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汽车网评获悉Stellantis集团宣布,其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并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本地合资企业。

Stellantis集团还表示,将专注于在中国分销Jeep品牌的进口汽车,此外增加Jeep品牌在中国的产品供应以及增强进口汽车的电气化阵容。

广汽菲克系列车型(广汽菲克或退市)(1)

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广汽菲克退市的可能性极大。看来在二手车市场,Jeep旗下国产产品或许会迎来一波普涨。广汽菲克Jeep曾为中国市场引入自由侠、指南者、自由光、大指挥官四款车型,目前在售仅有3款,其中大指挥官为中国特供车。

也就是说,随着合作的终止,大指挥官很大概率不再销售。而自由光、指南者会否重新以进口的方式引进,目前仍是未知数。

广汽菲克系列车型(广汽菲克或退市)(2)

实际上,对于广汽菲克的“解散”,也不必过于惊讶,因为从广汽集团的产销数据来看,此前已有端倪。数据显示,广汽菲克3-6月的产量几乎为0。尤其是6月,广汽菲克特克莱斯勒的产量数据直接为“-”,且本月销量也没有公布,同样以“-”出现在销量表中。

连续几个月不生产,对于一个正常的汽车品牌来说实在不正常,可见广汽菲克早已深陷水火之中。作为广汽集团的一个合资品牌,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在销量上的表现,自2018年以来一蹶不振,成为了广汽集团跌幅最大的车企。据悉截至2021年底,其负债总额达到了86.78亿元。

广汽菲克系列车型(广汽菲克或退市)(3)

不过,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并非没有努力。广汽集团曾多次向广汽菲克提供资金,且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在广汽菲克人员以及生产方面也进行过调整,但最终都无济于事。

Jeep在国内也有过巅峰,年销量最高时是2017年,销量达到22.23万辆,那时候Jeep因其越野属性被广为人知的。而没落的原因,难道是现阶段不流行越野属性或硬派风格的车型了吗?答案显然不是。

广汽菲克系列车型(广汽菲克或退市)(4)

很多人将Jeep的没落,归结于质量,比如2018年的烧机油事件,又比如干式双离合的质量问题等。小编认为,这只是部分原因,最终导致广汽菲克退市的背后,更是双方在股权方面的“明争暗斗”。

早在今年1月,Stellantis集团单方面称,“计划将其在合资企业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占比,从目前的50%提升至75%。”

但没想到的是,广汽集团随后就发布公告表示,此行为未经我方认可,广汽集团对此深表遗憾,双方尚未签署广汽菲克股权调整的正式协议。

广汽菲克系列车型(广汽菲克或退市)(5)

而后,一直到现在,广汽菲克的股权依然没变,Stellantis集团占50%,广汽集团占50%。可以大胆想象,此前广汽菲克人员频繁调动,或许也是双方不同意见之下演变而来的。说白了,双方都想要广汽菲克的话语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广汽菲克又怎么能更好地运营下去?逐渐地,也就演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汽车网评:解散对双方或许都是一种解脱

从2017年的巅峰,到2022年沦为边缘企业,广汽菲克只用了5年。从客观原因分析,是因为产品力不足,加上近年新能源以及智能化的冲击,导致产品跟不上节奏。

更何况,在双方集团的“争权”之下,广汽菲克夹在其中,又岂能不难受?而且,广汽菲克已难有扭转乾坤之势,与其拖着、耗着,倒不如一拍两散。或许这样,双方都会更加解脱。不过,对于用户或粉丝而言,就估计有点失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