭后,并于九月十五日(10月29日)到达灵州。

唐高宗时期发生的地震(唐朝史上一次最诡异的地震)(2)

分布在宁夏北部及青海、内蒙古各处的铁勒诸部族首领得知唐太宗要亲自到灵州会见受降,都亲自带队赶往灵州,或派使节到达。据载,先期到达灵州的铁勒诸部使者都出城列队迎接唐太宗,一些人还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而当真正见到唐太宗的那一刻,他们都跪拜山呼“万岁”、“天可汗”。

唐太宗一一接见并宴请陆续赴约而来的各部族首领及其使节。到了会盟那一天,人数已达数千人。他们向唐太宗献上最珍贵的礼物,尊唐太宗为“天至尊”、“天可汗”,并表示“子子孙孙常为天至尊奴,死无所恨”。

唐太宗深受感动,爽快地答应了将这些部族列入大唐州县的请求。从此,“羁縻州府制度”(相当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成了唐代边疆少数民族内附区域行政建制的固定模式。会盟之际,唐太宗即兴挥毫,赋五言诗一首,并令石匠将诗刻在石碑上,以记其事,史称“太宗灵州勒石”。

随后,就任“天可汗”的唐太宗和灵州军民与诸少数民族使者在灵州城连日欢饮,载歌载舞。谁也没有想到,九月二十二日(11月5日),灵州城突发小规模地震,虽说有惊无险,但唐太宗认为这很不吉利,本想在灵州多待一些日子的他因此有了尽快离开的意思。大臣们恭维地上书说,这是唐太宗平定北疆、功高盖世、感天动地的象征,唐太宗听后心里略微好受了一些,但还是认为这地震多少有些扫兴,没几天,便驾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唐高宗时期发生的地震(唐朝史上一次最诡异的地震)(3)

这样的一次小地震,在历史的长河里本来可以是忽略不计的,但若将它与李世民对边疆少数民族实行“羁縻州府制度”之后说过的一些话联系起来,就会更加耐人寻味起来。

630年,唐朝灭亡东突厥汗国后,唐太宗对其同样实行了“羁縻州府制度”,没有采取历史上惯用的分离肢解措施,而是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给予了突厥足够的“自治”空间。

当时,唐廷中以魏征为代表的大臣们,是反对唐太宗这么做的,他们声称:“突厥世代为中国仇敌,如今来降,不全部诛灭就应让他们回到黄河以北。他们不是我同类人,小弱时驯服,强盛了就叛变,其天性如此……”唐太宗听不进去,在东起幽州(今北京)西至灵州(今属宁夏)一带,设置了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归附突厥降户,又在突厥原居地设置了定襄、云中两都督府对突厥留居民众实施管理。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领担任,而且可以世袭。

唐高宗时期发生的地震(唐朝史上一次最诡异的地震)(4)

魏征们说:“陛下为什么让他们(突厥)居于黄河之南?他们有十万之众,再过几年,繁衍近倍,又靠近京畿,是心腹之患!”但是,唐太宗很是自信,声称自己采取的政策可使唐朝北部边疆50年内没有战事,他说:“作为一个国君,怎么能对人猜疑呢!汤、武教化桀、纣的人民,没一个不变好了的;有隋无道,全天下都叛,不光是夷狄。我怜恤突厥之亡,收容他们在河南赈济之。他们不就近去投奔延陀而远来归附我,是感我之恩。我的政策能使中国五十年不会有突厥之患。”(《旧唐书·突厥传》)

50年,一个不短的数字,唐太宗的政策确使唐朝的北部边疆太平了一段时日,但50年后的682年,突厥吐屯啜骨咄禄纠众七百反抗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并于685年攻陷漠北,此后连年侵犯武周边境,唐朝的北部边疆开始或多或少有些“不稳”了起来,并在其后的755年因为“胡人”迎来了一次“大震”。

唐高宗时期发生的地震(唐朝史上一次最诡异的地震)(5)

当“安史之乱”叛军人马杀过河北,经过洛阳,直逼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太子李亨则北上平凉。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把把唐太宗在灵州做天可汗遇到的那场小地震忘得一干二净了,但同样是在灵州这个地方,李亨当上了皇帝,唐玄宗变成了“太上皇”,唐朝的命运由此转变了,被看成了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李亨初到平凉的时候,就是一个落难的太子,兵不过数千,将不足百员,吃得稀松平常,住得简陋破旧,他没想到时任朔方军留后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人正在谋划着将他请到灵州去,而且,没几天就找上门来接他了。

李亨很犹豫,杜鸿渐说,宫殿我们都给您盖好了,就等着您搬过来了。又说:“平凉不是聚兵之地,若想取胜,一定要到朔方。如果我们奉太子为主,聚集河陇兵力,联结回纥,同时征召北方劲骑,南下平乱,可以收复二京,雪耻国辱,上报明主,下安百姓。”

唐高宗时期发生的地震(唐朝史上一次最诡异的地震)(6)

李亨一听,这很好啊,就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灵州。然而,没过几天,他就收到了杜鸿渐等人联名上来的一道折子。折子有点吓人:请太子殿下上顺天意,下安人心,择日即皇帝位。李亨顿时大惊失色,他坚决不干,但杜鸿渐等人也不是什么省油灯,一天之内,居然把相同的折子上了5次。

李亨终于扛不住了,只好在灵武城南楼即位称帝,遥尊玄宗为“上皇天帝”,自己成了历史上的唐肃宗。这一天是756年8月12日(七月十二),《旧唐书》中说,登基仪式上,大臣们跪在地上说:“自逆贼恁陵,两京失守,圣皇传位陛下,再安区宇,臣稽首上千万岁寿。”随后,“群臣舞蹈称万岁。上流涕歔欷,感动左右”。

看得出来,李亨当时是哭了,还感动了他身边的人,而若把这与唐太宗在灵州做天可汗时发生的那场小地震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不能不说那场地震在唐太宗认为的“不吉利”里,多少有些“诡异”了——也许,正是这个原因,现在有很多人认为,唐太宗的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其实是为唐朝最终的隐患埋下了伏笔——一个朝代,在强盛的时候当然会迎来许多光彩照人的“归附”,但在衰落的时候就不一定了。所以,在强盛的时候,应该把一些事做彻底、做扎实了才是硬道理。(文/路生)

唐高宗时期发生的地震(唐朝史上一次最诡异的地震)(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