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预防瑜伽过程中的损伤(常见瑜伽损伤的简单处理)(1)

根据瑜伽的自身特点,我们着重掌握下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简易处理。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两大类。

(1)急性损伤

根据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处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急性发炎期(早期)、维修期(中期)、软组织重组期(后期)。

①早期:指伤后至72小时以内,组织内出血或局部出现红、肿、热、痛,机能障碍,影响运动。此时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消肿,镇痛和减轻炎症。常用药物为活血消炎药、止痛药。其紧急处理方法为:

保护受伤部位( Protection):不要轻易移动伤者,不要触碰受伤部位以避免加重伤者痛苦。

休息(Rest):停止运动和受伤部位动作。

冰敷(Ice):一般冰敷使用冰袋,有条件可用氯乙烷喷射。这样可以使断裂的血管收缩,减轻出血和肿胀。

包扎受伤部位并施压( Compression):加压包扎要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放在伤部,再用绷带稍加压力进行包扎,但不要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24小时后拆除包扎固定,根据伤情再做进一步处理。

抬高受伤部位( Elevation):将包扎好的受伤部位抬高。

在此期间不可进行热敷、按摩,少走动,不可有酒精刺激,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液渗出,使肿胀加重。在特殊情况下应遵从专业人士指导,弹性处理。

②中期:指伤后72小时至6星期。主要特点是肉芽组织已经形成,血凝块正在被吸收,坏死组织逐淅被消除,组织正在修复。该期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加速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和组织的修复、防立粘连的形成。

治疗方面可采用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等,同时可逐渐进行伤部的功能练习。尽量保护关节,进行有限度的活动。热疗和按摩在阶段极为重要。

③晚期:指伤后6个星期到6个月。损伤组织已基本修复,脚胀和压痛已消失,但机能尚未完全恢复,锻炼时仍会有轻微痛感、酸胀和无力。个别严重者因组织粘连和瘢痕收缩,出现伤部僵硬或活动受限等。因此,该期处理原则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如有和瘢痕,应进行理疗按摩和机能锻炼以及中草药熏洗等,以促进功能的恢复。

上述方法,适用于较严重的闭合性软组织急性损伤,如果损伤较轻,疗程恢复侠,可将中后期合并,提前进入机能恢复阶段。

七个预防瑜伽过程中的损伤(常见瑜伽损伤的简单处理)(2)

(2)慢性软组织损伤

慢性软组织损伤一般是由急性损伤后处理不当转变而来,或因局部长期负荷过度引起细微损伤积累造成的劳损。处理的原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治疗方法与急性损伤中后期大致相同,以按摩、局部封闭、中药外敦或熏洗为重要方法。在治疗中应与机能训练相结合。

如出现关节脱位或闭合性骨折应用夹板或三角巾固定脱位变形的伤肢,并尽快送往医院处理。非专业人员不要随意触碰伤处,以免加重伤情,影响机能恢复。

七个预防瑜伽过程中的损伤(常见瑜伽损伤的简单处理)(3)

健身不宜过度强化的肌肉和几儿个高危动作!

作为以健身为目的的练习,有四个肌肉不要过度强化,一是肩胛提肌,二是斜角肌。因为这两个肌肉的起始点都在颈椎上,过度强化有可能引发颈椎变形,压迫神经。第三个不应过度强化的肌肉是胸小肌,因为其止点在肩胛骨喙突上,过度强化势必圆肩,引发体态不良。第四个不可过度强化肌肉是髂腰肌,因其起始点在髂窝和腰椎上,过度强化会改变腰椎曲度,增加腰椎压力。

在体位练习中我们不提倡这些动作,为了保护髌骨和半月板,盖超过脚趾并不同脚趾在一条直线上的深蹲不予练习;跨栏式拉筋,也就是骨盆不在中立位上的神猴式,双膝过度分开外翻的弓式或舞姿等,因易造成髋关节和腰椎压力增大,使神经和膝关节内侧副初带受损,所以不可练习;肘关节和膝关节的过伸动作因易伤害软骨引发关节炎,所以不应练习;弯腰时转动腰部的动作因对椎间盘伤害较大所以不提倡经常性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