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说一声杨贵妃,宝钗因何大怒,“负荆请罪”为何使黛玉含羞?《红楼梦》里,黛玉个性比较“尖”,对于受气的事,很难做到忍气吞声。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1)

​而宝钗则相对更大度,个性上平和好相处得多。一般来说,对下人、对身边的人,基本都能照顾其颜面,这也是宝钗受人欢迎的主要原因。

要不然,论身世,宝钗不及黛玉,论时机,宝钗又是一个后来者,为何受到贾府上下的一众欢迎?
但是,平和的宝钗,也不是没有生气的时候。《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就难得一见地发了一回火。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2)

​因为宝玉和黛玉刚刚和好,被王熙凤叫到贾母这里,宝钗也在。在凤姐的戏谑之下,宝玉有点尴尬,试图转移注意力,便打趣宝钗: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平心而论,宝玉说宝钗像杨贵妃,并没有任何的恶意,无非就是说她素体丰腴而已。这也是宝钗的一个特长。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3)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观都是以微胖为美,并非我们现在的“瘦为美”。宝钗素体丰腴,按理是值得称道的事情,为何在宝玉戏谑之下,会“不由的大怒”呢?

再说了,即使宝钗对“杨贵妃”这个人物不感冒,发怒生气也应该找个其他人来反驳,而用没有“杨国忠”那样的哥哥来说事,其用意何在呢?

杨国忠,杨玉环的堂兄。因为杨贵妃受唐玄宗的宠幸,便因“裙带关系”而受宠,后来还官至右丞相。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4)

​可以说,没有杨贵妃就没有杨国忠。而杨玉环成为杨贵妃,和有没有杨国忠没有太大的关系,充其量,也就是在杨贵妃后来专宠的阶段巩固一下地位而已。

有人说,宝钗对“杨贵妃”这么敏感,是因为那段时间正是她选秀失败的原因。薛家进京、宝钗进京,其最初的本意就是为了进宫选秀,而且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势头。而一旦失败,必然成为她们、尤其是宝钗心中最大的隐痛。

宝玉无意之间说了出来,宝钗自然有“揭疮疤”之痛。所以才忍无可忍,不但发怒,还想用“杨国忠”来加以反驳。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5)

​实际上,宝钗还是有一个哥哥的,那就是呆霸王薛蟠。而薛蟠的为人,和杨国忠比起来,似乎还真有点相似之处。除了地位的悬殊——当然,如果宝钗这能达到杨贵妃的地步,薛蟠能否成为杨国忠第二,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宝钗之所以“不由的大怒”,其实并非是对宝玉生气,而是对自己家人、对自己哥哥薛蟠的生气而已。“不由的”三个字,足以说明了一切。宝钗的选秀之路,极大可能就是断送在薛蟠手上。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6)

​别小看一个选秀的事,在元春口里,宫里“不是人住的地方”。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原因无他,也就是一朝飞上枝头,成为王的女人之后,就是光宗耀祖的盛事。

因此,选秀的对象也是非常严格的。参与的人选,必然会经受严苛的政治审查。这样,薛蟠打死冯渊的记录便浮出了水面。虽然不至于因此翻案,但有命案在身的薛家子女,不能参与选秀就是必然之事了。

因此,宝钗的大怒,其实只是不经意间流露出对自己家人的失望而已。宝玉的话,也只不过是“导火索”,这是需要厘清的一点。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7)

​随后,有小丫头靛儿不识趣,受到宝钗的训斥。此时的宝钗,已经知道自己有所失态,从而稳定情绪,恢复了往日雍容大度的气概了: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做‘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本是褒义词,为何黛玉听了会脸红呢?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8)

很多人将负荆请罪无限解读,联系到廉颇负荆请罪时,需要裸露上身、背负荆条的“不雅”。认为宝钗就是以此形象来指责宝玉行为不端。

其实,宝钗这里说到的“负荆请罪”,和廉颇可谓没有半毛钱关系。“请罪”两字,无非就是说宝玉在黛玉面前低声下气罢了,重点就在“负荆”两个字上面,尤其是“荆”字。

古代夫妻之间,丈夫称呼妻子,有“拙荆、荆人”之称。而“负”则是有负、辜负的意思。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9)

所以,宝钗口里的“负荆请罪”,也就是打趣宝玉向黛玉赔罪,就是向妻子赔不是的形象。

而话锋还是相当凌厉的。

要知道,封建社会的男女之防,私相授受是决不允许的。尤其是荣国府这样的大家族,宝玉黛玉之间,如果这有什么私定终身之举,那就是贻笑天下的丑事。

所以,听了宝钗的话,宝玉黛玉“心理有病”,而并没有什么生气发怒之举,只是“把脸羞红”了而已。

贾宝玉评价宝钗像杨贵妃(宝玉说一声杨贵妃)(10)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宝钗说话时的语气:负荆(重读)——请罪。怎么样,是不是很有隐射之意?

也只有这样的说话风格,才符合彼时宝钗的心理活动,也更符合宝钗一贯的行事方式。您对此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