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姨母帖》,6行,42个字,是王羲之悼念自己的姨妈,也就是卫夫人的文字。李世民和武则天都是王羲之的铁粉,李世民把王羲之的所有真迹都带入了昭陵,而武则天把这个在王羲之悲痛欲绝中发挥失常写下的文字也视若至宝。

山西吕梁石楼书法(运城母亲河涑水河)(1)

从小性格内向, 12岁丧父,姨妈卫夫人收留了他,并把平生所学都教给了他,但卫夫人也去世了,悲痛的王羲之在42字的《姨母贴》中,写了两个奈何,奈何!

晚年的王羲之,更愿意隐居山林,但还是听到了自己两个孙女去世的消息。从此以后,他的书信中经常出现的两个字就是:奈何,奈何!以至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前面还是“信可乐也”,后面就成了“岂不痛哉!”

山西吕梁石楼书法(运城母亲河涑水河)(2)

但王羲之还是悟到了卫夫人《笔阵图》的精髓,道法自然,奈何的奈字,一撇一捺,撇就是顺其自然,捺就是要断舍离。

历史上,涑水河见证了炎黄战蚩尤,见证了物阜民丰,也见证了洪水猛兽。

山西吕梁石楼书法(运城母亲河涑水河)(3)

资源带来战争,也带来了交融。洪水带来了灾难,也带来了肥沃。文明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