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的孩子总是特别容易害羞,他们只要一来到人多的场合,就会出现莫名的脸红。

与此同时,他们的心情也会变得非常紧张,不敢与人交往,也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此时爸爸妈妈往往会“恨铁不成钢”地说:“别紧张,别害羞,自然点!

可越是这样说,孩子越是想要自我抑制,面红耳赤、手足无措的情况就会变得越严重

因为恼人的害羞问题,他们会对与人交往和在公共场合发言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还会变得越来越内向、自闭。


怎么引导孩子克服害羞(害羞紧张不是孩子的错)(1)


【案例】

5岁的蕊蕊是一个特别容易害羞的孩子。

在幼儿园里,老师教给小朋友们一首新儿歌。蕊蕊非常喜欢,小声地念了一遍又一遍。

可当老师请她站起来为小朋友表演一番的时候,蕊蕊的小脸立刻红得像苹果一样,说话也吞吞吐吐的,短短的儿歌念得磕磕巴巴。

老师虽然没有批评蕊蕊,但她自己却觉得非常难过。


下课了,小朋友们跑出了教室,高高兴兴地玩耍着。

蕊蕊却一个人站在角落,用羡慕的眼神望向几个追逐嬉戏的女孩。

一个叫恬恬的小姑娘对蕊蕊招招手:“蕊蕊,来一起玩啊。”

蕊蕊的脸“刷”的一下变得通红,她紧张极了,眼睛看着地面,嘴里吞吞吐吐:“我……我……”


下午妈妈来接蕊蕊回家,蕊蕊一看到妈妈就委屈地哭了起来。

妈妈着急地问:“蕊蕊,你怎么了?有人欺负你了吗?”

蕊蕊摇摇头,指着自己的脸,难过地说:“妈妈,我不想再脸红了!”


怎么引导孩子克服害羞(害羞紧张不是孩子的错)(2)


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害羞

孩子容易害羞脸红,本是正常的反应,是因为身处某些场合,或是在面对某些对象时,产生了紧张、激动、羞涩等情绪。

在这些情绪的刺激下,难免会让孩子出现脸红心跳、手足无措的情况。

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害羞的经历,偶尔害羞紧张、不好意思也并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可要是像案例中的蕊蕊这样因为极度缺乏自信,又特别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特别在意自己在沟通时的样子,害羞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怎么引导孩子克服害羞(害羞紧张不是孩子的错)(3)


每到这种时候,孩子内心总是会陷入激烈的挣扎: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不停地折磨着他们,让他们感到十分痛苦。

再加上他们本来就非常敏感,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小朋友在此时嘲笑、议论他们的话,他们就更会觉得无地自容。

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的话,他们的害羞、紧张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有时只要一进入有人的场合,他们的面孔就会自动发红、发烫,呼吸会变得急促,说话也会结结巴巴,内心更是会无比惶恐,根本无法和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


怎么引导孩子克服害羞(害羞紧张不是孩子的错)(4)


4个心理训练摆脱恼人的害羞

为了帮助孩子摆脱一说话就害羞脸红的毛病,爸爸妈妈应当引导他们多进行以下这些心理训练:

1.转移注意力的心理训练

害羞的孩子对于自己的害羞问题总是会特别敏感,甚至连细枝末节也体察得十分清楚。有时只是面孔微微发热,孩子就会知道:“我又要害羞了”。

越是这样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害羞”问题上,就越是会让自己感到紧张不安,脸红害羞的问题就会更加明显,如此便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所以,爸爸妈妈要提醒孩子不要把“害羞脸红”看得过于严重,不妨把它当成是正常的反应,别去夸大它的害处,也不要对它产生厌恶、恐惧心理。

与此同时,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将注意力转向别处,比如在当众回答问题时害羞脸红,就可以提醒自己先不要想“害羞”这件事,而是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


怎么引导孩子克服害羞(害羞紧张不是孩子的错)(5)


2.强化自信心的心理训练

孩子平时聪明可爱,可一来到人前就会变得面红耳赤、局促不安,这常常说明孩子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

为此,爸爸妈妈尤其需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平时要多和他们一起分析,以便找到他们身上的优势

爸爸妈妈还可以和他们一起回忆过去的一些做的好的事情,由此出发去肯定他们、赞赏他们,就能让他们少做一些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自信训练后,孩子与人相处时,就不会总是表现的胆怯、畏缩了,害羞问题也会逐渐减轻。


怎么引导孩子克服害羞(害羞紧张不是孩子的错)(6)


3.提升勇气的心理训练

害羞的孩子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当着很多陌生人大声发表自己的看法了,一遇到这样的场合,他们总是避之唯恐不及。

为了提升孩子当众发言的勇气,爸爸妈妈不妨多引导他们进行“情境训练”,方法如下:

像这样反复进行多次,直到孩子不会再感觉害羞,就可以结束这一次的训练。

这种训练应当经常进行,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设置各种各样的情境,比如孩子想象自己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想象自己正在为竞选班干部发言等等。


怎么引导孩子克服害羞(害羞紧张不是孩子的错)(7)


4.巩固成果的真实训练

等到孩子已经能够在想象中从容面对各种人际场合后,爸爸妈妈就可以尝试带他们寻找一些现实场合进行真实训练

需要提醒的是,爸爸妈妈一定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千万不要立刻带孩子去人多的场合训练,那会让孩子非常窘迫,更有可能让之前的情境训练成果付之东流。

因此,爸爸妈妈要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比如第一次真实训练可以安排几位孩子比较熟悉的亲友参加,然后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让孩子在亲友面前唱一首歌或念一首诗。

如果孩子能够适应这种场合,可以自如地与亲友沟通交往,爸爸妈妈才能考虑增加真实训练的难度。

在进行真实训练时,爸爸妈妈还可以着重突出孩子身上的长处,使他逐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比如,孩子舞跳得不错,但就是不敢在人前跳舞,爸爸妈妈就可以在真实训练中鼓励他跳舞,让听众对他进行赞美、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害羞、紧张的问题也会逐渐得到缓解。

我是头条号【亲子育儿堂】,长期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敬请关注我,获取更多实用的育儿干货!

本文为头条号【亲子育儿堂】原创文章,如需转载,必须取得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