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
《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新年》《了不起的匠人》……这些年来,反映传统手工艺和古老民俗的纪录片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影像的记录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方式骤然鲜活,也给做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6月7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前,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拉开帷幕。举办过平遥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宫转身扎根于本土民俗手艺,3天时间,共有30部(集)非遗纪录片在这里展映。
↑平遥电影宫走廊中,垂挂着参加本次影像展的纪录片海报。
影像更适合用来记录“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活态传承,与“人”关系紧密,随着传承人的生老病死,“非遗”也处在不断的流变过程当中。 “我们常说,去世一个老的民间艺人,就毁了一个博物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感慨,老艺人对于“非遗”意义重大,但与此同时,一些“非遗”存在接班人难寻、城市化导致社会生态变化等问题,正逐渐走向消亡。比起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魅力正在于它是活着的传承,正因如此,让“非遗”走进博物馆是非遗保护的下策。而本届影像展所倡导的“影像记录”的方式,无疑更适合保存“非遗”的第一手资料。本次非遗影像展中的许多影片记录的,正是这些正在消失的文化传统。 “巴山背二歌”是流传于四川巴中市大巴山深处的歌谣,随着交通便利,人员流失,人们不再步行出山,“背二歌”也濒临消失,影片《巴山背二歌》讲述了年逾古稀的陈治华老人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努力。云南哈尼族有十几首史诗流传,但这种口耳相传的史诗如今已经少有人会唱。云南艺术学院教师傅永寿拍了一部《长老们的历史记忆》,用影像还原了哈尼族阿卡人演唱史诗“雅尼雅嘎赞嘎”的过程。“雅尼雅嘎赞嘎”是一部讲述哈尼族人迁徙历史的史诗,演唱过程中有复杂的民俗仪式。傅永寿团队十几次前往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水河新寨,不仅拍下了整个仪式过程,还拍下了长达12小时的整部“雅尼雅嘎赞嘎”吟唱视频,为这一史诗传承保存下了珍贵的完整影像资料。 “影像不仅仅是一个娱乐手段或是艺术,应该更多介入到中国文化的保护当中。”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中心主任朱靖江表示,“非遗”人与人之间的传承十分脆弱,很多老艺人找不到徒弟,“绝活”已成“绝响”,通过传统影视、VR等技术把这些记忆文化场域存续下来,是人类学界、民俗学界、影视、学界共同的努力方向。
↑影像展期间,“作为国家记忆的非遗影音文献论坛”同期举行。
学界和影视界,“非遗”影像已经蔚然成风
影视制作人以影像关注“非遗”,学界以影像抢救记录“非遗”,如今非遗与影像结合,已是蔚然成风之势。朱靖江介绍,政府层面,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负责执行的“中国节日影像志”目前已经立项100多个,除了拍摄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也在拍摄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完成了拍摄、记录、保存、文献存档等工作,“当然100多个节日对于整个中国的节日来说仍然很少,但这是一个开始。” “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关注点则是把各民族的史诗用影像方式保存下来。此前中国的史诗整理工作多以文字、录音为主,比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但文字记录最大的问题就是并非活态,不能展示文字之外的内容,“而很多史诗都是人对人传承的过程,是口耳相传的。现在通过影像方式,史诗传唱的场合、声调、表演,在吟唱中和观众的互动等等,各种各样活态的东西都可以被影像记录下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则面向70岁高龄以上的国家级非遗传人,以抢救方式记录他们的技艺,记录方式中既包括传承人综述等文字内容,也包括翔实的录音、影像资料。相较而言,影视界对“非遗”的关注更注重可看性。《舌尖上的中国》用传统美食挑动了全中国人的味蕾之后,传统手工艺中以“匠心”“民俗”为关注点,也开始出现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优秀纪录片。 “舌尖”系列拍完三季,还有了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每期展示一个手工匠人,已经拍摄到第三季;去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更是成为网上爆款,在深受年轻人喜欢的二次元网站B站上收获满屏弹幕…… 朱靖江认为,相较而言,影像的学术记录更强调文献性,强调准确性,考虑的是“一百年后怎么拿出来让后人看”。大众影视作品更强调观赏性和传播性,侧重点不同,“但我们希望,一方面学术性的作品向大众影视作品学习视听语言方法,另一方面大众影像作品能坚守一些基本的学术规范,不造假,尊重传承人,深入记录‘非遗’。”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朱靖江认为将准确性与传播性结合较好的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拍摄团队来自清华大学,“他们找到了这个比较好的题目,也做到了比较好的传播。”
↑主办方组委会还邀请包括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宝龙斋传统布鞋制作技艺等8项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现场开展活态展示。
今后“非遗影像展”将每年举办
本届影像展以“记忆、生活、传播”为主题,以非遗为拍摄对象和主要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非遗名录项目和传承人为对象拍摄和创作的,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纪录影像作品,力图通过对近年来非遗纪录影像作品的汇集、展映和研讨,提高非遗的可见度,让更多的人通过较高水准的非遗纪录影像作品,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珍爱非遗。 “‘生活’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通俗说就是生活文化、是过日子的文化,这个影像展所展示的非遗也是非常生活化的,是和我们生活密切相连的。”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解释本届影像展主题,“‘记忆’则有两个层面含义,首先,有族群的地方就会留下文化记忆,国家记忆和大众记忆融合起来,才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其次,影像作为记录文化的样式越来越普遍,这也是记忆,是构成国家记忆、文明记忆的沧海一粟。” 传播亦是影像记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李松表示,文化记忆强调时间维度,是“上对祖先,下对后代”的记录,“我们通过影像记录下来的东西,要从时间维度上留给后代,让他们知道现在的文化是什么样的。” “非遗影像展”中精选的30部作品包括了不少前几年就打出名气的纪录片,但李松告诉记者,“非遗”影像蓬勃发展,以后这一影展将成为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常态化项目持续举办。 “‘非遗’是我们还在使用并且深感自豪的文化。”相较于商业片来说,“非遗”影像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很多影像的记录者都是心甘情愿地赔着钱做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李松一句话道尽这些“非遗”记录者的心态,他觉得不应该单纯以现阶段的经济价值去考量“非遗”,“只要‘非遗’在一个区域内还存在,它的经济价值就是无限的,怕只怕我们自己都不去用这种文化。” 活动期间,“作为国家记忆的非遗影音文献论坛”同期举行,国内影视艺术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的专家学者,以及影视制作行业从业者和出版发行方等人士就5大论题,12个分论题进行学术研讨,探索非遗保护新思路。组委会还邀请包括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宝龙斋传统布鞋制作技艺等8项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现场开展活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