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1)

洢水河是梅城老县城亘古以来骄傲​​​​。千百年来,一流如带,迤逦拖蓝,成为这座古城最优美的景致和最悠长的文化记忆。我已写过一篇《洢水拖蓝》散文,本文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一些洢水河逸闻旧事。现在天气十分炎热,或许亦可为诸君消消暑解解闷。昔日梅城,洢水河的水流量是丰沛的,从来也不曾为缺水贫水而焦虑过,倒是常常为水之泛之滥而伤透了脑筋。水太多了。县志载,仅以常丰乡一保区域算,就有杨公水、磨石仑水、梓木冲水、北梅溪水、青山冲水、小将冲水、大将冲水、泮水、梁家水、南水、梁乙溪水、梅子溪水。大大小小,汇汇合合。涧涧坑坑,凹凹幽幽,可谓无处不水。不光水多,而且水深流急滩险礁危。水深流急滩险礁危则潭多。洢水河可谓处处有潭,紫云湾潭、南桥渡潭、双江口潭、东华山潭、洛阳湾潭等等。有的潭,水深数丈,常常有溺人覆舟事件,甚至传为隐蛟藏龙。这可不仅仅是坊间传说,甚至还有县志为证。梅城三里村河东有白泡潭,现在觉得不怎么出奇,可在古代却为隐蛟藏龙处。县志邑人刘潜有《白泡潭记》:

“县北三里,有白泡潭焉。潭旁有石覆舟,或曰水懦人玩舟,岂无因而覆者,吾独怪乎。坚刚如石,尚覆挫趺倾危是惧。是亦可以鉴矣。潭深阔不过数丈,鲲鱼不能育,蛟龙不能窟。记斯潭者何以异?迄夫水浅沙明,有石长两丈,偃卧潭中。高昂似首,腰节俱肖,里人谓之石龙。夫龙兴云霓,致霖雨长短隐见,幻不可测。兹犹滞迹于此,殆不得志于时也。耶然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潭也,浮沤如泡,层出不穷,或亦龙之嘘吸使然。时当久旱,潭中云气,勃勃涌出。上覆重霄,氤氲四塞。顷之雨大如注,则谓白泡之鼓荡也。亦宜由斯以谭,郁久必发,屈久必伸,将拭目以观龙之变化,而特以覆船耸其旁。是又得志于时者前车之一鉴耳。造物之儆戒不诚彰彰乎哉。”

李日旭更有有白泡潭诗:“碧潭千顷静无波,疑有龙宫酿太和。顷见风恬吹沫去,层层雪片逐江沱。”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2)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3)

水多水深,所以桥多。梅城城区古桥就有:开远桥、福安桥、望远桥、马家桥、柳家桥、迎泮桥、小石桥、东华桥、南桥、严东桥、杜家桥、竹松桥、衍庆桥、受福桥等等。这些桥,最著名的是开远桥。开远桥李芳先生考证,其址在现南桥村。这是正确的。县志云:“开远桥在县西南,宋熙宁建,今废。”开远桥应为安化第一古桥,甚至为梅山第一古桥。县令吴致尧有《开远桥记》。这是一篇十分重要的作品。这座桥我准备以后单独写。另福安桥,应为现东门桥前身。县令吴兆庆有《福安桥记》。何禄班有福安桥落成诗:“势亘长虹次第成,晓风残月几经营。敢云慷慨承先志,窃恐迁延误此身。雁齿乍排山外影,鸭头仍涨水边声。千层垒石知无恙,永镇东流护一城。”福安桥,我亦准备另文详写。县令写记的还有杜家桥。县令杨以杰《鼎建杜家桥记》。县志载:“杜家桥在县西,孙惟漳修。后圮。孙姓复修。”南桥,在县南门外,县志载:“嘉庆二十四年,龙作霖、盛晋雍等(名字有近百人)酬钱一千,架木为桥。旁护栏干。牵以铁练,随圮随修。行旅称便。”这座桥是铁练子牵着的,类似浮桥。其余桥,马家桥现存石桥拱,为公路桥覆盖。在桥下能依稀看到一些古桥痕迹。小石桥,原梅城完小外有一小石拱桥,现小石桥仅成为地名,为地方人所知。迎泮桥应在一中境内。是不是桃李桥?东华桥是否为燕子桥前身,亦或为东门桥前身,有待考证。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4)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5)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6)

前文说洢水河水深,但是,洢水河桥现在也多。如富康桥、红霞桥、东门桥。桥多,就一定能证明水深吗?我还有更直接的证据,一是船,二是渡。古梅城既行船,又摆渡。行船放排,旧梅城商铺货物靠船排从益阳进货,年纪大的有记忆。这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县志亦有记载。先说渡。梅城城区有双江口渡。“双江口渡在县东通宁乡官道,今废。”有旷公渡。县志载:“旷公渡在县南门外。乾隆三十九年,龙谛锡、张溶川、郭抡才、吴人望、姚晴川、谭朝宗、何巨山、吴翠芹、熊位南、简持谦等倡置,并修船屋渡埠。有旷公庙,故名旷公。无考。”此渡与南桥并存。县志载:“此渡秋冬水浅舟搁,犹复病涉。龙作霖等因架南桥以济之。惟梅雨泛滥,桥或漂圯,故渡存而不废。”渡,需要摆渡人常常守护,所以需要有财务保障。“乾隆五十三年,(1788)公买梁乙溪田种八斗,每年入租十六石。今梁乙溪原田三丘,改作四丘,周围百九十二弓五分复买,船屋后田四丘,因南桥汇修仓,兑出田二丘作仓基址,拨右第四廒仓归渡管理,收储租谷。……又署内渡夫银一两八钱三分,订簿四本拨清,查十二人每年一换,将银两谷变卖,择殷实家领收生息。清查人不得自领,亦不得存于铺店,以杜私领私吞等弊。庶补船只膳舟子诸费,可恃以无恐矣。”规章制度严,证明渡口重要。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7)

一提到渡,就忽然想起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一位极美丽的少女翠翠,一位极苍桑慈祥的爷爷,一条极温顺灵巧的黄狗,一段极凄美婉丽的爱情,在一条极美丽澄碧河流渡口上,让人回味不已。古梅城古渡口,一定也有这样的故事。不信,你向历史深处张望,一个宛若翠翠的姑娘,正在甜甜地笑。那黑黑的眼珠比潭水还要清澈。​​​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8)

感谢提供照片的朋友,谢谢你​​​们。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9)

乌龙潭古渡无锡(古梅城之桥渡潭)(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