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的日子,一大批高校毕业生走进考场,他们在为获得教师资格而拼搏。

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十年时间,参加教资考试的人数增加了六十多倍。

教师资格新规意见(从拿到教师资格到成为公办教师)(1)

教资考试热,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从小的方面来说,是因为就业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年轻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一个稳定性较高的工作,教师职业就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重要就业选择。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大家涌入教师资格考试这条通道,主要目的仍是为了走上三尺讲台。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职业目标是“成为公办教师”。

1)

公办教师是公办学校在职在编教师的俗称,他们拥有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家财政给他们发薪水。他们在民间也被称为正式教师,而那些没有编制的教师则被称为“临聘教师”。

教师资格新规意见(从拿到教师资格到成为公办教师)(2)

无论是临聘教师,还是正式教师,都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但临聘教师的待遇跟正式教师却有非常大的差距。之前看过一则招聘信息,某县2022年招聘98名非在编中小学教学人员,开出的工资仅为2500元/月(含个人部分保险)。

一个月2500元,也就是一年30000元,而当地公办教师每年平均收入(含公积金和年终绩效)不低于90000元,临聘教师的工资连正式教师工资的三分之一都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拼命考编的原因。

如果考上了教师编制,成为了公办教师,就能拿到当地中上水平的薪资,并且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尊重,有一定的地位。再加上每年有接近三个月的“额外假期”(寒暑假),生活质量肯定不差。

不过,成为公办学校在编教师非常不容易,拿到教师资格,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教师资格新规意见(从拿到教师资格到成为公办教师)(3)

2)

按照往年的数据,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通过率大约在40%左右,面试通过率在70%左右。这么算下来,2022年参考的1000多万考生中,会有300万左右能拿到教师资格。但现在公办中小学编制几乎满员,每年只能拿出很少的名额面向社会招聘新教师,因此竞争非常激烈。比如某市辖区招聘3位小学美术教师,报考人数达到600多人,考录比超过200:1。

应该讲,从拿到教师资格到成为公办教师,还有3道关,仅有极少数人能成功跨过。

第一关:拿下笔试

公办教师的招聘,是有一套严格流程的,通常要涉及人事、教育、纪检等多个部门。相关机构先是向社会公布招聘方案,拥有教师资格且学历达标的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家在公平的环境中竞争少数编制内教师岗位。

教师资格新规意见(从拿到教师资格到成为公办教师)(4)

在报名之后,考生面临的第一关就是笔试。公办学校招聘在编教师考试的笔试内容,没有公务员考试那么玄乎,它的范围比较固定,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学、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以及部分法律法规和公共基础知识,有相应的参考书,考生只要足够努力,一般都能考出不错的成绩。

第二关:拿下面试(专业测试)

笔试这一关淘汰了大部分考生,那些经过筛选的少数人来到了第二关:面试(专业测试)。

教师编制考试的面试(专业测试),跟公务员考试也不一样,它更强调专业性和展演性,考生能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把一节课上得顺畅、有特色,以至于下面的评委都默默称道,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教师资格新规意见(从拿到教师资格到成为公办教师)(5)

可是,能拿下笔试的考生,哪个水平不高?所以要想拿下面试,就只能“优中更优”了。考生要利用笔试成绩公布和进行面试(专业测试)之间的空档时间,找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老前辈给自己指导一下,不然很难取胜。

第三关:体检和考察

不少人觉得笔试过了、面试过了,就是公办教师了。其实不然,体检考察这道关如果过不了,一切都白搭。虽然教师编制考试基本都是按照1:1确定体检和考察人员,但几乎每个地区每年都会有人因体检不合格或考察不合格而失去成为在编教师的资格。

体检和考察是由各地市、县区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体检没问题,就进入考察阶段,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应聘者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学业成绩)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

成功跨过以上3道关,成为公办教师这件事才算基本稳了。

今日话题:你有教师资格证吗?你会报名参加教师编制考试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