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只听见扑通一声,一位戴着泳帽的大叔从栈桥上跃入河中。改造后的亮马河岸绿水清,景色优美,也引来了一批野泳爱好者。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亮马河新源街至燕莎桥段,每天都有市民在河中游泳嬉戏,野泳者聚集的规模慢慢扩大。

亮马河野泳水深危险

源出东北护城河的亮马河,曾经是脏臭的排水沟。2016年,亮马河启动全线治污工程,改善河流水质,提升沿岸景观,燕莎桥至朝阳公园段还于近日正式通航。未通航的新源街至燕莎桥河段,也因滨水步道修整后绿荫匝地、移步换景而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新去处。

有点煞风景的是,这里的景观河道成为了新的野泳“据点”。虽然河边竖起了“禁止游泳”的牌子,但野泳爱好者还是逐渐增多,从三五成群到经常十几人扎堆儿,一些外籍人士也加入了野泳队伍。

黄河滩湿地公园现在还开着吗(改造后的亮马河岸绿水清)(1)

亮马河边的野泳队伍

“这里没有卫生间和更衣室,时常看到游泳的人当众换衣,还有人内急就在树丛里解决,我们中午散步都得尽量离他们远一些。”一位在附近上班的女士告诉记者。

在这条河段负责巡逻的首佳物业保安,每天分早中晚三班巡逻,骑着带有救生用品的电瓶车以防万一。“看到有人游泳就会劝说,有的人会上来,有的人就不听继续游。”一位姓张的保安说,亮马河这段水深超过三米,水面下还有大量水草,游泳是很危险的。尽管如此,还是有野泳的老人带着儿童来此玩耍,让人看着很是担心。

河段上立有的水质监测站信息显示,亮马河的水质保护目标为四类水,并不适合人体直接接触。但相比市区其他河湖水域,这里的水质看起来还比较洁净。

经常来这里的一支野游队队长卫先生称,队里有不少都是退休老人,不舍得花钱办游泳卡,而且觉得游泳馆里赛道短,游不过瘾。“这里水质不错,风景也美。来这儿和大家伙儿一起游泳锻炼,聊天下棋,可比大热天在家憋着强!”一位正准备下水的大爷说,还有人从双桥、四惠骑车来这里游泳。

什刹海玉渊潭野泳屡禁不止

除了亮马河,玉渊潭、什刹海也是野泳爱好者的聚集地。

记者近日在玉渊潭公园看到,中午时分有十来人在湖中野泳。96岁的倪大爷夏天几乎每天都来。他坐着轮椅来锻炼,同行的队友会帮着推轮椅。走路颤颤巍巍的倪大爷在水里能坚持游上半个小时。“我老家是江苏的,从小就在水边长大,在玉渊潭游了快五十年了。”

据玉渊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每天都有人野泳,一般中午或者下午居多,多为退休老人,怎么劝也不听。记者了解到,此前公园管理人员在东湖开展野泳治理时,有人不顾劝阻强行下水,甚至在对峙中导致管理人员落水。

风景优美的什刹海,曾经是野泳爱好者的“大本营”。随着北京对什刹海古都“金名片”的保护力度加大,野泳治理也持续加码。今年夏天,管理部门每日派出两组工作人员分别乘坐巡逻车和快艇进行巡视,用扩音器对野泳人员进行劝阻,并拆除了他们私自搭建的下水石阶、更衣室和扶手等。但8日下午,记者探访时看到,还是有三四人不顾劝阻在水中畅游。据什刹海风景区管理处张瑞生主任介绍,“经过治理后,来什刹海野泳的人从之前的一天近两百人到现在一天最多六七人。”

黄河滩湿地公园现在还开着吗(改造后的亮马河岸绿水清)(2)

什刹海边的野泳“来客”已越来越少

另一处野泳爱好者聚集的水域是龙潭湖公园附近的东护城河。这里冬天允许市民下到河道溜冰,对于市民夏天来此野泳,相关部门并未明确禁止。记者注意到,岸边有两块蓝色提示牌:“此处水深坡陡易发生溺水事故”“文明水上活动 确保生命安全”。8日傍晚,这里聚集的野泳者有15人。“从来没人管,挺好的,我们也不破坏环境,就是自得其乐。”一位晒得黝黑的大叔表示。

黄河滩湿地公园现在还开着吗(改造后的亮马河岸绿水清)(3)

南护城河野泳者不少

疏堵结合破野泳困局

2020年6月7日一男子在玉渊潭公园附近的河道内野泳溺亡;2020年8月拒马河先后发生两起野泳溺亡……北京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的溺亡事件,依然阻挡不住野泳者的热情。

公开资料显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将什刹海、龙潭湖、玉渊潭、陶然亭等天然水域整修成一批大型的天然水域游泳场,为市民留下了难忘的夏日记忆。但2010年以来,随着水资源紧缺、土地价格高涨,北京绝大部分露天游泳场消失。

经常到龙潭湖公园散步的市民老秦说,什刹海等重点文保区域禁止野泳大家可以理解,但像护城河部分河道,甚至部分公园的水域,随着水环境提升,确实可以考虑开放给游泳爱好者。对野泳当众更衣等不文明行为,他建议可以增设简易卫生间、更衣室,疏堵结合比全面禁止更有效。

“北京野泳爱好者群体庞大,已经形成一定的传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晖表示,野泳是个世界性的城市治理难题,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进行管理,野泳爱好者也应形成自我约束。

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卢尧选认为,野泳对于退休老人来说是融入社会的一种渠道。他建议,未来可以考虑在部分游泳馆实行优惠政策,引导野泳群体进入场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