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广东人都不知道,在河源、梅州地区有一种传承上千年的客家传统舞蹈——马灯舞,俗称“打马灯 ”,又名打马纸。尤其是在龙川县、五华县、兴宁市,每年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一晚上到元宵节,几乎每个村子都会轮流举办“打马灯”晚会,现场非常热闹。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1)

广东龙川县佗城打马灯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2)

南越王赵佗时期,马灯舞从传入龙川县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3)

打马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了解,马灯舞(打马灯)的曲调源自中原的马灯调,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发展,北调南化,形成北韵南味交融的独特风格,旋律优美动听。时至今日,打马灯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越王赵佗时代。2237年前,第一批到达岭南东江流域的客家人(赵佗率领的50万秦兵及家属)就把马灯舞从中原地区带到了龙川县。当时的古龙川县,包括现在的整个河源地区、大部分梅州地区,及部分潮汕、韶关、赣州地区。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4)

岭南三大古县之一广东龙川县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5)

打马灯道具

马灯舞主要由马灯小姐(花旦)、两个马郎官(生)、打浪伞小丑(丑)、车夫(末)、丫环(青)、引路长者(举灯笼)等,有纸马、花车、鲤鱼、雄鸡、花扇、丝巾等道具,同时有锣鼓、二胡、笛子等乐器伴奏。 整个舞蹈过程,共有三个部分:一是拜马(礼节表演程式,俗称“打四围”),二是“打四季”(中原传入的就是此曲调),三是客家情歌。经过不断的演变,三个部分内容已融会贯通,形成一体。《四季调》受客家情歌小调影响,北调南(客)化,形成北韵南(客)味交融,成为龙川马灯舞的独特风格。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6)

龙川打马灯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7)

打马灯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8)

兴宁打马灯现场

客家暖灯风俗讲解 过年打马灯(9)

一个兴宁中学生对打马灯的调研

打马灯,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是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长卷中的一抹亮丽风景。兴宁马灯舞,已于2011年入选梅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龙川县廻龙李埔马灯舞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