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计划乐观执行(告别无头苍蝇的状态)(1)

本文作者 | 老 松

朋友的团队在年初招了两个毕业生,因为是社群运营的岗位,新人们每天的工作经常被各种琐碎的事情打断,如救火队员一般处理各种临时的需求,经常到了临下班前,才能停下来开始做原本计划内完成的工作。虽然很充实,但经常容易陷入忙乱的状态,如无头苍蝇一般。

每天一到公司就被产品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同事追着问事情的进展,不断地处理临时需求,忙个不停,但下班后发现其实没干什么,这样的状态,是两个新人入职之初的最真实表现。

从重要紧急程度四象限来说,主要的工作分布在紧急的两个象限: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且紧急。从每天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是不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这类工作,也正是职场中被吐槽最多、存在管理风险且低效的事情。

朋友所在公司的业务处于创业的初期,一直在快速的试错和迭代阶段,势必会走一些弯路。两个新人在经过了初期的“忙茫盲”之后,也开始尝试不同的应对方法:

新人Y踏实一些,习惯把每件新安排的工作都写到纸上,然后在10分钟之后,一件件去做,虽然效率没有明显提高,但从来没有遗漏过事情。新人Z平时更加聪明灵活,习惯立刻去做临时安排的事情,可以立即把结果反馈给其他部门的同事,但有时候难免会遗漏一两件工作任务。

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着不同的结果

虽然两个人最初处理事情的方法在结果上差别不大,但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变化就慢慢发生了。

新人A逐渐改变自己的习惯,在接收到工作安排之后,会进行分类,优先处理很紧急的事情,对不那么紧急的事情,会和对方商定一个交付时间,延后去做,力求每件事都会有结论。

新人B力求快速的响应和反馈,接受的工作越来越多,越来越忙,整个人也越来越暴躁。一段时间下来,提升很慢,而且很多杂事都渐渐堆到了他头上。

朋友之前希望多考察一下两个人,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在事态变得两个人无法处理之前,才插手到两个人的日常工作管理中。

其实两个新人在职场初期都犯了一些错误,最核心的问题是:当不能把时间更合理地投入到有输出的工作上时,价值会越来越低,对个人而言进步会越来越慢。

两个人在很多工作任务安排下来之后产生的问题,不只是刚毕业的新人,对于工作很多年的职场老鸟来说,处理起来也有些棘手。

新人A看似踏实不灵活,但走的是一条更加稳健的道路,一旦找到正确的方法就会快速地提高效率。新人B则有一些被动,虽然也很负责任,但方向并不对。这时候朋友插手管理,对两个新人来说,也是很合适的时机。

尤其是当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新公司的业务内容和风格可能千差万别,作为职场人,需要根据实际的状况,不妥协不抱怨,去拥抱变化,灵活调整。此外,也有好的思维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更加高效地适应、执行和输出。

一个思维,一个方法,每天10分钟,让你效能翻倍

1.一个思维: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也有人叫作“金字塔思维”。本质上是用更加系统化的思维,对信息进行整理、提炼、发散和创新,并落地到行动中去。

结构化思维其实是让你在接手立刻去做A任务之后,去思考背后的B任务,以及这个任务可能有哪些具体的或者潜在的可完成目标的项目。

对于成熟的工作内容来说,有着相对健全的结构化工作安排和分工。但对于新的业务模式或者刚进入市场的行业来说,B任务和具有××目标的项目肯定需要自己去不断地死磕,从而探索出方向和结果。

如图1所示,结构化思维其实是一个好的思维习惯,可以通过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基于目前的信息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把一堆零散的想法,整理归纳成结构化的内容。

悲观计划乐观执行(告别无头苍蝇的状态)(2)

图1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考的结果,或者说经过结构化思考后去推进的任务,才是更有价值的输出。回到朋友团队的例子,输出对运营来说,才是体现价值的最有力度的杠杆。

2.一个方法:10分钟高效任务管理法

在职场中很受欢迎的一种人是做事有条理的人,这种人不但更容易得到领导的赏识,与这种人工作起来也更有效率,更容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但做事有条理并不是天生的,这个习惯虽然有天赋的影响,更多的是他们喜欢在平时有意识地锻炼做事有条理的能力。

比如对于朋友团队的两个新人,在分配任务后的处理习惯上,写在纸上和拿脑子记忆,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建立好的工作习惯,往往比做了什么具体事情更重要。朋友根据两个人的特点,介绍了简单但是易操作的10分钟高效任务管理法。

每天下班前,两位新人需要花10分钟时间进行两个任务:梳理今天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列出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3件事。

(1)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向上管理

重点工作的完成进度、完成的质量以及结果如何?作为新人的领导,了解重点工作的进展是日常管理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新人来说,做好重点工作汇报,是向上管理很重要的内容。

(2)明天最重要的3件事——向下管理

注明具体任务是什么,需要达成的结果是什么,需要哪些资源配合。一般来说,管理者在给新人分配任务的时候,会讲明这件事的具体内容、重要程度以及期望的完成时间。但新人的理解未必能够完全准确,而且如果工作任务过多,也会有遗漏的风险。通过再次确认重点工作,是向下管理、提升团队工作执行效率的小技巧。

使用10分钟任务管理法一个月之后,两位新人对工作任务的管理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会更加主动地思考工作的重要紧急程度,做事也更加高效。

每天10分钟,时间上看似不多,但坚持下去养成真正的工作习惯,也是有挑战的一件事。难度不在于坚持执行这一个任务,而是成为一个做事有条理的职场人。

做事有条理,也是各个阶段的职场人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转自公众号:HR菁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