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创作的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剧组进入排练合成阶段。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的文艺院团已经全面进入复工复产后的备演阶段,文化艺术培训机构仍以线上培训为主,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基础上,有序进行线下一对一错时教学。

排练一个月终于演出成功(开始排练准备演出)(1)

△辽艺儿童剧排练现场

多个剧种新作品正在排练中

据了解,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旗下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辽宁歌剧院、辽宁芭蕾舞团、辽宁歌舞团都在进行新剧目、新作品的排练以及各项备演准备工作,其中包括芭蕾舞剧、民族舞蹈作品、音乐作品、杂技作品。同时,辽宁芭蕾舞团芭蕾舞剧《巴基塔》片段、大连话剧团创作的《一个好人》《爱在路上》等小品、鞍山市艺术剧院原创话剧《燃烧的钢铁》、凌源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组织排演的影调戏《香槐岭的笑声》连日来陆续进入排练阶段。这些作品主题鲜明,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我省多家艺术院团积极排练新剧目,只待疫情结束,将优质的文艺作品奉献给久违的广大观众。

据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介绍,本应在剧场里进行的剧目合成,在疫情防控时期改为在排练场中合成。尽管地点有变更,但儿童剧合成仍然一丝不苟,舞台布景、灯光、音乐、服装、化妆、道具一样都不少。参加演出《大栓的小尾巴》的演员们在导演许曼地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排练,与舞台调度密切配合,从而圆满完成了剧目合成工作。接下来的几天里,该剧组各相关部门将根据导演等主创人员的建议,进行精致化修改调整。待疫情结束后,儿童剧《大栓的小尾巴》将在沈阳等市演出。

《战国红》《关东女》《过大年》将在沈演出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正计划于8月赴河北、山东、安徽、福建四个省巡演原创话剧《祖传秘方》。沈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沈阳市文化演艺中心)组织创排的话剧《战国红》、京剧《关东女》、评剧《过大年》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对于演出行业复工的相关规定将于近期在沈阳演出。这些剧目均为沈阳话剧团、沈阳京剧团、沈阳评剧团近期创作排练完成的新剧目,其中,话剧《战国红》是根据我省著名作家滕贞甫创作的小说《战国红》改编而成的。京剧《关东女》、评剧《过大年》则是反映本土文化的舞台艺术作品。

目前,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相关规定,沈阳已有部分演出场所在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对外开放。沈阳1905文化创意园十分钟文化艺术空间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演出实行预约制,入场观众不超过15名,上座率控制在30%以内。这场演出名为“觅知音——音乐沙龙”古典吉他演奏者刘智博、琵琶演奏者徐贺、笛箫尺八演奏者赵振宇联袂为观众演奏了《十面埋伏》等9首曲目。

盛京大剧院进行消毒作业即将重启演出

沈阳盛京大剧院日前举办了剧院重启活动,联合沈阳蓝天救援队对盛京大剧院内部设施展开全方位、全覆盖、无死角的专业消毒作业,为重启剧院做好安全防疫准备。据了解,盛京大剧院将于近期恢复演出。届时将推出系列公益演出,邀请赴湖北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的白衣天使,以及在沈阳各大医院发热门诊、急诊一线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为了防控疫情奋战在一线的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他们的家人一起走进剧院欣赏文艺演出。

艺术培训拓展授课模式

据了解,我省艺术培训机构也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逐步复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舞蹈类培训,包括中国古典舞敦煌舞、印度古典舞卡塔克舞、芭蕾舞、现代舞等多个舞种的培训工作正有序开展。辽宁芭蕾舞团舞蹈培训中心在其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芭蕾培训课程,面向公众授课,邀请俄罗斯芭蕾舞教师通过网络为专业学员授课。沈阳壹剧场艺术中心则为舞蹈爱好者开启线上跨国舞蹈交流平台,运用网络连线古巴、法国、荷兰、奥地利、澳大利亚舞蹈家,进行线上舞蹈观摩与交流培训。

尽管受疫情影响,各文艺院团的创排演出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文艺工作者丝毫未放松对文艺作品质量的严格要求。我省文艺机构在切实落实防疫措施的前提下,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正在努力恢复艺术生产,为疫情结束后的各项演出做精心准备。

(来源:辽宁日报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