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破灭的光环
1954年,陈佩斯出生,因为父亲陈强是演员,所以他一直觉得演员有着神圣的光芒,受人敬仰,小时候还经常在妈妈面前模仿父亲的戏。
但是随着年龄长大,陈佩斯却发现有点不对劲。
陈强的一生中饰演过无数的角色,其中在《白毛女》中饰演的恶霸地主黄世仁,最让人印象深刻。
堪称“史上最坏角色”。
有时候,演的太深入人心也不是好事。
但小时候陈佩斯还不懂这句话,也没有理解父亲的处境。
直到那一天。
小陈佩斯在屋子玩耍,突然听到外面有吵闹声,好像是在打架,没有人能够不凑热闹。
小孩也是,于是他甩着小短腿蹬蹬瞪跑过院子,但是因为不敢直接向外看,只探出小脑袋瓜向外瞅。
结果这一看不得了,发现是自己的老爹陈强。
陈强在前面走,四邻街坊就往身边聚,嘴里还念念有词,“大坏蛋”“打倒恶霸地主”。感情是把剧中人物和陈强结合起来了。
除了谩骂,还有人在吐口水。
陈强想快步回家,却突然被一个人拽住衣服,绊倒在地,最后不知道拖到什么地方。
再后面的故事,陈佩斯也不知道,他早就吓得躲回来屋子。
等到晚上,陈强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而他的脸上早已鼻青脸肿,脸上有红印子,白衬衫上也是一道道的血印子。
陈佩斯蒙了,父亲是有名的演员,为什么会遭此待遇。
那一瞬间,父亲演员的光芒头衔在眼里唰的熄灭了,什么荣誉不荣誉,都变成了渣渣。
那个时候陈佩斯对演员身份有很强的抵触心理,但是命运不会给他选择机会。
02 再度接触演员
15岁的时候,陈佩斯还在上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没想到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他不得不和父亲早早踏入社会。
两人在内蒙古工作,但是地方实在偏僻,一切都成为了问题。
陈佩斯还没有成年,但是也要像大人一样干又脏又累的活,修建黄河大堤,没有力气,为此挨了不少骂。
而他也正处在发育长身体的时候,吃得少饿的快,陈佩斯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字就是饿。
虽然人情味浓厚,但是离开总不是坏的选择。
为此,他开始私下里练习表演,报考戏剧团,但是没人要。
就这么干熬了四年,爷俩终于可以离开了。
再次回到北京,陈强看着落魄的儿子,觉得这样不行,第一次托人找关系,把陈佩斯送进了八一制片厂。
之后,爷俩一起搭档演戏,陈强还亲自带着儿子念台词,走台步,手把手教学,1979年,爷俩出演的《瞧这一家子》开播,这也是陈佩斯的出道作品。
陈佩斯正式成为了演员,在他眼里,这就是一份职业,没有虚幻的光环,就一个字,整。
整出好的演技就行,虚的根本不管。
陈佩斯的想法很纯粹,也因此惹出后面一系列事情。
03 初登央视却火花四起
一天陈佩斯在厂里四处溜达,碰巧遇到了朱时茂,可能好久没有碰到年龄相仿的人,迅速熟络起来,聊了大半天。
聊完了,陈佩斯就走了,全当这是一场美好的相遇。
回去后,陈佩斯也懊恼,怎么没有问他叫什么名字,但是好巧不巧,两个人又遇上了。
制片厂有时候会派人进行基层演出,而陈佩斯的搭档就是朱时茂。
朱时茂看到陈佩斯的时候,心里也想,太巧了。
两位年轻演员,又都对喜剧感兴趣,一拍即合,经常凑在一起讨论剧本,想本子。
那个时候还没有小品这个艺术,人们也通常认为各种职业应该各司其职,所以两个人的出现吸引了不小的目光。
一正一邪,好不热闹,也有了不少的名气,这时候春晚导演黄一鹤就想邀请两个人去春晚。
上春晚看着光彩,但是背后却是提心吊胆,从准备时候,害怕作品毙掉,到上台表演,表演完也要担惊受怕,害怕作品反响不好。
陈佩斯不想干,最后还是朱时茂好一顿劝说才同意。
这边刚同意,黄一鹤就把俩人打包扔进酒店了,两个人天天就在酒店想啊想,也想不出来,渐渐地住宿费也见底了。
想不出来,那就走吧,陈佩斯带着朱时茂跑了三次,三次都被导演组抓回去。
没办法那就继续想,要正能量还要幽默,最后两个人终于磨合出本子,《吃面条》。
想完了,就要彩排。结果彩排又出事。
当时彩排不只是领导看,还有运动员一起看。
两个人卖力表演完,台下的运动员笑成了一团,但是这并不是好的迹象,看看领导,一个个脸都绿了。
“这演的什么玩意”“什么乱七八糟的”。
领导们第一次看见名为小品的艺术,不理解,也比较上火,最为重要的是,领导觉得运动员笑了。
这说明这个作品不严肃。
当场就想要给毙掉,还是导演黄一鹤废了一顿嘴皮子才留下来。
但是陈佩斯不干了,心想我给你整这么好,看得人笑得不行,你个大领导装什么装。陈佩斯也不管给不给领导面子,下了台就要走。
还是导演组死死拽着两个人。
终于等陈佩斯消气了,这才又劝说两个人继续排练,作品保证不输。
但是哪有那么顺利,这个小品在春晚开播半小时前,领导还没有通过。
“不上了,走人”陈佩斯气哄哄出宾馆,结果没走几步被黄一鹤拦住。
黄一鹤见状,发誓说两个人作品一定能上,“出了问题我承担”。
就这样,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才得以亮相。
《吃面条》引起不小的反响,人们第一次见名为小品的艺术,都觉得新奇。
还经常有人模仿,人们看得多了,台词也背得滚瓜烂熟。
无实物表演火了,俩人也成为喜剧小品的开山鼻祖。
这让陈佩斯信心大涨,整就完事,也不管人情世故,猫屋子就创造剧本。
也正因此,和央视的“孽缘”越来越深。
04 不爽央视
第一次上春晚大获成功,黄一鹤自然还要请两位。1985年导演邀请,但是1986年导演忘了。
导演没有邀请,俩人以为不用上春晚了,早早计划春节旅游计划,结果离春晚还有10天时间。
俩人突然接到通知,要上春晚,10天时间写剧本加排练,陈佩斯比较恼火。
要不是黄一鹤一直在劝,可能真的当场就走了。
这一年还好,但是后来矛盾越来深。
1988年,陈佩斯和导演组沟通镜头问题,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结果导演组不听,陈佩斯就在这顿窝火下完成了小品。
1989年,俩人排练又和导演组闹出矛盾,陈佩斯想走,还说台长来请也不当回事。
当然,最后陈佩斯还是朱时茂出演了春晚,但是这时候,陈佩斯因为不想处理人际关系早就得罪了一圈人,
小到导演,大到台长。
1999年,陈佩斯又要使用蒙太奇手法,结果又被导演组拒绝,同一个事情拒绝两次,陈佩斯彻底不干了,这一年也是他在春晚舞台上的最后一个小品。
在春晚十几年,俩人被创作环境的压抑折磨到不行,还和导演组之间积累了不少矛盾,像火山爆炸之前的沉默一样,慢慢挤压,而退出春晚成为一根导火线。
05 胳膊拧大腿
退出春晚,陈佩斯发现自己和朱时茂的小品被刻成DVD正在售卖,而卖方正是央视下属公司。
早在几年前陈佩斯就发现,于是警告央视把上市的DVD全部收回,还要公开道歉。
央视的人说行啊,还像模作样整出一则道歉,说以后不会再犯同类错误。
但是背地里就不一定了,根本不在乎陈佩斯的话,该卖还是卖。
所以几年后,陈佩斯看到DVD如此上火。
这次陈佩斯想不能如此,拉着朱时茂把央视告上了法庭。这在当时也算是一个大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很多人都劝陈佩斯,算了吧,和央视闹以后没有好果子。
但是他不管,觉得就要有规矩,明文规定不能如此,那么央视就是违法。
陈佩斯有点不通情达理,很多人都这么想,也包括其他小品演员。
于是巩汉林,蔡明他们都没有管,好像让陈佩斯撤诉。
但是陈佩斯和朱时茂还在胳膊拧大腿。
当然结果还是好的,最后陈佩斯和朱时茂胜诉,央视侵权板上钉钉,赔偿30多万,还要公开道歉。
官司打赢了,陈佩斯一阵痛快,但是随后就遭到了“封杀”。
当然没有红头文件的正式封杀,但是敢和央视对着干,哪还有导演敢要他们,俩人都成了无业游民。
不过陈佩斯并不后悔,在多年之后的采访也说,“自己被NO了太多次,这次必须是自己说NO。”
而且自此之后,陈佩斯过得格外舒坦。
06 “我喜欢”
陈佩斯不能上舞台,就在家里开地,种树,闲的时候写写剧本。
这一写又写出好剧本了,陈佩斯带着话剧团四处表演《托儿》。
越没有人看好的东西,可能越出乎意料,《托儿》火了,不只是票房高,口碑也高。
上座率高达95%,这在当时确实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陈佩斯的话剧事业开展的格外美妙,虽然也时常有压力,但是和春晚相比,也是洒洒水啦。
白天演出,排练,晚上改善剧本,陈佩斯小日子过得很舒服。
但是舒服的生活依然没有消磨掉他的纯粹和“格格不入”。
有一次央视打电话想邀请陈佩斯出演春晚,他给拒绝了,说没有时间。
“那你排练话剧怎么有时间”
“因为我喜欢”
简短几个字让对方哑口无言。
这之后央视再次邀请了陈佩斯,但是也被拒绝了。陈佩斯说不喜欢春晚台下的氛围,言下之意不喜欢有“托”。
两方僵持后来还是央视先松的口。
从《好大一个家》到加盟《喜剧金牌班》,央视一次次投出来橄榄枝,陈佩斯也接住了。
但是这未必代表他妥协了,他眼里只有喜剧,就是“整”,对于人情世故也毫不在乎。
他评价自己是一个很干净的人,这确实如此。要不然也不会怒告央视反而把自己搞“封杀”。
陈佩斯还是那个他,非常纯粹的,只热爱艺术的老喜剧人。
更是为了规则也要拧大腿的人。
他不只是喜剧界的标杆人物,同样也是演艺圈的标杆人物。
他没有难得糊涂,有的是作为明星的难得纯粹和“拧”,只因为“我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