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李清照34岁赵明诚为主创的夫妻团队基本写完成了《金石录》,大概是初稿,因为后面一直在补为何二人一直与此事执着,耗时耗财耗尽青春精血做此无名无誉事?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答的明白:“呜呼,自王播、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名虽不同,其惑一也”两句话见到的才情,性情,不愧堪“师表六宫”,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关于李清照的爱情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李清照的爱情故事(细读李清照李清照的爱情历史)

关于李清照的爱情故事

政和七年(1117年),夫妻合作完成《金石录初稿》

是年李清照34岁。赵明诚为主创的夫妻团队基本写完成了《金石录》,大概是初稿,因为后面一直在补。为何二人一直与此事执着,耗时耗财耗尽青春精血做此无名无誉事?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答的明白:“呜呼,自王播、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名虽不同,其惑一也”两句话见到的才情,性情,不愧堪“师表六宫”。

李清照42岁那年。赵明诚知淄州。期间,赵得唐白居易所书《棱严经》,携妻共赏。最爱的东西最急着与最近的人分享,这才是夫妻吧。

李清照43岁,赵明诚因平定地方逃兵扰乱立功。

李清照44岁。“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国变,家变元年。那年,开始整理全部收藏,准备搬家。

李清照搬家也有故事

“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 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兵荒马乱中,镇江守臣钱伯言都弃城而去,李清照却能带着15车书籍古品于建炎二年春安安全全完完整整的押抵江宁府,可见智力见识卓然不群。感觉比她老公强,她老公还曾弃城而逃过一次,后面会写。

李清照又收拾老公:

李清照至江宁后,一到下雪天就登楼远眺寻诗觅词。“倾见易安族人言(易安就是李清照,族人就是家人等),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每逢大雪),即顶笠披蓑(穿雨衣),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赓和:用原韵续作,大概今讲的jam或者battle?),明诚每苦之也。”大概说,李老师一到大雪天就上城楼登高望雪作诗词,作完了还得让老公合一阙。但是赵明诚忙呀,官人嘛。有点不乐意吧,反正苦恼,不是太喜欢玩的意思。

顺便提:李清照这种才子,刺头,闲着没事除了教训老公,喝酒后也经常写诗讽刺当局:“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不知李老师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句子,这样的心情,影响了后来的“另一安”:辛弃疾。(辛老师,文刚武硬,特别喜欢。但是李老师骂朝廷基本没事,朝中有人啊。辛老师家底儿人脉都不行。好家伙,骂的自己一会罢官,一会弹劾,来来回回的折腾)。

李清照46岁再骂赵明诚: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三月与李清照同船共渡路过乌江项羽自刎处,李老师感怀伤古,忍不住大骂老公:《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第二次公开骂老公。李清照每次骂老公都发朋友圈,闹的满城风雨,都夸诗好。就没人问问赵明诚高兴不高兴。

(当然大多数会认为此作主要骂朝廷偏安绥靖。但,以李老师的傲慢 ,那小弱朝廷估计早已经不入李老师法眼了。羸弱至此,骂有何用。倒是自家老公,骂一骂还有个爱恨其中怒其不争的缘故,毕竟也带着自己的面子。)

诀别

五月,赵明诚被旨知湖州。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说,赵明诚将“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安徽某地方),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灿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独宗器不可负,与身俱存亡”。

留下这段话的,六月还“精神如虎”的赵明诚,赴任中奔波染疾,八月卒于建康。赵明诚登陆上岸挥手告别夫人时,李清照只问了一句“城里如果乱起来,怎么办?”赵明诚精简回答:你和“宗器”,你们共存亡。其实,还可以理解,你和“宗器”一并重要,其余皆身外可舍。

这段话,太特么动人。两人一辈子“抚养”的金石收藏,一概可舍去。唯独“宗器,请贴身”。什么都别带,唯独宗器,与你同生共灭。所谓宗器,应是家族家谱,只是并非牌匾实物,应该是折页印刷品。对于那个时代的人,祖宗和天一边大。那么李清照在爱人眼里:和祖宗一边大吧。

这不是嘱托,这是吩咐。以命相令。把最重要的事情找最信的人相托,这特么才是爱,这特么才是永别。

李清照的祭夫残句:

李清照祭夫全文只残下骈文两句:“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里面典故是一个叫庞蕴的女子,怕即将离世的父亲离开剩下自己孤单,自绝于世,先行离开,指责赵明诚先离去留下自己孤苦。坚城是不是暗语双关赵明诚的名讳及南宋的妥协?莫衷一是。杞妇则是孟姜女原型,是自喻伤心欲绝。)

一边读一边写,到此处,酒也喝完了。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一场夫妻,恩义如此。


后边的不想续了。后边的又真该续。

凡事都怕老。后来。后来,李清照老了,拿不动刀了。才情如李,也抵不过“晚风来急”,“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颠沛大病中的李清照,经不住“如簧之语,嫁给了一个王八蛋。此王八有两蛋特点:“作弊”“贪财”。李清照为了护住前夫与自己一生的“珍贵”,宁肯受罚牢狱两年,也要举报王八蛋科举舞弊之罪。。。。。。(彼时妻告夫,无论夫有罪没罪,女性一律入狱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