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3日18时30分许,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开始加注液氧液氢低温推进剂,计划于24日凌晨4时-5时择机实施发射任务。

这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二次应用性发射,将运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实施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

此次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发射窗口时间,是在综合考虑地月位置关系等因素基础上,经过轨道设计选择出的最佳发射时间。

2004年,

探月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

月球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玉兔”,

中继星叫“鹊桥”;

玉兔嫦娥着陆的区域叫“广寒宫”……

探月工程,

是我国继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

地月示意图。 本刊资料图

探月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工程阶段分为三期,

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

第一步为“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突破至地外天体的飞行技术,并实现首次绕月飞行。

第二步为“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携带月球巡视勘察器(月球车),在着陆器落区附近进行探测。

第三步为“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软着陆在月球表面特定区域进行分析采样,然后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在地面上对样品进行研究。

嫦娥一号拍摄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

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

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

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

在嫦娥五号即将发射之际,

让我们一起回顾“嫦娥”的探月之旅。


嫦娥一号

研制和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是“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一步。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遥十四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拉开了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大幕,首次实现零窗口发射。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2)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从此,嫦娥奔月由神话变为现实。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3)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发布。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嫦娥二号

作为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试验探月工程二期部分关键技术,深化月球科学探测。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4)

2010年9月30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人员对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进行燃料加注,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进入倒计时。

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丙遥七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刷新了中国探月工程新高度,也是我国火箭首次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2012年4月,嫦娥二号圆满完成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一个完整周期的飞行探测,成功绕飞L2点,进入转移轨道飞行。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与国际编号为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肩而过”,最近交会距离不到1公里,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成为我国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5)

国家航天局 供图

而后,嫦娥二号飞至1亿公里以外,对我国深空探测能力进行了验证。


嫦娥三号

与嫦娥一号、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多,结构也更为复杂,新技术、新产品达到80%。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6)

2011年11月9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在北京进行悬停避障试验。2008年探月工程二期立项后,为模拟月球重力环境,确保嫦娥三号软着陆,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建设了大型深空站、着陆悬停试验场等一系列高水平特种试验设 施,创新形成一系列先进试验方法,保障研制工作顺利开展。摄影 裴英

2013年12月2日,携带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用长征三号乙遥二十三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探月工程第二步进入实施阶段。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7)

嫦娥三号“奔月”前测试:科技人员在试验场内进行月球车爬坡测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供图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8)

嫦娥三号两器互拍。这是嫦娥三号着陆器及器载五星红旗图片,该图是由月球车上全景相机拍摄的。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并开展巡视勘察和科学探测。


嫦娥5T

2014年10月24日,作为嫦娥五号的“探路先锋”,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5T”,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嫦娥5T”,针对高速返回技术无法在地面进行模拟的情况,先行开展了一次飞行试验,验证了高速再入返回飞行的可行性,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9)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示意图。 神舟传媒 供图

2014年11月1日,“嫦娥5T”按既定方案平安着陆。


“鹊桥”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探测器中继卫星“鹊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出征太空。

2018年5月25日,中继卫星“鹊桥”成功实现近月制动。

2018年6月14日11时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

“鹊桥”中继星在地、月、星之间建立了三条链路——对月前向链路、对月反向链路以及对地数传链路,成功保障了嫦娥四号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为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的科学探测工作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0)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月球车以及“鹊桥”月球中继星示意图。 神舟传媒 供图


嫦娥四号

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遥三十火箭,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1)

2019年1月3日,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嫦娥四号稳稳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今仍在进行着对月球的探测和研究……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2)

嫦娥四号探测器传回世界首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像。


本次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计划

首次实现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

地外天体的起飞,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携带样品高速地球再入,

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

届时将有望为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

“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嫦娥一号探月时间(嫦五奔月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3)

卡通人物形象“航小梦”。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卡通人物形象“航小梦”。 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九天揽月星河阔,

十六春秋绕落回。

从2007到2020,

从四川西昌到海南文昌,

祝长征五号、嫦娥五号,

十全十美!


图片来源 | 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中国专题图库

文字来源 | 新华网、国家航天局

编辑 | 袁梦

校对 | 王伊奕

值班审校 | 黄丽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