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小朋友在和别的小朋友玩耍的时候,经常会推一下、挠一把或者踢一脚,经常如此的话,便会被贴上“爱打人”的标签,愿意跟他玩的小朋友就会减少。小区里的朋友越来越少,在幼儿园也会逐渐不受欢迎。小朋友自己很郁闷,家长也很苦恼。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又可以分为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婴幼儿阶段主要是身体攻击。身体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攻击行为。比如攻击其他小朋友可能是为了抢夺玩具或者抢夺空间,攻击行为本身并不是目的,争夺其他东西才是攻击行为的真正目的。婴幼儿阶段的攻击行为大都是工具性攻击。家长们多关注孩子的攻击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问题,攻击行为就能得到适当的控制。敌意性攻击行为是指以伤害对方为目的,比如打架。可能是因为两个人言语上起了冲突,伴随着情绪的变化,进而导致身体攻击。此时,身体攻击就是攻击行为的直接目的,就是希望给对方身体上造成一定的伤害,以发泄自己的情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敌意性攻击行为也会增加,尤其是在青春期,敌意性攻击发生频率最高。
孩子为什么会有攻击性行为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简单说可以分为孩子自身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孩子自身因素方面,孩子有可能从父母那里遗传了攻击行为的基因,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攻击行为被激发。另外,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也会导致是否会触发攻击行为。不同的个性是多种因素共同造就的。孩子的个性不同,对于是否会采取攻击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性别也会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比如男孩的攻击行为高于女孩。攻击形式上,男孩更多采用身体攻击,而女孩则更多使用言语攻击。环境因素方面,家庭环境中如果亲人有攻击行为,则孩子会模仿亲人的攻击行为。此外,社会媒体高度发达,孩子在电视、网络媒体中经常观看暴力、打斗内容时,也会激发孩子模仿并且采用攻击行为。孩子对于攻击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认为攻击行为是酷、帅的行为,最终导致采用攻击行为解决问题。
家长们如何去帮助孩子减少、杜绝攻击行为呢?首先,家长禁止使用体罚方式解决问题。体罚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当家长使用体罚解决问题时,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的沟通手段,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体罚一方面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伤害,使孩子的负面情绪大量累积。另一方面,体罚孩子就是攻击行为的示范。孩子也学会了使用攻击行为解决问题,对孩子在意识和行为层面都是非常坏的影响。第二,要帮助孩子改变自己的认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孩子采取攻击行为时,他自己并不会考虑给对方造成的伤害,尤其在婴幼儿时期,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对于被侵犯对象的体验无法感知。家长要让孩子逐渐意识到,攻击别人时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和心理体验,从认识上慢慢理解攻击的危害。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时的不同处理方式。孩子采取攻击行为,有的时候是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最后直接采取攻击行为解决问题。家长可以训练孩子通过语言沟通、找人协助等方式解决问题,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攻击行为是外在的行为,内在的负面情绪会诱发攻击行为。当孩子有负面情绪,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进行疏导,让负面情绪及时消除。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降低攻击行为。最后,净化儿童生活环境。如上文所述,攻击行为同样受到环境影响。家长要尽可能排除生活环境中的暴力、打斗等攻击行为的视频、图书对孩子的直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