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玉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还表现了其独有的精神领域。“玉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人们对玉石的喜爱根深蒂固。玉并不单纯的代表一种美丽的石头,更是一种民族气节的传承。

玉是从石头中筛选出来的一种瑰宝,也是天然矿石中筛选出的,比较高贵的一种装饰品。玉又叫做玉石,这种石头色泽莹润、细腻而有质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从几千年前的古代社会,到如今的文明时代美玉从帝王将相的口袋中,逐渐走入了平民百姓家庭,并且成为道德和精神文明的象征。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1)

玉质晶莹剔透、完美无瑕,所以人们就将玉石和人类的道德情操结合在一起,同时又将美玉和君子结缘。古代贵族淑女们也喜欢把玩璞玉,玉如其人美丽大方、端庄文雅、冰清玉洁、美人如玉。

玉是身份的代表

“玉文化”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绵延了千年文化历史,最终“玉文化”成为我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在古代人们把玉看作非常圣洁的物品,把玉比喻成人的德行,而且“玉”及天地之精华、人间之气韵,具有深刻的意义。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2)

一、玉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古代人都喜欢玉石,不仅是因为它外表比较美观,晶莹剔透、灼灼其华,更深一层的原因就是“玉”代表着一个人的权利和地位。《周礼》讲:“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

玉不仅在于她的外表美观,更表现在璞玉为人类注入了一定的精神理念,人们将玉视为一种稀世珍宝。历代帝王都会将玉称作“玺”,这种传承和延续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始终不曾有所变化。因为古人认为玉是祥瑞吉祥的象征,《说文解字》讲:“瑞,以玉为信也。”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3)

1.“玉”独特的内在美

“玉”在人们心中一直是美好的象征,很多古代人都会将玉比喻成人的性格和品德。历朝历代的诗人也会将“玉”,融入到自己创作的文章中,以提升文章的亮度,让字里行间都有一种时尚的美感。

“玉”之所深受人们的喜爱,主要是具有千年不朽的特征。虽然它是石头的一种,然而它质地坚硬而且光泽细腻柔和,人们可以将玉石雕琢成不同的饰品。佩戴起来既美观又剋一,展示出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因为在古代只有名门贵族,才能够佩戴玉石打磨的饰品。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4)

“玉”其实就是一种美丽的矿石,然而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和加工,逐渐变成一件一件光彩夺目的饰品。而且历朝历代的人们,将玉制作成不同的样式,代表不同的含义。玉佛可保平安、玉龙则是祥瑞的意思、玉养具有三羊开泰的意思、玉龟具有长寿和平安的寓意。

笔者认为,“玉”虽然有独特的内在魅力,但也是人们赋予她的特征。首先“玉”比较华美和温润,就像一个谦谦君子一样,拥有柔美、纯真、善良的性格特点;其次,“玉”是稀少之物,所谓物以稀为贵对于世间少见之物,人们总会赋予他独特的情感。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5)

二、“玉”是古代人身份的象征

玉之美大家有目共睹,将璞玉制作成饰品,线条柔美自然、手感清凉通透。所以古代的名门望族,或者贵族淑女都喜欢佩戴玉石,既能够修身养性又有保养身心的作用。俗话说“人能养玉而玉又养人”,佩戴玉石玉坠不仅能够给人带来好运气,也是幸福与身份的象征。

1. “玉佩”是个人身份的代表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佩戴玉石饰品非常讲究,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佩戴玉佩或者玉石饰品,而且通过玉佩上的标识能够判断出地位和身份。《礼记·玉藻》中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行则鸣佩玉。……居则设佩,朝则结佩……凡带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6)

古代的君子基本都佩戴玉佩,玉佩即使简单的随身配件,也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地位较高的文人、君子都会佩戴玉佩。玉佩是贵族身份的体现,身份越高的人佩戴的玉佩越名贵。如果身份比较低的人佩戴的玉佩,形状较为单一且短小,纹理雕雕琢比较简单。

西周时期只有天子所佩戴的玉佩才是真“玉”。大多数都是质地比较纯的玉石,经过精心雕琢而形成的宝玉。而天子以下的贵族不能够佩戴这种玉佩,他们所选择的玉佩挂件要相对粗糙,必须要与玉石一同使用,这样才能够展现出天子的尊贵。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7)

西周王公大臣所配的玉佩基本都是玉石相间,但是其他配件皆为绿松石、水晶等各种美石头。不同颜色和样式的配件搭配在一起,看起来色彩多样、琳琅满目。而这一类的玉石也不是人人都能佩戴,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等级。

笔者认为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与众不同。作为人上人才更有家族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王公贵族们也都拥有独特的权利,其中包括拥有土地权、政治权利、军事权利,也包括拥有美好事物的权利。

璞玉既养人又可以彰显主人身份,在古代社会有权利地位的人,会将“玉”占为己有。身份越尊贵的人佩戴的玉佩越精良,再加上对玉的信仰和崇拜,因此玉石也逐渐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只不过这种身份象征具有专属性,天子与臣子的玉绝对不能一样。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8)

2. 古代贵族淑女爱璞玉

古代王公贵族以玉为尊,并且比较喜欢把玩玉器。然而古代的贵族淑女,女也喜欢将玉做成玉佩随身携带。从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玉佩发展的鼎盛时期。有权有势力的人家都会,根据身份佩戴各式各样的玉佩,大多数玉佩上还刻有花鸟等不同图案,佩戴起来比较端庄大气,而且还象征着与众不同的身份。

笔者认为“玉”,其实就是一块美丽的石头,每一块玉石都具有莹莹的光泽,感受着大自然的无限韵味。古代女子比较喜欢随身佩戴玉佩,古人说“美人如玉”,也是对古代女子外貌的一种称赞,特别是古代贵族淑女,佩戴玉佩更能显出自己的灵动之美。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9)

“玉”深邃而又纯正的寓意

“玉”一直是人们心中最美的珠宝,而且人们还为“玉”写出了不同寓意。“玉”代表着吉祥如意,也是一种祥瑞的预兆,所以很多人都喜欢随身携带玉佩。玉也是爱情的象征,在古代男女双方如果互相喜欢,都会送玉佩或者玉簪之类的饰品。

一、玉佩图案的寓意

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大多数都会将玉雕琢成不同的形状,佩戴起来既美观又大方。而且不同的形状代表不同的寓意。大多数玉佩所雕出的形状都有祥瑞的意思。只不过需要根据不同身份地位,佩戴不同规格或形制的玉罢了。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10)

1.“佛”形状的玉佩。

中国民间很多老百姓都比较崇尚神灵,自唐朝以来佛教逐渐兴起,所以信佛的人也比较多。很多人在佩戴玉佩的过程中,可以将“佛”的形状雕琢在玉佩表面,既表示自己内心崇高的信仰,又是幸福和吉祥的象征。

“佛”与“福”这两个字同音不同字,所以在玉佩上雕琢一个佛像,也能够保佑幸福平安,也是一种公认的吉祥之物,所以很多人在佩戴玉佩上,都会雕刻一个大度弥勒佛的造型。也是解脱烦恼,开口长笑的意思,所谓大度弥勒佛:“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动物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11)

2. “貔貅”的寓意

传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而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叫做貔貅。他主要吃世间的金银财宝,自身也带有自然的珠光宝气之意。貔貅的口大腹大,主要以八方的财气为食。所以在古代人们通过貔貅,来表示一种财富的象征。

民间也有“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说法,这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祝福。有的人就会将貔貅的形象刻在玉佩上,这也是祝愿将来有美好的生活。不过古代贵族淑女却不碰佩戴貔貅玉,因为貔貅玉只有男性才有资格佩戴。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12)

3. 玉佩雕龙凤

在古代皇帝和皇后代表最尊贵的身份,所以他们所带的玉佩上必然要雕刻龙或者凤,象征着他们至高无上的地位。龙是人们对动物的最高崇拜,龙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玉佩上雕刻龙属于大富大贵的征兆,也有的人将玉佩上雕刻龙和凤,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寓意,具有龙凤呈祥比翼双飞的意思。

笔者认为玉佩上所雕刻的各种图案,其实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都是人们对美玉的真诚赞美,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美玉配美人。

各时期玉文化的特点(古代的贵族淑女)(13)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锦瑟》一诗中,写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大意为海上升起的明月的影子,就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这或许也是最美玉最好的诠释,当贵族淑女佩戴玉佩的时候,这种意境才能真切的展现出来。

结 语

“玉”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明体系,古往今来人们对美玉的喜爱只增不减,主要是被美玉的完美色泽和深刻寓意所折服。玉器还具有高贵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美玉小瑕疵,国工犹珍之。大贤小玷缺,良交岂其绝”,说的就是美玉和人的共同点。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很多小孩子都懂得的一个道理。再好的美玉不经过精心的雕琢,也只是一块没有价值的石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文化知识,或不懂得人生的道理,人生可能会经历许多挫折和磨难,经过这些事件的“精心雕琢”,才能够成为大贤之人。

【参考文献】

刘艳《中国古代玉文化》

滕海生《古代玉器. 礼器编》

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上)》

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