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起毛起球的方法较多,如改变纤维的结构、成分与性能,改变纱线的纺纱工艺及织物结构,改变染整工艺等。通常采用的后整理方法有:

1. 烧毛、剪毛和热定形

利用烧毛、剪毛,去掉织物表面的绒毛,使显露在织物表面的纤维头端减少,从而使织物不易起毛、起球。通过热定形可提高纤维的强力和刚性,抑制织物表面的起毛起球作用。

2. 生物抛光

利用生物酶(如纤维素酶用于纤维素织物,蛋白酶用于羊毛等针织物) 的水解和机械的冲击作用,联手除去了织物表面的毛绒和纤维的末梢,可以降低织物的起毛起球趋势。其整理效果是持久的,因为纤维的末梢被除掉而不是在原处被覆盖(像用树脂整理等) 。即使在家用洗衣机里重复洗涤后,经生物抛光的织物表面仍保持无毛绒。但生物抛光会使织物有至少 1% ~5%的失重,一般强力损失 5% ~15%,若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失重、强力损失将更严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否则会造成酶失活或纤维严重损伤、严重失重,而且不太适宜大批量同时处理(有缸差) 。

3. 轻度缩绒

羊毛衫等针织品经过轻度缩绒后,其毛纤维的根部在纱线内产生毡化,纤维之间相互纠缠,因此增强了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使之紧密厚实,使纤维在遭受摩擦时不易从纱线中滑出,进而使羊毛衫等织物的起球现象得以减少。轻度缩绒工艺流程为:

毛衫浸润→轻度缩绒→清洗→脱水→烘干

4. 树脂整理

通过适当的树脂整理,可以有效地改善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抗起毛起球树脂整理剂一般为多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分散液,聚合物主链上具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具有多功能性和极强的活性,可以自身交联,也可以与纤维上的活性基团键合,使纤维表面包裹一层具有一定强度、耐洗又柔软、弹性好、耐磨的树脂膜。同时,树脂均匀地交联凝聚在纱线的表层,使纤维端黏附于纱线上,以减弱纤维的滑移,摩擦时不易起球,减少起毛倾向,从而达到良好的抗起毛起球性。

用于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的树脂,应对纤维有较强的黏结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固化交联成膜要柔软,不影响被处理织物的手感; 树脂应有强的亲水性,易于溶解,成膜干燥后,有较好的耐洗性; 不影响被处理织物的色泽和色牢度等; 对人体皮肤无刺激; 无异味; 树脂性能稳定,应用方便、可靠。常用的抗起毛起球树脂整理剂有聚丙烯酸酯类化合物、聚氨酯(PU) 类和有机硅酮树脂。

毛球围巾起多少针(针织物抗起毛球整理的方法)(1)

毛球围巾起多少针(针织物抗起毛球整理的方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