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风学术网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基本思路(少儿舞蹈创编创新思维的运用对策)(1)

  (一)立足于少儿生活经验来进行创编

  由于各个少儿的身心发展层次比较有限,因此在舞蹈创编的时候也不能使用太过复杂的内容,最好还是要结合少儿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创编。这也需要各个舞蹈创编人员在平时的时候,要积极了解少儿平时的生活状态,以及一日生活的具体要素。在这个过程中,舞蹈创编人员应该转变自身的心理层次和地位,并将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变到儿童身上,从而也就能够顺利创编出符合少儿内心喜好的作品。而通过这个角度来进行创作,最终的舞蹈作品应该都比较活泼。这主要是因为少儿一日生活状态基本上都比较活跃,最终的舞蹈作品也会带有这些方面的信息。

  (二)明确少儿对于舞蹈的基本需求

  在当今我国社会环境中,很多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成才都有较大的期望,使得很多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舞蹈创编人员也应该在平时的时候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并在创编过程中跟孩子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与沟通。这样以后,舞蹈创编人员就能够明确各个孩子的真正需求,并基于他们的心理诉求来选择舞蹈作品的基本方向,同时也使得舞蹈作品能够对各个孩子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使得舞蹈创新能够真正找对方向。

  (三)结合少儿的平时姿态进行创编

  少儿阶段中的儿童在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跟成人有着显著区别。大部分少儿都认为自己周边的事物是有生命的,每一个生命都会说话与思考,都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而传达到舞蹈创编中,就是少儿舞蹈作品应该具有较强的拟人化特色,同时还要与每个少儿的平时姿态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舞蹈作品在满足少儿个人诉求的基础上,也能够具有较强的创新性[2]。这也需要各个舞蹈创编人员能够充分重视舞蹈动作的创新,以及各个舞蹈动作的表现形式,最终体现出幼儿思想认知的具体特征。

  (四)引导少儿参与到舞蹈编创当中

  各个儿童本身就是少儿舞蹈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不仅仅是舞蹈作品的参与者,同时也舞蹈作品的观看者。因此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各个创编人员也应该充分明确各个儿童在舞蹈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将各个少儿引入到创编活动中。事实上,少儿阶段的儿童本身就有着较为丰富的想象力,而体现在舞蹈创编上也有较强的创作能力。比如在平时的时候,给孩子随便播放一个具有一定节奏的音乐,孩子都会随着音乐来扭动自己的身躯,进行即兴表演。因此在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各个创编人员也应该充分关注少儿在这个领域中的具体能力,并使用正面的方式积极鼓励孩子进行大胆创作。这样以后,孩子的创造能力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提升,同时也是舞蹈作品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