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温都尔苏木传统游牧文化(巴彦淖尔等地特定称谓)(1)

在包头、巴彦淖尔一带,人们把吹牛叫做“hétuo”,把爱吹牛的人叫“驼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叫法?一直以来,我也没有找到确切的资料、没有听说个有说服力的说法。

……过了很多很多年,今天我茅塞顿开。现在我们来分析“hétuo”这个词。我用的是分解法。先说“hé”,这个字,确切地应该说是这个词,因为没有这个字,只好用拼音代替。“hé”是厉害、“愣”的意思,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经常说的另一个词“砍”,比如说“hé了哇”,“看那hé天架雾、砍七愣八的”。再把“hétuo”合起来,意思就是“吹牛的拉骆驼的”。那么,在人们的印象中,拉骆驼的怎么就爱吹牛了呢?那是因为当年农村、牧区的人们都不知道驼倌走过的路有多长、去过的地方有多少、见过的世面有多大。

年轻时,有一个酒肉朋友和我讲他在当年一家“驰名中外,誉满全球”的公司卖药(卖保健品)的经历,他说他差不多走遍了全中国,经历了数不清的事,参与了无数起群体斗殴……

当年,我心里百分百认为他喝多了酒“hétuo”,现在,真的有些相信了他的话,因为,卖药是一个跑江湖、见世面的行当。

同样的道理,清朝、民国时期的驼倌这一职业,在当时十分封闭落后的旧中国,更加算是经多见广的。

巴彦温都尔苏木传统游牧文化(巴彦淖尔等地特定称谓)(2)

老照片,北京城外的骆驼队

一、不容易当的驼倌

不要把鼻拘折断,不要把驼蹄磨穿。

不要让驮子偏斜,不要把驼峰压弯。

拣草好的地方走,拣水好的地方行。

中午要记住打尖,黎明时早点动身。

吃喝时不要磨蹭,睡觉时不要太沉。

走路要避免坎坷,要小心土匪强人。

愿皮张食盐能卖高价,满载而归收获丰盈。

……

这是一首为驼队秋天出发吟唱的送行歌。通过这首歌,第一印象就是,驼倌的营生不好做。

驼倌这一职业,传统上对他们的评价基本都是负面的。比如说,“鞭杆子”、“刮野鬼”就是他们的另外称呼,还有就是本文所说的把包头、巴盟一带把吹牛的、愣货、砍货称为“驼倌” 。从这些带有贬义的词汇来看,好像拉骆驼这一行当是社会上最没出息、最没本事的人才干,实际上,恰恰相反。驼倌不仅要体格健全、吃苦耐劳、思维灵活,还要“熟悉蒙古语、熟悉蒙古情、熟悉蒙古人”,归化城曾有“十个汉子里才能挑出一个好驼工”的说法。

巴彦温都尔苏木传统游牧文化(巴彦淖尔等地特定称谓)(3)

上色老照片,北京城外的骆驼队

二、驼倌走过的路

以归化城为起点,主要的驼道包括前营路、后营路和西营路(古城子路、古城子即新疆奇台)与东路、南路。

通往漠北的前营路(去往乌里雅苏台)共计60 站全称5320 里,后营路(去往科布多)共计73 站全程6620 里,库伦路共计39站全程2870 里路,这条线路又有公主路、信杆路、大西路之分。从库伦向北出境到俄国恰克图,然后沿贝加尔湖、深入俄国西伯利亚腹地。古城子路从古城子向西行四站地到迪化(今乌鲁木齐),再向西到伊犁,向西北至塔尔巴哈台,进入俄国境内。去往新疆的古城子路,又分为大西路(共计72 站全程5430 里)、小西路(共计72 站全程5470 里)、新辟路共计(74 站全程7660 路)。

东路主要是通往北京。南路是经和林格尔、杀虎口进入山西境内或直至汉口。因在归化城大的商号,人员多为山西籍,而且大商号在原籍一般设有分号,负责从中原和汉口等地组织砖茶等货源。

现在的交通这么发达,人们的出行这么方便,惭愧的是,就我个人来说,走过的路,去过的地方,并不比当年的步行驼倌多。

巴彦温都尔苏木传统游牧文化(巴彦淖尔等地特定称谓)(4)

老照片,驼队

三、走着撒尿,跑着拉屎

无论什么职业,都要根据自己营生的特点进行装备。驼倌是一年四季夹袄不下身,头上罩一条蓝布头巾,腰中系条布腰带。到了冬

天,里边只穿件七月皮小皮袄、老羊皮皮裤,外边穿件半截衣的大皮袄。头上戴顶里挂羊皮的毡帽,帽子外边再包一条蓝布巾防寒。脚上裹着用驼毛细线勾成三寸宽三尺多长的裹脚布,先把脚包裹住,一直裹到小腿上,再穿上大牛鼻子鞋。这是一种专给驼倌特制的鞋,又肥

又大,差不多有一尺长,两只鞋有5~6斤重。鞋底钉着厚牛皮掌子,掌子上面打上钉子;鞋帮子两边缝有二指宽的皮绊子,穿上鞋再用五尺长的皮绳子搂好。这种鞋又笨又重,但是耐穿又不怕磕碰,走长路脚上不打泡。一到冬天,每天穿鞋就是最麻烦的事。

驼倌除了自身的穿戴,为了能多驼货物,既不带铺的也不带盖的,随身只有一个用驼毛线纳成的一尺多长的长方形小口袋,内装自己用的木碗或搪瓷碗、筷、针钱包等零用东西,骆驼用的鼻郎、节槽子(拴鼻郎用的短毛绳)和驼缰绳等用品。驼倌每天要随驼队走七八十里路,还得拉上二十峰左右骆驼,一上路就不能停歇,要是小便,也只能就走就尿,因为走在前边的驼一停,后边的骆驼就不能走了;如果有

人要大便,只有把拉的缰绳拴在前边驼链尾驼的夹杆上,大便后赶快跑步赶上去,再拉上继续前进。所以,在驼行中有句俗话“走着撒尿,跑着拉屎”。一走在路上连缓口气儿的工夫也没有,一起程就一链子接着一链子,不声不响地向前走,耳边只能听到走在最后的骆驼脖子上的大董铃“叮~当~”“叮~当~”的声音。

拉骆驼受罪倒是无所谓,从古至今都是“钱难挣,屎难吃”。最要命的是遇到土匪抢劫。驼队驮运的,基本都是贵重货物或珍稀药材、山货、皮毛。从南往北、从东往西带着茶叶、丝绸、毛呢、自鸣钟、洋炉子等“蒙地”极其稀罕少见的奢侈品,回程时很多时候带着珍贵的皮张,如扫雪、猞猁、灰鼠、旱獺、貂皮、豹子皮等;贵重药材有鹿茸、贝母、麝香、羚羊角等。此外,有时还带着金沙子。通常,一垛子货物的价值,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花不完。俗话说,“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因此驼队自然是土匪首要抢劫对象。当然有的驼队也装备有“套筒子”、“老毛瑟”、“水连珠”等枪械,但是遇到大股土匪,根本不敢还击,否则被土匪报复,往往货物被劫不说,人员也会被打死。拉骆驼发财的不少,但反过来说,送了命的更多。这也是当年武川、召河、百灵庙都驻扎着“保商团”的原因。

巴彦温都尔苏木传统游牧文化(巴彦淖尔等地特定称谓)(5)

老照片,拉骆驼的

四、驼倌能挣多少钱

驼倌的营生,常年在外不着家,又受罪又有危险,收入也应该不能低了。比如现在的瓦工,一天能挣好几百,在受苦人中挣得不算少了。根据相关资料,解放前的驼倌一个月能挣几两到10几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几千到一万大几吧。驼倌的营生虽说很苦,但收入相对来说也算不错得了。还有一些驼队允许好驼倌带一峰自己的骆驼,捎带自己的货物,相当于现在的股权激励。驼倌给别人打工,自己省吃俭用发家致富的不在少数。比如以前武川的“义字号”王家。

五、山曲《拉骆驼▪刮野鬼》新解

一出大门我扬了一把沙

双手手擦泪我上不了个马

马蹄蹄踢来驼铃铃响

你这一走把我的心揪上

……

不了解情况的人们,一直以为这首在内蒙古中西部广为流传的山曲歌唱抒写的是拉骆驼的驼倌和他媳妇难分难舍的感情,实际上,这首歌是带点荤腥味的“为朋友”、“搭伙计”的情歌。

在土默川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歇后语,歇后语我们民间称为(xu日谚儿),说是“大里堡村养娃娃——一阵子。”大里堡村属于呼市土左旗毕克齐镇。解放前,这个村的人家大部分都是拉骆驼的。拉骆驼出门,都有期限,一般一走一年,回来歇一个月。所以大里堡村的男人要走一起走,要回一起回,回来后都是同一时间过夫妻生活,所以女人生孩子也集中在同一时期,因此就留下了这么个歇后语。

不得不说,农村的歇后语真是特别有意思,而且还带典故。

驼倌长年累月在外,难免想男女之事,可老婆不能跟着走,于是就想办法“为朋友”、“搭伙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好在驼倌每月都有一定的收入,就好比现在的大货车司机,不愁找到路边店的女人,也不愁为几个“朋友”。

驼道上流行的《鞭杆调》这样唱:

兄弟呀兄弟

我问你

咋我的皮褥子就铺给了你?

哎~~老哥呀老哥

我的好老哥哩

不是兄弟的过

是那口外的天气凉

是嫂子那身肉褥子实在绵和哩……

六、为什么驼倌与吹牛划等号

拉骆驼所经之地,除了蓝天白云(有时黄尘带雾)、碎石戈壁、草地黄沙、骆驼蚂蚱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真是天高地阔,人烟越走越少,驼队却越走越长。驼倌们那叫一个“ shao”(寂寞)呀。一路上心烦意乱,一会儿七荤八素哼小调,一会儿骂天骂地骂骆驼。因为常年累月没有人和他(们)交流说话,所以这些拉骆驼的基本都是话痨,到了一个地方,空闲时候,就爱和人说话唠嗑道拉打塌嘴,比如“汉口有个黄鹤楼”、“慈禧太后也吃窝窝头”、“新疆女人妞妞这么大”、“俄国人眼睛有的蓝盈盈,有的灰豆豆”……

听驼倌唠叨的人们,100个有99个一辈子都没去过县城,哪能知道驼倌说的这些了。于是,在人们的印象中,拉骆驼的是“灰说没根儿,露水没籽儿”,拉骆驼的就会吹牛。

于是,就有了“hétuo”,有了“驼倌”这两个词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