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开播即爆,豆瓣评分从一开始的8.3分一路上升到8.7分,赢得了超高口碑,除了演员阵容以及好剧本,精致的服化道再现的宋人的文化生活也是这部剧的一个亮点。

宋朝时手工业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生活的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元,饮茶、赏乐、游玩等娱乐活动一应俱全。在诗词书画等艺术领域,宋朝亦留下了很多杰出作品,让我们能在后世依然可见当时的社会气象。今天,一起跟随宋词梦回大宋,一睹宋代词人笔下的旖丽与繁华吧~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梦华录当初就是让刘亦菲做主角吗?让你上头的不止刘亦菲(1)

语译 ✦

我觉得东城的春光已渐美好,水面绉纱似的波纹迎着客船往来。绿柳如烟,周围早晨的春寒已很轻微,红杏枝头上,只见一片灿烂春意喧闹。

人生变化无定,我常恨欢乐太少,怎肯吝惜千金而看轻一笑呢?为了你,我举起酒杯奉劝夕阳,请将金色的余晖在花丛中多留些时间吧!

赏析 ✦

宋子京留存的词仅六首,但这首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子的《木兰花》词(别名《玉楼春》),却使他名噪一时。《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遯斋闲览》曰:“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遂出,置酒尽欢。盖二人所举,皆其警策也。”后来论词者,也常喜欢并举这两人的警句为例,来说明用字对创造意境的作用。

这首词劝人趁着大好春光,及时行乐。主题是最常见的;艺术上却有创造。风格是五代至宋初的那种在文字上很少修饰、雕琢、使事用典的,近乎信笔白描的写法。结构也比较简单:上片写景,说春光大好;下片抒情,说应该尽情欢乐。

上片首句先揭示主题“风光好”。接写春水迎客舟。春来河水渐涨渐绿,波光潋滟,故以“縠皱波纹”来形容,说它可爱。春日游人往来增多,大都为赏花观景,找寻欢娱。这与下片所写有关,所以先在此点出“客棹”。虽说的是春水迎客,却暗示了献殷勤、卖歌笑者的一番忙碌。写景已为抒情伏笔。“绿杨”二句是写春景的主体,对仗秾丽。一则是远景,所以望之杨柳如烟;一则是近景,专为杏花枝头作特写。“晓寒轻”说气候宜人,也正写春意渐浓,自然引出下句来。“红杏”句为全篇之灵魂,我们在后面还要专门谈到。

下片先说人生飘忽不定,常恨乐少苦多。这是应及时行乐的理由。结论是有歌当听,有酒当醉,我岂肯为吝惜千金而轻易放弃博得美人一笑的机会?用反问句以强调应轻视钱财而尽情去追求欢乐,享受人生。写到掷千金而买一笑,则趁春光明媚之时,召来舞姬歌女,奉酒陪饮,席间轻歌曼舞、嬉戏调笑等等,都不言而喻,同时也赋予了上片所写春景以特定的更具体的含义。词结尾借李义山诗句,化用其意,将“斜阳”拟人,“持酒”劝其且留无比美好的“晚照”于“花间”,亦即有着众多红巾翠袖的筵席之间。夕阳既不可留,天下也没有不散的筵席,则劝语也就等于在劝人“行乐须及春”,不然的话,如俗话所说,“过了这个站,就没有这个店了”。词中流露的享乐主义思想,在封建时代甚为普通;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生活的热爱,往往如此。

此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蜚声千载。誉之者固多,毁之者也未尝没有;都争一个“闹”字。抨击它最凶的当数清代李笠翁,他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子京当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名,竟以此作尚书美号,岂由‘尚书’二字起见耶?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皆子京一人之流毒也。”(《窥词管见》)李渔对诗词中用俗字的强烈反感,实在是一种非常陈腐、保守的观点;再说他也没有正确理解这句词的意思。说什么这是“红杏闹春”,硬将它与“桃李争春”作比较。桃李争春,岂能说成“桃李枝头春意争”?可见是曲解。其实,所谓“春意闹”,是指红杏盛开,争奇斗艳,似蒸霞喷火般的热闹及“蜂围蝶阵乱纷纷”景象。一个“闹”字写活了生机盎然、蓬蓬勃勃的春意。所以王国维称此“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梦华录当初就是让刘亦菲做主角吗?让你上头的不止刘亦菲(2)

语译 ✦

百花凋谢以后,西湖依旧美好。飘落的红花遍地散乱,白濛濛的柳絮飞扬在空中,风把垂柳整天吹得纵横乱舞。

笙箫歌声都已散去,游人也走了。我才感觉到春意已经消失。于是把窗帘放了下来。这时,只见一对燕子冒着细雨飞回家来了。

赏析 ✦

欧阳修曾在颍州做过地方官。到了晚年,已经六十五六岁了,又退居颍州。其时,他写了十首《采桑子》词,歌咏颍州的西湖。每一首的首句,都落到“西湖好”上,如“轻舟短棹西湖好”、“春深雨过西湖好”、“画船载酒西湖好”等等,“十词无一重复之意”(夏敬观《评〈六一词〉》)。这一首是其中的第四首,很为后来选词者所重。因为作者能别出新意,不落窠臼;与传统习惯上在落花时节总写伤春词相反,他从残春的景象中能发掘出美好的诗情画意。

词上片所写种种,如果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纯客观地看去,从描写的景象,到用词造句,似乎都可以说与通常所见的伤春词并无二致。然而读此词时,我们的感受却又与读其他伤春词完全不同,引不起感伤情绪,倒会跟着作者的感觉走,感到其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美。谭献曰:“‘群芳过后’句,扫处即生。”(《谭评词辨》)他的意思“群芳过”是“扫”,是否定;“西湖好”是“生”,是肯定,一句之中,便有大转折。这话理解为欧阳修善翻前人的案,当然是对的。但就此词本身来说,并没有“扫”什么;这里所说的好,就是群芳过后的西湖,一句话七个字是完全统一的。而且就是这一句开头的话,为全词所展示的画面,作了明确的主观情绪倾向的引导。所以我们读来,只觉得遍地落红点点,空中浮动着白濛濛的飞絮,迎风飘舞着千万条垂柳的绿丝带。客观的景物,在词人的彩笔驱使下,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残春风景画。

袁枚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若为说残春时的西湖依旧很不错,便一味作赞美语,怕是不会出好文章。欧阳修就不肯总作直笔,在这样的小词中也必要起一点波澜。他就用了欲擒故纵、欲扬先抑的写法,先有意作无奈语说:“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本来以为残景也相当美,并不觉得春意已经消失,直至笙歌消歇,游客散尽,热闹变为冷清,才感到春天真的好像已经过去了。就写残春美好来说,这是很大胆的一笔,因为这一写,景象气氛好像都已降到了低谷,似乎与“西湖好”全不相称。词的结尾,还把“始觉春空”再推进一步,就说“垂下帘栊”,更显得好像外界已意趣全无,不如独处室内倒好。谁知柳暗花明,绝处逢生,最后结一句“双燕归来细雨中”,在细雨濛濛(春天有代表性的天气)中,忽见燕子飞回家来,它们双双在梁间梳理羽毛,啾啾地鸣叫着,像是彼此在争说春天的故事,商量着未来如何生育哺养自己的雏燕。这景象带来一片温馨,给作者精神顿时平添了极大的欣慰,词意仍回到暮春的西湖依然美好的主题上来了。

秦 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语译 ✦

淡淡的梅花开得疏疏落落,河里的冰块已开始融化流动,东风又将岁月暗中更换。我总是记得往昔这时候金谷园、铜驼街熙熙攘攘的景象,游人趁着新晴天气,轻轻地走在平坦的沙路上。人们过往不绝,我竟误跟着一辆香车跑了好多路。那时,正柳絮舒卷,蛱蝶飞舞,春心狂想,纷纷不已。柳荫下、桃树底,踩出了小路,这一番春色乱分送了多少人家!

夜间在名园中举行宴会饮酒,吹笳奏乐,热闹非凡。到处是彩灯辉煌,妨碍了人们赏月,车如流水,阻挡了游客观花。如今园林中花木未空,游人却已渐渐地老去了。重来此地,只觉得事事都引起我的感叹。傍晚的烟霭中,酒旗还斜矗着。我只是在楼头靠着栏杆远望,时时能见到的是一群栖息着的暮鸦。我的心中涌起了归家的念头,这念头无可奈何地、暗暗地随着眼前的流水一直去往遥远的故园。

赏析 ✦

词是感旧之作。但有两说:(一)“追怀往昔客居洛阳时结伴游览名园胜迹的乐趣”和“重来旧地时的颓丧情绪”(社科院文研所《唐宋词选》);(二)“作词之地为汴京而非洛阳”,“以洛阳之典来咏汴京”,“金谷园和铜驼路是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秦观在《西城宴集》诗序中提到过“游金明池、琼林苑,又会于国夫人园,会者三十六人”的事,是“当时罕有的盛举”(沈祖棻)。二说各有理由,姑并存之。

词的头三句是眼前景象。梅开冰融东风起,时值初春。“暗换年华”是一篇主旨所在。自“金谷”句起,开始回忆往昔,由后面的“长记”字眼点醒。“长记”这两个字本当处在前面的领起地位,今因词调的句式对偶要求而置于后,其含意仍包括了前三句,读者细审自明。从另一方面说,“金谷”等句词意泛,写总体感受;“误随车”是一次具体的事,印象特别深,故冠以“长记”二字。前人诗词中也有写“误随车”的,如韩愈《游城南·嘲少年》诗曰:“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少游正用其意写自己当时的风流狂放。故下接“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将絮蝶之狂乱与春心之骚动写在一起。《史记·李将军列传》引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春色所在,游人争赏,故柳桃树下,踏成小路;沿途家家户户,亦都占得这佳丽景色,大好春光。“乱分”二字新奇而极富艺术想象力,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其“思路幽绝,其妙令人不能思议”。

过片处仍继续写昔日情景,有异于词上下片的通常结构章法;所不同者是写夜宴的热闹。夜晚尚且如此,白昼盛况自不待言。“西园”是借用曹子建“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诗句的用语而泛指名园,故特意又提到“飞盖”。“碍月”、“妨花”,用带几分夸张的话出力地形容一番。写得气象富丽华贵,造句如齐梁小赋。与“误随车”一样,都说当时其乐无穷。这里说得越热闹,下面的转笔就越有力。“兰苑未空,行人渐老”,一承一转;“重来是事堪嗟”,一拍一合,与“暗换年华”遥遥呼应。举“烟暝酒旗斜”、“时见栖鸦”之冷落萧条景象与昔日作对比,也对“是事堪嗟”作了申说。此时无聊思归,已自然而然。沈祖棻还从秦观事历论证此词作于其“贬官(远往处州,即今浙江丽水)即将去京之时”,果真如此,则词人极目天涯,寄归心于东流水,就更可理解了(他是江苏高邮人)。“暗随流水”又遥应“冰澌溶泄”。上下片末句都用“到”字,周济谓“两两相形,以整见劲,以两‘到’字作眼,点出‘换’字精神”,可见非偶然下字相重。词收结处,给人以无限四顾苍茫之感。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译 ✦

东风起处,千百株树木都在夜间成了火树,开了银花,还吹得星星似的灯火,如雨点般地洒落下来。华丽的骏马和雕花的车辆往来不绝,整条街上都弥漫着香气。美妙的箫声响起,玉壶灯转动着光亮,鱼灯龙灯彻夜舞个不停。

姑娘们戴着蛾儿、雪柳的首饰,佩挂着黄金丝缕,她们娇媚地说说笑笑,从眼前经过,一阵暗香随之而去。我在人群之中寻找她千百次,总也没有找到,忽然回过头去,发现那人却独个儿站在灯火稀少的地方。

赏析 ✦

辛弃疾从乾道四年(1168)起当了三年建康府通判之后,因对孝宗上了《美芹十论》,受到重视。乾道六年底调为司农寺主簿。初到临安做京官,相识还不多。七年元宵节,观看了金迷纸醉的元夕盛况,写了此词。

以“东风”起句,点时节,也衬托出帝都气象。描写元宵,始终突出灯火。以“花千树”、“星如雨”、“玉壶”、“鱼龙”等等,写出“夜市千灯照碧云”的一片光耀炫目、繁华热闹的景象。“宝马雕车”上的豪门显贵,插戴着“蛾儿、雪柳”的官家眷属,在“山外青山楼外楼”的西湖之滨尽情游乐,竟是“直把杭州作汴州”的醉生梦死的场面。词末几句,有人以为作者真是在寻找一位女人。恐未必如此。

那位要寻找的人,其实也正是作者不逐众流、不慕荣华、独来独往的精神人格的化身。这首词很可能受到南宋初女词人李清照的影响,易安有一首《永遇乐》(落日熔金),也是写临安元夕的,其中遣词用语,颇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瓜葛(如“人在何处”、“香车宝马”、“捻金雪柳”等等)。她死后八十年,宋末词人刘辰翁还说“读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李清照的词为何使刘辰翁泪下呢?原来她写的是元夕回想“中州盛日”的种种情景,通过对故都怀念,寄托爱国思想。辛词所写的元夕景物,多见于《东京梦华录》、《宣和遗事》一类材料,与东都汴京景象无异。这是有深意的。可以理解,作者要找的人,正是因为眼看临安灯市,心怀昔日旧都,才自甘寂寞,不无感慨地远离喧闹的人们而独个儿站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是难以寻到的。作者孤傲的心志和由现实引起的感触,也都是通过含蓄的艺术构思,才曲折地透露出来的。

今日荐读

梦华录当初就是让刘亦菲做主角吗?让你上头的不止刘亦菲(3)

《宋词三百首全解(典藏版

上疆村民 编

蔡义江 解

彊村先生兹选,量既较多,而内容主旨以浑成为归,亦较精辟。大抵宋词专家及其代表作品俱已入录,即次要作家亦广泛采及,不弃遗珠。

——唐圭璋(词学家)

《宋词三百首》为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上彊村民所选,精华尽萃,与蘅塘退士所编《唐诗三百首》并称双璧。百年以来,风行天下。本书注解者蔡义江先生为当代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传人,词学造诣宏深,其译文达雅,赏析精美,足资珍藏阅赏。

——王兆鹏(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

作者简介

蔡义江,1934年生,浙江宁波人。著名红学家、学者、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5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留校任教。1978年借调至北京,发起创办《红楼梦学刊》,并筹建了中国红学会。先后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委、宣传部部长,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在红学和唐宋诗词研究领域成就卓越,著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红楼梦诗词曲赋全解》《蔡义江论红楼梦》《论红楼梦佚稿》《宋诗精华录译注》《宋词三百首全解》《清代文学概论》等。

梦华录当初就是让刘亦菲做主角吗?让你上头的不止刘亦菲(4)

梦华录当初就是让刘亦菲做主角吗?让你上头的不止刘亦菲(5)

图书编辑 | 杜怡顺

本期编辑 | 李映潼

梦华录当初就是让刘亦菲做主角吗?让你上头的不止刘亦菲(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