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学院官网公示(乘风破浪会有时)(1)

怀化学院官网公示(乘风破浪会有时)(2)

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2017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杨启凡拍摄的视频被人民日报新媒体宣传片《锦绣中国》采用。

怀化学院官网公示(乘风破浪会有时)(3)

怀化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在授课。

杨启凡,男,河南洛阳人,1999年出生,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8KRAW签约摄影师,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2017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杨启凡拍摄的作品曾被《人民日报》新媒体购买版权并采用。

“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进入怀化学院学习不久后,杨启凡就萌生了“记录美丽世界”的梦想。

“这粒梦想的种子是怀化学院老师给我种下的。人生最大的幸事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遇到了姚禹伯、余雅诗等能力强、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专业教师。老师如同人生的灯塔,照亮了我人生前进的方向。”杨启凡谈到,在新生入学专业宣讲会上,姚禹伯老师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着他。“学数媒的人,身体上要长好两样东西,一个是发现世间美的眼睛,一个是能行走万里跋涉山水的腿脚,愿大家‘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姚禹伯说道。

因为热爱,杨启凡在专业学习上格外勤奋刻苦。怀化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18级学生方叶辰龙介绍:“启凡学长拍摄的作业常常得到老师们的表扬,并作为范例解析给我们。启凡学长是我心中的榜样。”

杨启凡在大二阶段就考取了无人航拍机的飞手证。2019年,他成为了视觉中国和8KRAW组织签约摄影师,他利用节假日踏访全国各地,拍摄了上千条优质的航拍风光影像。

杨启凡坚信:只要心中有理想,身上有技能,不断积累,总有一天会获得社会的认可。

2020年8月5日和10月1日,人民日报在其官方新媒体中心、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分别发布了《锦绣中国》、《这色彩很中国》两部展示国家地理自然风貌的影片,展现了巍巍中华的山河壮阔。影片的拍摄者们大多来自全国各地专业级摄影师。拍摄的每一条素材都经过人民日报层层筛选、精致剪辑。两条宣传片中关于河南老君山的视频画面便出自杨启凡之手,取自杨启凡个人影像作品《路》。

“怀化学院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我拍摄的影像作品能被人民日报购买版权和采用,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非常感谢怀化学院的老师们对我专业学习以及生活上的指导和帮助,在未来的专业道路上我会更加脚踏实地、奋勇前进、乘风破浪、砥砺前行。”毕业之际,杨启凡向母校深情告白。

怀化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依据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要求,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该校专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以及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秉承“怀仁化物、立地仰天”的办学理念,于2015年申办的一个新兴本科专业。

该专业前身为2005年开办的动漫教育方向(师范类)和摄影与影像多媒体方向,该专业于2016年9月进行首次招生,该专业获批为怀化学院第二批“校企合作育人试点专业”。

怀化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有专任专业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人,2人为在读博士生,8人获学校 “双师双能”认定教师。教师获评“怀化学院师德标兵”1人、校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近年来,教师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在国家级各类学生比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8项。

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SSCI、EI、A&HCI、北大核心期刊收录8篇;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作品15幅;教师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5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45余项。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学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立项30余项、服务地方横向项目7项。

该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动画学院奖”“金龙奖”“中国暨东北亚版权创意大赛”等国内外赛事中荣获一、二、三等奖60余项;获批省级、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项;专业学习过程中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