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1)

采摘、装箱、搬运……7月28日,涪陵区蔺市街道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首批成熟的300亩葡萄飘来阵阵果香,景区工作人员和村民组成的采摘队伍忙而不乱,现场一片繁忙喜悦的丰收景象。

从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到如今满目葱茏的果园,曾经的“空壳村”,到当下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60岁的泡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冉崇华直呼没想到。

近年来,依托旅游资源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泡桐村围绕吃、住、行、娱、乐、购,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民宿经济、生态康养等特色产业,用索道公园的空中索道交通网络打通了乡村旅游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7月,“第二届重庆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名单发布,美心红酒小镇“高速 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榜上有名。

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2)

齐力协心绘制新画卷

8月,丰收的季节。在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生态葡萄园里,一串串鲜嫩的葡萄挂满了藤蔓,沁人心脾的香味扑面而来。采摘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采摘、分拣、称重、装箱等工序。

随着索道的运行,络绎不绝的游客不断前来,和采摘队伍一起将盛夏的果实摘入筐中,体验收获的乐趣。

“优质土地是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必要条件。我们咨询了市农科院的专家,对泡桐村的土壤、气候、温度、光照、降雨量等做了全面调研,最后选定了葡萄的品种和种植地段。”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技术人员周洪表示。

周洪透露,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引进产业化酿酒葡萄种植,并获得葡萄酒生产许可的景区。

采摘队伍中,一个佝偻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他是泡桐村3组的村民尹常文。

“天晴时,给葡萄树施肥、锄草、打药,这段时间在忙采摘。不要看我年龄大了,我身子骨硬朗得很,靠着务工,每年还能挣一两万元呢。”说话间,尹常文喜上眉梢,“这既可以改善我们老两口的生活,还可以补贴娃的家用。”

像尹常文一样,常年在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务工的还有尹常权、李世慧等20余位村民,他们全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

村民龙江华的房屋距离葡萄种植基地不到100米。目前,57岁的他正在将自己的房子进行翻修,设计了6个套房,准备开办农家乐大干一场。

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3)

共同致富提升“民生计”

实施“政府 公司 项目 村民入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让全村人人是股东、户户当老板,努力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是近年来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一直探索的方向。

“溜达柴火鸡”就是景区与村民以合作分红、联合经营、项目加盟、合伙人等多种模式合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有益实践。

27岁的陈勇,是土生土长的泡桐村人,在成为“溜达柴火鸡”的负责人之前,他是红酒小镇“6号餐厅”的一名服务员。直至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开园,他的生活也随之发生改变。

除了柴火鸡,陈勇还在相邻位置运营着面馆、餐厅和茶庄,月均营业额超17万元,合计解决了11个村民的就近就业问题。

当下,美心红酒小镇景区已建成1.5万多平方米的就业车间,为周边村民提供近百个工作岗位,用废弃铝厂改建而来的乡村振兴农副特产集市,提供30多个免费摊位供村民销售农副特产。自此,村民有了稳定增收致富的途径。

34岁的严利娜便是乡村振兴农副特产集市中的一员。她和年过八旬的婆婆一起,经营着一家小型餐馆,主卖豆花饭,每个月能有8000多元的利润。

严利娜有3个儿子,丈夫在外当漆工。她家的土地流转给了葡萄园,父母在葡萄园务工,租金和务工收入加起来每年可增收3万元左右。“我和婆婆做点小生意,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养家。”提到现在的生活,严利娜满脸笑意。

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负责人付孝军介绍,接下来,在立足农业产业的基础上,他们还打算在葡萄园实施观赏与销售一体的高标准复合种养模式。

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4)

多管齐下助力“产业兴”

2020年,美心红酒小镇“高速 ”泡桐村国际生态农旅示范区被列为重庆市“市级重大产业项目”。

示范区内不断探索“农业 文化 交通”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与周边乡镇村落的区域合作,不仅引入万亩酿酒葡萄及水果种植项目,还引进国际先进的葡萄酒生产技术和酿酒设备,打造集种植、采摘、生产、酿造、销售、参观、研学于一体的葡萄酒生产基地。

景区以全新的“交农旅融合”模式,用多条索道形成一个空中闭环交通网络,将葡萄园等生态种植园和坝上村庄等区域与乡村风光串联起来,形成“一站一景”特色景观长廊。

所谓交通畅则百业旺,作为景区“交农旅融合”模式的重要一环,索道环线不仅是旅游观光的文化长廊,更是一条“乡村振兴经济带”,改善地形制约,打通乡村旅游“最后一公里”,以空中游的形式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2021年,泡桐村被列为“重庆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也成为了人流如织的“网红村”。

从葡萄3年种植挂果到酿造、灌装、售卖全产业链布局;从葡萄园生态立体种养,林下养殖“溜达鸡”售卖,到“溜达鸡”特色加工餐饮;从发展生态养殖鱼塘养鱼到养小龙虾、泥鳅的逐步探索;从梨树种植技术的学习到今年开门迎客采摘……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石。一个个项目试点成功到探索新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生动实践,逐步形成撬动起泡桐村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集群。

“我们的目标是把平价红酒产业做大做强,做成涪陵继榨菜后的第二大农业产业化名片,有机会借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优势走向国际市场。”美心红酒小镇副总经理李晓琼表示。

涪陵区蔺市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新育介绍,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今后将围绕农业观光旅游,将生态葡萄园、坝上村庄、油菜花田等乡村风光与滨江休闲区、户外拓展区,通过空中索道交通网的形式串联起来。

“在带动当地村民增收的同时,示范区还要让游客体验不同的红酒生态文化,感受不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打造‘网红葡萄园’景点。”周新育说。

从葡萄产业助农增收,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展望未来,美心红酒小镇泡桐村国际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计划打造精品红酒庄园,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这里铺陈开来。

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5)

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200万元)(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