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课堂同步知识点与思维导图-力(人教版)

一、思维导图

八年级上册物理各课思维导图(八年级物理课堂同步知识点与思维导图-力)(1)

二、知识点

■知识点一: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知识点详解】力的性质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必然有另一个物体(施力物体)在给它施加力;同时,原“受力物体”也在给原“施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原“受力物体”就成为施力物体,原“施力物体”就成了受力物体。所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性质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

(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力是相互的。

(3)同时性: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方向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大小相同的力,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5)独立性: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不影响其他力对物体的作用。

这里还应注意,力的产生,不一定必须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接触的物体间,照样会有力产生。如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两块“吸铁石”之间吸引或排斥的力。

【知识拓展】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不只是运动快慢的变化。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也是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如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受到空气的阻力和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子弹运动变慢,同时它的运动轨迹是条曲线。

(2)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使物体形状发生改变(形变)。如用手捏海绵,海绵形状发生了变化;拉伸或压缩弹簧,弹簧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知识点二: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知识点详解】力的三要素

不同大小的力,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不同方向的力,力的作用效果不同;大小、方向相同,但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所以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同时要受到三个要素的影响;所以,表示力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三个要素。

■知识点三: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知识点详解】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是指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图形。

力的示意图的作图要领:

(1)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4)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5)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用符号标出力的属性,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注意:(1)如果不知道力的大小,在力的示意图中可不表示力的数值,但要注意: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2)作力的示意图时,一般不需要画出物体,一般是画一个方框(或其它形状)来代替物体;(3)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表示,也可以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4)还有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