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非遗课程有哪些(围观合肥非遗云直播)(1)

庐州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展示技艺

合肥非遗课程有哪些(围观合肥非遗云直播)(2)

许氏脉诊传承人正为市民诊脉

合肥非遗课程有哪些(围观合肥非遗云直播)(3)

吴山贡鹅

“非遗 直播”接地气,让传统文化火热“出圈”。6月13日上午10时,“非”你莫属国货潮——2020合肥非遗云直播准时上线,一时间受到众多关注。据统计,有近40万人次观看直播。

全方位呈现合肥非遗美食

“这是白切,这是烘糕……我是合肥非遗项目‘中和祥糕点’的传承人施茂宜。”

当天,各大非遗传承人齐聚直播现场,亲自上阵介绍非遗项目的内容及背后的文化传承故事。

“中和祥糕点”是合肥三河古镇上有名的老字号,创办于清朝光绪年间。施茂宜作为“中和祥”的第三代传人,一直传承着祖上“和气生财、吉祥安康”的经营理念,将老字号延续至今。

石塘驴巴传承人罗勇对着镜头展示了沿袭祖传习惯做出的石塘驴巴,肉质有韧劲,吃起来有嚼劲,不少网友表示很想品尝一口。

巢湖熏鱼、吴山贡鹅、公和堂狮子头……本次非遗云直播全方位呈现了合肥非遗美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本土特色美食的魅力。

传统医药亮相为健康支招

非遗无处不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健康,处处都有非遗的印记。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在13日的直播活动中,清介堂膏药、许氏脉诊等合肥非遗项目传承人也和广大网友一起分享传统医药的保健方法。

“经脉如发生病变,会第一时间在脉象学上有所反映,如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将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天,许氏脉诊传承人许跃远为参与体验的观众现场把脉,讲授中医理念。

市级及以上非遗项目达121项

近年来,在“全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基础上,合肥市非遗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进一步推进。

目前,合肥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21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包括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和洋蛇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8项,包括包公故事、刘铭传故事、火笔画、葫芦烙画、吴山铁字、钾明矾、抛头师、庐州大鼓、门歌、庐州木雕、庐州吴氏船模、三河羽扇、纸扎工艺、紫蓬山庙会、吴山庙会等。此外,我市还评审出89项市级非遗项目,完成了513项全市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普查。

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举办各类非遗文化传承活动,推介合肥非遗文化资源,助力合肥文旅融合,同时联合各级部门、学校,推动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中挖掘和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

·本报记者 韩婷婷/文 宋炎骏/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