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可以说是营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营销时代的初期,一切都是以产品生产效率为中心。更高效的生产效率,就是当时衡量一个企业实力的唯一标准。


当工业快速发展,时代不断前进,市场逐渐饱和、红海化,营销就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营销开始以消费者为导向,除了功能差异,还要诉诸情感及品牌形象。


品牌的概念与实践,应运而生。


品牌设计师如何增加境界(设计师建立个人品牌硬核思考与建议)(1)

80、90后已经完全形成了在网络搜索的习惯,如果设计师没有精准的定位,是无法通过大数据对您精准的锁定,无法最快速让客户找到你、了解你。


举个简单的例子:那些知名的个人IP,如果出现黑粉,其他粉丝都会站出来帮IP说话。


品牌也从个人影响,到他人影响,再到群体影响。


在职场工作,一提到认真负责,我们都会想到具体的某个人;或者一提到搞笑幽默,我们也会突然想起那个谁。


而能让别人有这种联想记忆,就需要在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上下功夫:你得时不时加强给别人留下的记忆。


建立了个人品牌意识的人,你会发现,机会总是青睐他们,财富总是倾向他们。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很多特质:有连接,有个性,有故事,有标签,有名声。就算想要辞职了,行业中的不同公司,都会来找他。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学习力 内驱力。


这样的差异,随处可见。


任何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人,都会有两种需求:一个是功能需求,另外一个是心理需求。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比较关注的都是功能需求。


但实际上,心理需求才统治着世界。举个例子:一个人学习成绩上来之后,他就会自主努力学习了,因为当他体验过优越感和正向激励,就不想失去了。


人性就是如此。


品牌设计师如何增加境界(设计师建立个人品牌硬核思考与建议)(2)


品牌也是如此,你不仅要告诉别人,你的能力与价值,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会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和标签。


那么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品牌呢?


个人品牌的两大财富:口碑 基本功。


口碑口碑,有口皆碑。


实际上,一个人不管有没有个人品牌,他都有口碑,只不过口碑好坏多少的差异。


个人品牌,就是口碑上的碑文。大家提起你的时候,那一句刻在石头上的话,会让人们记住你、想起你、来找你、学习你。


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个人品牌虽然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能力,但它很多时候是给别人使用的。个人品牌想表达的内容,往往也是想替别人说的那句话。


而我们想达到的目标,往往是:让我们的个人品牌成为别人眼中「自己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只是一个标签,比如:学习好、嘴巴甜、长得漂亮。但溺爱自己的孩子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即使他很多方面都不够好。


说到底,个人品牌就是一种修炼,这个过程中,你修炼出来的强大的基本功,以及积累的好口碑,就是超级财富。


1

个人品牌的方法篇


以下是四种最常见的将品牌IP化的方法:

第一种:利用品牌创始人或者公司核心人物的个人精神加入到品牌的形象当中,进而产生出巨大的品牌号召力。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乔布斯的苹果、扎克伯格的Facebook、国内的例子也是俯拾皆是,如雷军的小米、马云的阿里巴巴和董明珠的格力集团。

第二种:将品牌拟人化,个性化。为了提升产品品牌的IP形象,可以将自身产品所拥有的优势与IP形象相结合,直接最大化的从视觉上增强品牌印象,增加品牌魅力。例子如米其林轮胎人、熊本熊等。

第三种:直接进行收购成名IP,并且将其长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这种方法的的好处是拥有了现成的受欢迎的IP灵魂和形象,来为品牌助力,不会费尽心机的再去寻找突破点,减少了一定的失败风险。例子如Fido Dido之于七喜汽水,这种情况在国外很多,国内还知识停留在初步的阶段。

第四种:也就是最直观的方法,直接将品牌名升级为IP,进行可形象化。将品牌名字直接升级为IP形象最大的好处就是直观,最容易形成高度一体的IP化品牌。例子如国内的三只松鼠零食、江小白酒等等。

目前进入设计师的内卷时代,每个设计师都应该有自己的IP,IP体现了你在市场的那个唯一性价值,设计师个人品牌IP打造才是设计师能在未来市场活下来的“护身符”。

品牌设计师如何增加境界(设计师建立个人品牌硬核思考与建议)(3)


2

个人品牌的其他落地经验篇


个人品牌挖掘有哪些方法?


一般来说,我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方法一:想想在做哪些事情的时候,自己会产生「兴奋」的情绪,这些兴奋点,共同组成了我们个人品牌的优势;

方法二:想想在自己未来的蓝图中,哪些事情是要持续做的。做的过程可能很煎熬,但不做的话也会让你痛苦。这些事情,可能就会成为我们个人品牌的优势;

方法三:既然不知道自己的擅长是什么、优势是什么,那就来个排除法,将不热爱的排除掉;

方法四:观察你身边的高手,看看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如果有发现自己向往或羡慕的,恰好自己也可能可以做的,说不定那就是你个人品牌的优势。


定位看起来是一个瞬间的动作,但其实它是一个逐步推进、渐进明晰的过程。


曾鸣教授提到过的战略选择原则,我觉得也可以用在个人定位上:通过「能做」、「可做」、「想做」分别画 1 个圆,3 个圆重叠的部分,就是你的位置,通俗理解就是提供什么价值,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很有效。


品牌设计师如何增加境界(设计师建立个人品牌硬核思考与建议)(4)


如何积累自己的品牌?


最核心的六个字:输出、输出、输出。


你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输出,但前提是,要保证你输出的内容是有见地的,且深刻的。


特别是对于你擅长的领域,不用藏着掖着,坦诚地表达你做过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经验与教训,甚至还可以把你积累的方法与工具,分享出去。


这个过程,就是积累个人品牌的过程。


然后通过日常的积累,形成自己一整套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你会在为人处世和工作中都积累出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


而这些价值点和方法论,又会是你个人品牌独特的部分。


关于输出,你有多种形式选择,譬如: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等,但不管你最终选择哪一种输出方式,关键是你要输出,你要行动。


而不是你等着自己变得完美之后,再输出。


品牌设计师如何增加境界(设计师建立个人品牌硬核思考与建议)(5)


如何快速积累个人品牌?


进入牛人的圈子,让大佬帮你背书。


如果你进入一个圈子,有一位大佬愿意为你背书,也愿意提携你,你的个人品牌起来得会很快。因此,你就要想办法与牛人建立联系,深化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何结识更多的牛人呢?三个办法:



三个方法都有效。


很多人都期待认识牛人,但他们都希望牛人主动来找他们,这是一个思维的误区。只有你有更大的诚意,你才可能认识更牛的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选择进入一个圈子,也是你对人群的筛选。和对的人交流,你也会获得更多的成长,圈子的价值也会更大。


当然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沉迷于混圈子,却离自己的团队和用户越来越远,这样是有问题的。


最后,希望每一位设计师朋友,都可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