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来总觉得时间被各种事情占据着,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自己很想学习,却发现要做的事很多,根本没有空闲时间学习。

为什么同样是24小时,有些人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游刃有余,而我们却忙成一团乱麻呢?

有没有什么方法在繁杂的事情中轻松完成呢?

接下来,我就用两个思维模型轻松地帮你解决时间不够用的问题。


要事第一思维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有个要事第一原则,简单地讲就是:将自己要做的事列出来,并且将他们按照:紧急且重要的事、不紧急但重要的事、紧急却不重要的事、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进行归类。

每天时间不够怎么办(总是时间不够用)(1)

比如:

重要且紧急的事:领导安排的紧急工作(其实紧急且重要的事并不多)。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学习(这里有个原则:那就是长期对自己有利的事)

紧急却不重要的事:聚会、玩乐(有朋友相约,但是如果试着拖延,会发现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对于成长并没有帮助)

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做家务

以上是按照个人观点来做的比方,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什么是重要的原则。

★判断是否重要原则:如果不知道想做的事是否重要,可以试着延迟去做,如果没有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就说明他并没有想象中重要。

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时间分为四部分:

按照要事第一的原则,将紧急并且重要的事先做完(比如:工作)。

之后将大量时间用在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学习增长个人知识储备)

其次将少部分时间用在那些紧急不重要的事以及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情上(吃喝玩乐、朋友聚会、做家务)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自己的时间分配清楚,不至于什么都想做,但最后时间不够用来分配。

这样一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并且不至于混乱无序。


不均衡发展策略模型

很多时候在做重要的事情,我们常常走神,想着也也需要做,那也需要做,导致做重要的事情时,效率低下。

我在《直击本质》一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印度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都不发达,他们想迅速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但因为不资源有限,无法实现全面提升,于是,他们采取了这样一个策略,先集中力量发展较为容易的轻工业,当轻工业发到一个程度后,再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轻工业较为容易在短期内取得效果,同时轻工业的发展能为重工业打下基础。

这个不均衡发展策略模型的本质是:当时间紧迫、资源有限、目标很多的情况下,为了高效完成多项任务,应先集结所以资源去实现相对容易的目标,之后再将所有资源用在较难得目标上。

我们可以将不均衡发展策略用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可以在工作完成以后,将时间先用在做家务,与朋友聚会这些轻松,简单的事情上,但是前提是,不能用太多时间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


最后

为了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游刃有余,我们可以将我们要做的事情分为四类:紧急重要的事、不紧急但重要的事、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再根据这样的分类,将我们的紧急并且重要的事(工作),做完以后,剩下的时间根据是否重要来分配我们的时间,将重要的事情分多一些时间,不重要的事,分配少一些时间。

再根据事情是否容易做来进行区分,将简单的事(家务、聚会)先完成,等简单的事完成之后再将注意力全全放在重要的事情(因为学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因为其他事情分神。

每天时间不够怎么办(总是时间不够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