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电影《红颜》,是女导演李玉在2005年时推出的一部作品。在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欧洲艺术奖。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四川的一个小县城当中,中学生小云因为与自己的同学王峰偷尝禁果,从而怀孕,被学校开除学籍。

在生下孩子之后,却被告知孩子已经“死”了。

过去10年,小云成了当地川剧里的头牌花旦,他早已被说成“死去”的孩子小勇,也成为了一个小学生。

张爱玲说女人情感语录(一段女性心灵的成长史)(1)

电影转场

而在偶然的机遇之下,两个人相遇,并且成了好朋友。小学生小勇也对于小云产生了朦胧的感情。

再后来,小云知道了和自己关系极好的这个小男孩却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小云严厉的母亲知道这件事之后,逼着小云去领回自己的孩子。

在内心深刻的矛盾之下,小云最终踏上了去往远方的火车。

张爱玲说女人情感语录(一段女性心灵的成长史)(2)

小云与小勇

作为女导演的李玉,对于这部影片的基调和所要表达的含义具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

与其他影片不同的,就在于这部电影直接从女性的角度去认识世界,以女性视角去观察社会。

表达了在现实的当代社会之中,女性的生存的境况和困惑,表现出导演所具有的对于女性自由和自我意识的重视和关照。

因而《红颜》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完全意义上的女性电影。

导演的女性身份和影片中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的主体地位,都表明了红颜的女性主义色彩。

男性主导的社会价值中,被迫害与欺辱的女性

《红颜》的主角小云,无论是在情窦初开的80年代,还是在纷乱不堪的90年代,无论是在人生现实的抉择之中,还是在演绎着一次又一次慌乱与奔忙的川剧舞台之上,都无法去追寻自己真正自由的命运。

而只能在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之中,一次又一次的被迫害和鄙视。

在她失去自己的学生身份,进入社会洪流的时候,每一个男性对于她的看待和认识,都戴上了有色眼镜——小云被整个社会的敌意压制。

一次又一次带着歧视和欲望的眼神,使小云在小镇上的日子过的不堪回首。

一个已经有了瑕疵的女性,在传统极深的社会之中,被无限制的欺辱。

这种压迫和现实,使小云终于认识到,婚姻无法成为拯救女性的根本途径,仅仅只是成为禁锢女性的一类枷锁,甚至会压迫女性所具有的独立。

因而,在男性文化语境的背景之下,女性作为被窥视的身份,无论是在校园之中还是在社会之中,都作为被评价的一方而存在。

如何去追寻自己独立的命运和解放的状态,就作为小镇女性小云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存在。小云的身上,被印下了名声不好的印记。

张爱玲说女人情感语录(一段女性心灵的成长史)(3)

象征逃离与新生的车站

小云在青春年代意外怀孕,过早的承担了母亲的角色,却没有得到一丝的同情和保护。

而相应的,小云承受的压力,却在另一边因为男性角色的缺席,更加剧了女性的的生存困境。

而和他一起经历未婚先育这件事的孩子父亲王峰,却作为没有勇气的逃避者,走出了这个小镇。

10年之后回来的王峰,已经变成了花瓶当中的骨灰。

小云的父亲因为病痛离世,从而缺席于小云的生命。

甚至是小勇的养父,虽然在社会上具有着一定的地位,但是最后依然是以逃避作为其结局。

因而这部影片当中男性主要就有两种状态:

这部电影当中,唯一一个纯真而又真实的男性,依然是未成年人小勇,对于小云来说,一生当中遇到的所有男性之中,仅仅只有这个未成年人小勇,才是真正关心和理解他的痛苦的男性。

小云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小勇被姑姑抚养长大,也因为母亲的隐瞒,小云一直以为自己的孩子出生就死去了。

张爱玲说女人情感语录(一段女性心灵的成长史)(4)

对女性的尊重

因而小云和小勇的初遇本身,是极为纯正,友好的相遇。

在小勇的心中,小云并非是在社会当中饱受欺凌的。不安稳的女人,而是作为没有污点的,可爱的,与其他女性不一样的独立的个体。

甚至,导演刻意的安排了,小男孩小勇和小云的一些深入感情的片段,例如共饮交杯酒的情节。

小勇也曾对小云承诺,如果将来没有人要她,小勇来照顾。

这些片段本身,并非是以一种成年化的男女性之间爱情的描写,而更多的是一个小男孩对自己亲近的女性所具有的尊敬和呵护而又真诚的情感。

最终小云在知道小勇就是自己的孩子之后,并没有选择去直接相认,而是把小勇为自己的亲生孩子这件事一直隐瞒,隐瞒到死。

在小云的心里,隐瞒这件事本身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为唯一一个尊重,并且真诚对待小云的人,小勇所具有的不再是作为男性化的形象,而是作为女性意识的救赎者和女性自由的希望从而出现。

未知世界的救赎和为子女奉献的女性

小云最终并没有留在小镇上,也没有回归它既定的道路,而是选择离开小镇,去寻求新的生活。

小云新的生命的开始,与离开校园时的状态并不一样,因为在这时他已经获得了能够自由追寻生命价值的勇气。

新的生活,不会再是与旁人的指指点点当中活着,但也不会太过容易。

未知的世界,所代表的是对于过往的救赎和对于未来的美好的遐想。

而与小云这一角色相比,影片当中另外两个着墨颇多的女性,却呈现出女性所具有的另外的一种状态。

其中一位,小云的母亲苏老师,在自己的丈夫死去之后,独自撑起家庭,而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并没有去追寻新的婚姻。

张爱玲说女人情感语录(一段女性心灵的成长史)(5)

看着小云离去的小勇

而王峰的姐姐,在领养小勇的时候,尽管最后被自己的丈夫猜忌,迎来离婚,也一点也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在生命的意义和母性的光辉之下,这两位女性所具有的抉择和坚韧本身,依然是位女性的自我牺牲精神进行赞歌。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希望,他们甘愿放弃自己能够获得个人的自我救赎的希望,而是用自己的微弱的生命火光沉默的抗争的这一饱受歧视的世界。

为了自己的孩子,他们都遭受了这一社会的歧视和流言蜚语。

但是在女性生命的价值确证上他们都是伟大的,甚至是值得歌颂的。

女性解放与自我意识的出走

波伏娃说,“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

这部影片当中的主人公小云,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完成了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苏醒和成长。

小云的每一次选择都具有着难以想象的勇气和隐忍。在这个充满男性意识的小镇之上,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从来没有什么自由和解放,而只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抗争来去寻找希望。

最终,小云在泥潭中被小勇拉上来,去寻求在外界的新的希望。

重新穿回自己川剧服装,意味着小云认识到感情永远无法解决女性所需要的一切需求,只有通过对于职业和事业的价值确证,才能完成女性自我认识的最终确认。

转过头来再看,作为小云母亲的苏老师,作为一生都困在原来的社会道德原则之中的母亲,他无法原谅小云做的出格的事情,因而选择将他的孩子送走,用自己的方式拆散了小云和她的孩子。

张爱玲说女人情感语录(一段女性心灵的成长史)(6)

男孩的朦胧与感动

独自抚养小云的苏老师,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是困苦而孤寂的,他在影片早期呈现出来的蛮横和强势的性格,恰恰是为了之后一次又一次的歇斯底里的表露孤寂和苦痛的积淀。

在知道小勇就是小云的孩子之后,他逼迫自己的女儿去将自己的孙子接回家来,这时候的她向着自己的女儿呐喊,“你不知道我这些年有多孤独!”。

再到最后,小云决定离开小镇的时候,他的母亲却在一场痛哭当中,真正的原谅了自己的女儿,甚至得以释放自己这么多年所隐忍的孤独和苦痛,最终和自己的女儿达成了一定的和解。

对于女性命运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追寻和探讨,是每一位女性导演所要去理解和深入表达的目的。

但却并没有一个电影能够直接表达,怎样才是一个女性能够获得自由解放的标志。

如何在一次又一次对于过往生命的出走之中,获得价值的救赎。

这部电影,《红颜》,也并没有给我们答案。

错误的婚姻,错位的爱情,女性出路在哪里?

最终的结果,是小云出走这个小镇,而小勇在目视小云所坐的火车,驶出火车站之后,才从车站出现。

影片并没有给我们诉说最终小云获得了什么样的下半生,似乎这一故事,直接在这里戛然而止。

却又使人忍不住继续思考,在现实当中有多少个女性在生命之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压迫和反抗中,依然有勇气去追寻怎样获得救赎这一问题。

电影的开放性结局,是对于现实的表述,毕竟每一个女性都不是活在电影之中,也遇不到一个10岁的孩子来救赎他的生活。

女性的解放如何解决,小镇会有怎样的变化,是每一个当代人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每个女性所要更为深入思考的问题。

毕竟,每一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性别就已经无法改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