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是温暖,“凊”读qìng,清凉。意思是冬天寒冷孩子应该帮父母暖被子,夏天炎热应该帮父母扇枕凉席。

这句话主要讲的是东汉时期江夏人黄香幼年如何尽孝的故事。黄香九岁时已懂得孝顺之道。寒冷的冬天,他用自己的身体捂热父亲(其母早亡)的被子后,才让父亲去睡;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父亲的枕头和席子,使之清凉,让父亲可以睡得更舒服。

弟子规冬则温夏则什么(弟子规讲解冬则温)(1)

黄香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当时的做法在我们的今天已经没有具体的现实意义了。这一点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今天的社会已经和以前的旧社会有很大的区别,孩子要读书,父母要工作,早出晚归,时间紧迫,孩子不可能每天为父母温床凉席。

我们可以换其他方法来孝顺父母。冬天,我们可以为父母端来洗脸水和洗脚水,备好洗漱用具和毛巾,给父母暖手暖脚。待父母洗漱完毕,再把水倒掉,并收好洗漱用具和毛巾。这样,一是你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了孝道,二是父母洗漱之后,促进了面部和脚部的血液循环,可以促进睡眠,让父母早点入睡。我们也可以提前给父母把卧室的电热毯或是空调打开,温度适宜的时候关上,床温室暖,父母好睡觉。

弟子规冬则温夏则什么(弟子规讲解冬则温)(2)

夏天热,和父母在一起时,可以给父母扇扇子,也可以买电风扇来吹一吹,凉快凉快,条件好一点的,可以在家里安上空调,让室内温度降下来,给父母清凉度夏。和父母聊天、帮父母做家务、陪父母散步,这些做法都是在尽孝道。尽孝,其实都是一些很细小、很容易做到的事,关键是你有没有孝心,是不是用心去做?

弟子规冬则温夏则什么(弟子规讲解冬则温)(3)

“冬则温,夏则凊”的孝道可以延伸到社会上,为长辈、领导、同事、朋友倒杯茶,送瓶水;给老师抱一抱作业,为同学叠一叠被子,这些举手之劳的细微小事,做到了你就是有爱心的人,你就是在弘扬孝这一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