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读的十本书的心得体会(活法如何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我们的人生意义)(1)

图丨Pexels

Hello~各位朋友们好~

小余老师又和大家见面啦。

又到了每周三《50本好书推荐》连载时间~

上周给大家推荐的是市场营销经典著作《定位》,一本揭示现代企业经营的本质一争夺用户,为企业阐明获胜的要诀一赢得心智之战,是商业人士的必读之作。

今天小余老师推荐日本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的经典著作一活法。

人生必读的十本书的心得体会(活法如何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我们的人生意义)(2)

活法

这是一本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判断,做出人生与经营的正确选择和决策,如何在日益浮躁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喜悦,享受幸福洋溢的充实人生。

季羡林、马云、樊登推荐,超销量400万。

稻盛和夫是何许人也?

稻盛和夫,世界两大500强企业的创办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

1932 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

1959 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

1984 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

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

人生必读的十本书的心得体会(活法如何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我们的人生意义)(3)

稻盛和夫在讲座中

2010 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社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罕见的高利润。

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让无数独生子女找到组织的关爱,让无数孤独的人体会到集体生活的幸福。(人格魅力太强大了)

读了这本书之后,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对灵魂是一次潜心的修炼,对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感觉聆听一位智者的谆谆教导,受益匪浅!

如果你对生活失去激情,对工作失去意义,强烈建议读读本书!

老规矩,小余老师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一点读书心得,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1.人活着为了什么

稻盛和夫把人生分为3个阶段:

如果寿命为80岁,

第一个阶段20年,从诞生到独立迈步人生这个时期。

第二个阶段从20岁至60岁的40年,是悉心钻研、奋发努力、为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60岁开始的20年,应该是为死亡(灵魂新的旅程)做准备的时期,如同从出生到踏入社会要花20年的准备时期一样。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处在第二阶段,

20岁后,我们要步入社会开始奋斗生存,这个阶段也是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变化与确立的过程。

20岁-60岁,这40年是最人生最关键的阶段!

大部分人进入社会后,在比较浮躁的环境中,被压抑的气氛笼罩,找不准人生的航向,不明白该干什么行业,高不成低不就。

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人活着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是我们每个人经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

稻盛和夫给出的答案是: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所谓“现世”,是上苍赐予我们提升心性的一段时间,是上苍赐予我们磨炼灵魂的一个场所。

人活着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而磨砺灵魂,提升心智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工作和劳动。

虽然我们不能像乔布斯那样,活着是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但我们也要在有生之年为我们的灵魂提升一个等级才行。

人生在世,都是在体验各种各样的苦和乐。

但现实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这些。

我们常常心高气傲。以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买房,为了权利地位。

这样反而会使我们失去重心,靠捷径来获取收益。

相反,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的话,就会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势。

职场之路自然就会越走越宽。

想想自己,刚开始几年步入社会也是如此,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是很清楚,什么都先尝试,导致心态比较浮躁,对工作的价值感不是很高。

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阅读学习,让我逐步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定位越来越清晰。

最终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一互联网&教育领域

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2.人生的6项精进

稻盛和夫提出“六项精进”作为磨炼心志,净化灵魂的方法。

记得最早看到这6点精进是在一个互联网教育平台的讲座上,当时提到这6点是作为企业的价值观。

当时还没有特别注意,当有一天读到《活法》这本书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是采用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最近看了下这家企业发展势头,业务稳中有进,越来越好,看来这位负责人很有思想高度,活学活用,知行合一。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很多人觉得努力有什么用啊?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还是没有成功。

而稻盛和夫有一个观点“心不唤物,物不至”,他把这作为自己坚定的信念。

只有自己内心渴望的事情,才能将它呼唤到可能实现的射程之内。

一个人的一生,和他内心描绘的蓝图一样。

愿望就是种子,为了在人生这个庭院里扎根、长茎、开花、结果,种子是一切的开始,是重要的因素。

愿望要达到强烈的程度,稻盛和夫以一句话表达的我毛骨悚然,记忆深刻。

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的思考,透彻的思考。

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了这种愿望,如果从身上的某处切开,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

抱着这样的愿望,聚精会神地、一心一意地、强烈而透彻的进行思考,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眼睛可以眺望高空,双脚必须踏在地上。

梦想、愿望再大,现实却是每天必须做好单纯、甚至枯燥的工作。

在昨天的基础上前进一毫米、一厘米都要挥洒汗水,把横在面前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

以稻盛和夫的人生经历来说,他所用的努力真的是不亚于任何人。

试问我自己有没有这样将愿望达到这种程度,没有,这接近“痴狂”的愿望就是我所缺失的。

谦虚戒骄

“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话,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

人生在世,有时需要强调自我,坚持自己的主张。

确实,对于凡人而言,要始终保持谦虚绝不是容易的事。

当周围的人称赞他,吹捧他,聚会座上宾,去演讲,这些事似乎天经地义。

他也常常告诫自己要虚心,但久而久之,有时仍不免自我陶醉,心底冒出一股自满情绪。

那样拼死努力的他,业绩辉煌,接受这样的礼遇不是理所当然吗?

但是偶尔志得意满的稻盛,在某种情况下又会猛然醒悟。

立即检点反省自己。

他觉得他所具备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非他不可的必然性。

至今所做的一切,别人也可取而代之,才能和功劳不应由个人独占,而应该用来为世人为社会谋利,这就是谦虚这一美德的本质所在。

长期在受到赞扬和崇拜的环境下,骄傲是被陶冶出来的,要想压下这股被涌上的骄傲,势必要做到轻描淡写,不能自满。

只有自己沉下心来了,才能更好的进步。

天天反省

孔子说:吾每日三省吾身。

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会有缺点。

我们可以通过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

通过不断反省,每天都认识下自己,与自己的心对话,自我反省,有错即改。

活着就要感谢

现在这个时代物质富裕,可是人心贫乏、精神空虚。

矛盾越来越突出。进入物质时代,对“知足心”、“感谢心”需要重新审视。

对人生对工作,尽可能做到诚实。

不马虎,不偷懒,拼命地工作,认真地生活。

感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感谢公司、同事和家人。不仅仅仅是选取的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个展现自我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在生活中,得到相同的东西,有人不满足,有人却很满足。

有人所得不多却很知足,有人无论得到多少,永不知足。

有人老是忿忿不平,有人却总心满意足。

这是个精神层面问题,是一个心态问题。

做人怀着一颗感谢的心,适当知足一点,率真一点。

克制自己的“贪欲”之念,这样你的幸福感才会越来越强烈。

积善行、思利他

当初稻盛和夫参与通信事业,与NTT竞争像是蚂蚁与巨象之战,京瓷处于劣势。

通信于他而言完全是未知领域,然而一想到国民降低费用的要求只能止于画饼充饥。在明知道自己如堂吉诃德,也要一试身手。

然而,在这也没有,那也缺乏的逆境之中,他的DDI通信公司在三家新介入企业中,却能业绩一路领先。

这是为什么?

他只有一个答案,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为国民尽力的、毫无私心的动机。

他将这种精神激励员工,让这个心愿成为全体团队的心愿。

都知道一个人做一件事很难,一群人做一件事那就力量无穷了。

大家从内心渴望成功,拼命投入工作。

人生必读的十本书的心得体会(活法如何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我们的人生意义)(4)

这种精神感动了代理商和客户,获得了广泛的成功。

记得阿里记录片中讲到,马云爸爸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初心是为了中国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发展,想把中国的产品卖给国外,一个非常远大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期间碰到各种不理解和困难,但是一直坚守的初心。

最终带领一群阿里人一步步前行,克服各种困难,才取得今天阿里巴巴这么伟大的企业。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

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这一点我觉得是最难去把握的了,稻盛和夫也没有具体去说明。

他一心钻研事业的心达到痴狂,所做的事非成功不可。

他知道怎样去脚踏实地,努力奋进。

感性的烦恼没有大到超越他工作的热情,工作中的他需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人生必读的十本书的心得体会(活法如何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我们的人生意义)(5)

稻盛和夫

他即使有感性的烦恼,也不会让它带到自己的工作之中。这也是人家事业成功的厉害之处。

对于普通人来说,工作中被情感困扰是常有的事情,因为我们常常把情感看的很重要。

感情使人快乐使人忧愁,它会牵绊你的心你的思绪,使你无法专注。

再者,与工作的性质也有关,假如是身处每时每刻都忙碌奔走的情况下,自然也是会少情绪的干扰。

说到底,不要让自己有空虚的时间、空闲的时间。

即使有空闲的时间,也要想好怎样完善自己的工作,怎样让自己有所成长,有所进步。

在某些方面,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敬业和匠人精神。

后记

人生六项精进说完了,有多少人能做到这六条。

字面上看来平凡之极,但必须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不是把这些道理当成摆设,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贯彻落实。

他没有说成功的方法,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我们脚踏实地,努力前进,做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成功没有方法,只有每一天的努力劳动,努力朝梦想更近一步。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

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

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稻盛和夫还讲了一些关于佛学与宇宙的哲学,我是没有参悟那么透的,总之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

最后,《活法》这本书真的很有哲理,值得一看!

大家对日本企业有什么看法?

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