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中国田协发布一则关于加强马拉松赛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私自转让(卖)或接受转让(买)参赛名额,一经查出,对违规者处以终身禁赛的处罚,并自负由此引发的相关责任,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田协发布马拉松意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田协发布马拉松意见(田协昨出台最严马拉松禁令)

田协发布马拉松意见

昨天上午,中国田协发布一则关于加强马拉松赛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私自转让(卖)或接受转让(买)参赛名额,一经查出,对违规者处以终身禁赛的处罚,并自负由此引发的相关责任。

通知一出,立即引发热烈的讨论。田协为什么要出台如此严厉的政策?替跑现像有多普遍、后果有多严重?这得从上周六的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说起。记者 沈志军

厦门一场半马30人作弊

12月10日,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两名跑友猝死的消息震惊全国(详见本报12月11日第6版)。14日晚间,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组委会发布公告,对陈某某等30名违规参赛者进行处罚,而两名猝死者中有一人就使用了别人的号码布。

在处罚名单中,有23人因转让号码布被取消成绩、禁止参加2017年和2018年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有1人因使用非赛事号码布被取消成绩、禁止参加接下来两年的该项赛事;有4人因转让号码布被取消成绩、禁止参加接下来两年的该项赛事以及2017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报名费用不予退还)。另有参赛选手李某某和许某某分别因转让号码布导致严重事故和参与转让号码布导致严重事故(顶替李某某的替跑者猝死),被取消成绩、永久禁止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举办的所有赛事。

因为是替跑,死者极有可能得不到赛事的保险赔付。而按照中国田协的最新规定,如果以后再有替跑者出现意外,将“肯定”无法得到保险赔付。据悉,死者家属正在考虑起诉转让参赛资格给死者的李某某。

替跑现象到底有多普遍?

因为厦门的这场事故,“替跑”立即引发了关注。在圈外人看来,跑马拉松这么苦这么累,为什么还有人去替跑呢?但在跑友圈里,替跑现象还是很常见的。杭州跑步达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麻醉医生薛迪富就说,他就有替跑过。

“今年4月的武汉马拉松,我是临时决定参加的。但因为错过了报名时间没有参赛资格,这时我的一个报上名的跑友因为有事不能参加,就把名额让给我了。”薛迪富说,马拉松替跑现象可以说是很普遍,即便是伦敦马拉松和柏林马拉松这样的顶尖赛事,也不可能完全规避替跑,“可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场马拉松,都不可能保证参赛的百分之百都是报名者。”

今年的杭马就有过男选手替女选手跑半马的现象,11月8日杭马组委会还因此发了“处罚杭州马拉松比赛中替跑运动员的通报”。而作为世界六大马拉松赛之一的波士顿马拉松,也经常发生跑友购买他人号码布参赛的情况。2014年,某网站的联合创始人丹尼斯·克罗利的妻子,就因冒用他人号码参加波马被抓。一年后的波马,商业分析师德里克·墨菲通过比对成绩和照片找出了47个疑似作弊者,其中29人是购买的号码布,10人抄近路,4人替跑,4人篡改赛果。

现在的替跑主要有哪几种?

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没有公布李某某和猝死的替跑者是以何种方式调包的,不过据薛迪富分析,替跑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1.用他人的名额跑:这主要是出现在朋友和跑友之间。比如,一个人想参加某场马拉松,但苦于没有报名或没有报上名;这时一个报上名的人,突然临时有事或受伤不能跑了,于是就出现了名额转让。

2.从黄牛手上买名额跑:这种现象比较少。因为付出太大,回报太少。马拉松名额本来就紧俏,黄牛要想拿到名额,必须先报名再等抽签。如果是报全马还得自己也能跑马,因为基本上所有的马拉松赛事报全马都是要完赛成绩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为了几百块钱,高价转让名额的情况,但一般来说,喜欢跑步的人肯定不会把好不容易拿到的参赛资格卖给别人的。

3.复制他人的号码跑:这种情况也很少,但不是没有,国内某场马拉松就出现三名跑者佩戴相同号码布参赛的情况。

4.出钱或者让利找人代跑:目的是为了运动员等级晋级刷成绩、拿名次、拿奖金,还有些则是为了升学加分;还有就是像波士顿等国际顶级马拉松,一些人达不到报名门槛但又希望参赛过把瘾,就请枪手替跑刷成绩希望在下次报名时获得资格。

为什么会出现替跑现象?

这四种替跑中,薛迪富认为第一种替跑是最普遍的,“因为现在马拉松报名太难了”,而最后一种是一旦被跑友圈里人发现,就会被人鄙视。今年初用了11天时间从深圳跑了650公里回湖南郴州过年的“小草”黄常勇,也赞同这一说法:“有时候,替跑还真不能完全怪我们跑友。现在马拉松报名难,好不容易报上了,谁不想参加啊?不过,上万的报名者中,总有些人因为临时有事或赛前受伤参加不了。怎么办?报名费又不能退,不转让不就白白浪费了吗?于是,熟人、跑友之间就出现替跑了。”

两人都建议马拉松组委会推出“退费窗口”,让那些报了名但临时不能参加的人退报名费以减少损失。“哪怕收50%的手续费也行,还可以把一票难求的跑马资格给其他有需要的人。”薛迪富说,“当然这会增加组委会的工作难度,毕竟马拉松的规模太大,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替跑的后果有多严重?

不过薛迪富和黄常勇都反对替跑,毕竟这样做的风险太大。“马拉松猝死的情况绝大部分都出现在半马,而且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为什么?因为太大意,都以为半马没什么了不起的。”薛迪富说,“其实,训练没到位,哪怕跑10公里或者小马都有危险。所以还是要珍惜生命,切勿逞强。”

因为没有走正常的报名渠道,赛事组委会无法对选手的身体情况进行审查,意外发生的概率无形中就加大了,上周在厦马发生的意外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

据杭马组委会一负责人介绍,杭马从2015年开始探索更加科学和严格的赛前身体检测制度,要求全马和半马选手在报名过程中提供近半年内血压、心率、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可选)等身体检查资料,同时聘请专业医疗团队对所提交的医学资料进行严格审核,通过后才能完成报名流程。对有潜在风险的跑者进行劝退,引导其参加强度相对较低的健身运动。今年在18000名中签选手上传的2万多次体检报告中,杭马组委会就发现主动脉夹层、肺动脉高压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等200多例,尽量排除马拉松心脏骤停等意外事件的潜在风险因素。马拉松严格的体检筛查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举措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家庭的负责,广大跑者也慢慢由质疑转变到支持拥护。

“预防永远比救助好,所以我认为加强体检、自我体检和安全跑马宣传很重要。”该负责人说,“马拉松是一项严酷的比赛,所有报名者都必须遵守比赛规则,漠视规则就是漠视生命。”

田协禁令是否太严厉?

毫无疑问,田协的新规将对替跑敲响警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这种现场。“就像打击酒驾一样,越严越有效。田协这个堪称史上最严的新规,肯定会极大地杜绝替跑现象。”杭马组委会的相关负责人说,“你不能因为马拉松报名难,就去造假,就去替跑。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希望这个禁令,能让那些想走捷径跑马拉松的人提个醒。你要知道,现在马拉松防做假的办法很多,芯片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主动出让,这是很难做假的。”

薛迪富也对田协的这个禁令表示支持,但同时也表示禁令太严了一些,“对一个跑者来说,终身禁赛是个巨大的打击,很多人肯定都不敢再冒险了。不过,似乎太严格了一些。另外,田协是不是该考虑一下马拉松报名的退出机制?让宝贵的马拉松名额得到最充分的使用。”对此,有网友也表示支持:“可以建立一个打击替跑的数据库,对替跑者进行几年的禁赛,给个教训就可以了。”

编辑:李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