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商朝你想到的第一个人是谁?我猜想大概是商纣王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据说他沉迷酒色,宠信妲己,还发明了好多严酷刑罚,专门用来对付那些跟他对着干的下臣提起纣王,你一下子想到的可能是个昏君形象,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史记完整版原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史记完整版原文(史记第2课生于忧患)

史记完整版原文

说起商朝你想到的第一个人是谁?我猜想大概是商纣王。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据说他沉迷酒色,宠信妲己,还发明了好多严酷刑罚,专门用来对付那些跟他对着干的下臣。提起纣王,你一下子想到的可能是个昏君形象。

但是,历史上的商纣王还有人们不熟悉的一面。据史记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缜密,才力过人,手挌猛兽。就是说,商纣王天资十分聪明,思维极其敏捷,而且力气很大。能徒手跟猛兽格斗。毛主席也曾评论纣王是一个能文能武很有本事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位一等一的天资的人,先祖500多年的基业却在他手中土崩瓦解。

纣王继位后,不想着勤政爱民,却贪图自己的享乐。他建造了鹿台,加重天下赋税,把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钱财都放到鹿台钱库里。他热衷于搜集各种稀罕的宝物,又扩建很多园林楼台,召集许多人一起通宵饮酒玩乐。百姓被纣王的暴政压迫得不堪重负。这时,有人听说西伯侯修行德政,就投奔到西伯侯那里去。纣王的一位大臣听说后,跟纣王报告,于是纣王就把西伯侯抓了起来。西伯侯被抓后,身边的人想救他,就找到各种奇珍异宝即献给纣王。周王看见宝物,十分高兴,直接就说,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哎呀,这里面随便一件东西都足够让我释放西伯啦,何况还有这么多宝贝呢!于是随手就把西伯侯放走了。纣王的大臣急啦,赶紧劝劝说,你留着西伯后患无穷啊!但纣王不以为意的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适合能为。意思是,我生下来不就是有上天护佑的吗?谁能奈我何?这个西伯侯再怎么闹还能翻天不成?我是上天选定的王,谁能动摇我的天下?大臣听了这话,额头直冒汗啊,他知道商朝离亡国不远啦。纣王放走的这位西伯侯就是后来的中文王姬昌。几十年后,他的儿子姬发,也就是周武王起兵伐纣,纣王兵败如山倒。

从战场上逃走。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金银珠宝都穿戴在身上,然后投火而死。古籍记载,一日而破纣之国。仅仅一天时间,就葬送了商朝数百年的江山。这种情景不得不让我们想起纣王的祖先,商朝的开国之君商汤是如何覆灭前一任王朝夏朝的。那位夏朝的亡国之君夏桀和商纣一样残暴无道,但自以为天命在我,洋洋得意地把自己比作太阳。夏朝的百姓对他恨之入骨,甚至咬牙切齿地指着太阳诅咒:太阳啊,你什么时候要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起灭亡!

看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上汤忧心忡忡。虽然他的领地只有方圆70里,但商汤兢兢业业,励精图治,逐渐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夏桀看到这种情况,想找机会杀掉他,就假装召他入朝议事。把他抓了起来,囚禁在夏台。

但由于找不到加害的证据,最后只好又把他放了回去。伙伴们那时候真是千思百难,步履维艰啊!上汤心惊肉跳地从夏桀那里逃回来,那段被囚禁的痛苦经历也更坚定了他推翻夏桀残暴统治的决心。

自此,商汤小心谨慎,一步步低调地发展自己,数年时间积蓄力量,而后才终于举起了讨伐的大旗。

但是夏桀虽然残暴,但依然能调动九夷之师的军队来镇压商汤。所以,商汤只好再次向夏桀请罪,卑微地表示臣服,并重新恢复了进贡。商汤虽有远大理想。但面对强敌,只能忍辱负重前行。直到九夷也终于忍受不了夏桀的残暴统治,开始不听夏桀的指挥,商汤才终于得到了一举灭夏的机会,俘虏了夏桀,彻底终结了夏朝的统治。商朝建立后。

商汤为了警醒自己不忘初心,在自己的洗澡盆上刻了九个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来时刻提醒自己要铭记夏朝亡国的教训。保持忧患意识,及时反省,日日改过自心。后来,这句名言也写进了四书之一《大学》中。

伙伴们,我们看到上面下周灭商两个朝代的灭亡之路,就像是历史的轮回啊!无论是夏还是商两国的开国君主,哪一个不是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呢?可到了其后代亡国的时候,又无一不是贪图享乐,以致亡国。甚至夏桀和商纣都从囚禁佑奉走过即将颠覆自己统治的人。历史这种惊人的相似性背后折射出的共同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纵观两个朝代的兴亡事,就是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八个字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在忧苦患难之中,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能够生存下来。而贪图安逸享受会使人们或国家走向灭亡。

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当年在延安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堪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八个字的当代解读。他坦诚的说“中国的历史有一种可怕的周期律,一种使人堕落、使物变质,使时间逆转的无形的支配地。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政党、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能够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力。但凡起初之始都是艰难困苦,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

地球从万死中求得一生。因而无不显得生气勃勃,气象一新。极至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啦!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的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也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

一部历史,或正待换成,或人亡政息。或求荣取辱。总之,没有跳出这个历史周期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变换的是朝代不变,存亡心肺的历史周期律,不变的是人性的规律。总结起来就是这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了。

何以生于忧患呢?因为人在最低谷的时候,最容易激起心中的斗志,也最可能触底反弹。无论对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如此。

唯有在困境中完成千锤百炼一个人的品格才能建立起来。当我们处在最不利的形势下时就是忍辱负重前行,就像一棵大树在冰天雪地里积蓄能量,但你知道,下一个春天一定会来临,冬天的后面就是春暖花开,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而当形势好的时候,你不骄傲,而是从容、坚定、自信,因为你知道死于安乐。下面一定有风雨等着你。所以你不怕也不惧风雨。

一位智者曾对我们有一句深情的叮嘱。他说“我不担心你遭遇挫折,因为你可以在挫折中成长,在苦难中锤炼高贵的品德。但我担心你太过顺风顺水。因为福祸相依,我担心你会在安乐中丧失自己的美德”。

我们最后总结两句话送给大家:

第一、做任何事都不容易。当你在内心深处建立了这样的认知,

就没有了感性的烦恼。

第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坐享其成,梦想不劳而获那么会失去斗志,避世,死于安乐。你可以勇敢的拥抱挫折,在苦难中成长,在风雨中前行,锤炼高贵的品德,这就是生于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