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疫情波及我国多个省份,一些城市按下“慢行键”。在抓好抗疫工作的同时,各地纷纷采取系列举措,尽最大努力保持生产线不停。在江苏常州,三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市政府及各辖市区多措并举,实施保市场主体、保重大项目、保交通畅通等系列措施,坚持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着力保障供应链畅通。

畅通物流“大动脉” 统筹经济“双循环”

物流货运是关乎民生保障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疫情之下,如何进一步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常州市武进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我县33家重点物流企业复工复产(保物流稳企业迎复工)(1)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武进在从严从紧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物资保供,加快货源组织调度,畅通物资流通配送,做到“输入充足、输出有序”,推出“龙城畅运”电子通行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流畅通快、物资货源足、配送到家门。

我县33家重点物流企业复工复产(保物流稳企业迎复工)(2)

物流车辆动起来、跑起来,才能打通稳定物资供应“大动脉”。为确保“大动脉”高效畅通,武进一方面加快查验通行,针对各类通行证,交通防控组整理汇总后下发给各交通卡口点位长,确保查验有依有据;建立查验人员上岗培训机制,确保每位查验人员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查验标准。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入武线路,并针对各交通卡口进行车流疏导,尤其是开放了S39江宜高速武高新西道口,保障货运车辆入武畅通,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值得一提的是,保供的路途充满温暖。武进加快交通疏导、加强人文关怀,组织力量赴部分收费站,向部分有需要的货车司机发放“爱心包”。同时,全力做好冷链物流、进口货物和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既严丝合缝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又千方百计做好物流货运保通保畅工作,为各大企业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序保障。

重大项目复工忙 全力有序争“春光”

春风轻拂,一片花海中,省重大项目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杏塘村集中居住区美景如画。在泰村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重点取水口、泵房等已经开始零星收尾。而在另一边,同为省重大项目的新运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位于西林街道的建设现场正是一片忙碌的景象,45号楼和46号楼正在开展桩基施工,44号楼在进行基坑支护钢板桩施工。不远处,鑫润冷库的电缆正在取出、迁改。据了解,2022年常州市钟楼区三个省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全部复工,15个市重大项目目前已复工12个,完成当年计划投资的25.15%,94个区重点产业项目和117个区政府性投资项目,已开工123个,前期因疫情停工的项目已全部复工。

我县33家重点物流企业复工复产(保物流稳企业迎复工)(3)

据了解,钟楼区正按照国家和省、市最新决策部署,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细化项目复工流程,编制《钟楼区建筑工地疫情期间开展施工报备单》,下发《涉疫地区的防疫检查重点指南》,告知并指导项目单位对照要求做好人员管控工作。

我县33家重点物流企业复工复产(保物流稳企业迎复工)(4)

同时,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过程中,加强因疫情延误开工项目的沟通衔接,抢抓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尽快提高项目开工率。主动靠前,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物料输入输出受阻、物流成本和周期增加、跨区域流动不便等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争取把因疫情耽误的工作量“补”回来,顺利完成年内建设任务。围绕企业需求,急企业之所急,把企业发展的“堵点”作为精准服务的“靶点”,精准对接国家、省、市各项扶持政策,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物资短缺、物流受阻、用工困难等问题,尽可能把企业因受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重振企业投资信心。

市场主体定“军心” 经济发展稳中求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稳住实体经济就是稳住经济基本盘。随着疫情的阴云逐渐散开,工作人员步履匆匆,生产车间、建设工地的机器轰鸣声渐次响起,常州经济开发区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上,正全力讲好有序恢复生产的“春天的故事”。

我县33家重点物流企业复工复产(保物流稳企业迎复工)(5)

在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机柜总装车间,工人们正佩戴着口罩等防护用品,有条不紊地开展储能变流器的装配工作。“凡是进入厂区的员工,必须佩戴口罩、测体温,亮‘两码’。”博瑞电力副总经理邓吉勇告诉记者:“复工复产的当天有近1900名员工到岗,着实是为企业的产能上了一份‘保险’。3、4月是生产及交付的关键阶段,我们将持续优化人员配置,调整生产计划,全力冲刺目标任务,把产能补回来。”

我县33家重点物流企业复工复产(保物流稳企业迎复工)(6)

同样热火朝天开足马力的还有德尔福智能健康给药器械项目工地,该项目是江苏华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重点项目,去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1亿元。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76名工人均佩戴口罩作业。据了解,早在复工前,工程方就开展了疫情防控、岗前技术、安全教育培训,提前做好所有进场人员的情况排摸,完成信息登记、身体检查,建立一人一档,体温一日三测,实行分时段、分批次、分散就餐,每批次就餐后均由专职人员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在建项目“不掉线”。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常州经开区各级各部门正主动担当、精准服务,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把因疫情耽搁的时间抢回来,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

(时晟昊)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