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时(1416年—1475年),明朝名臣,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庐陵安福(今吉安市安福县)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中第一名进士他一生勤奋,忠于职守,辅政近三十年,颇能持正存大体,与商辂齐名,被《明史》评为“贤宰辅”,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曾国藩时期大臣?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曾国藩时期大臣(彭时有古大臣之风)

曾国藩时期大臣

彭时(1416年—1475年),明朝名臣,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庐陵安福(今吉安市安福县)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中第一名进士。他一生勤奋,忠于职守,辅政近三十年,颇能持正存大体,与商辂齐名,被《明史》评为“贤宰辅”。

策划/记者陈明华 文/记者石鹏 实习生饶楠

诚恳正直被赞“真君子”

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彭时中第一名进士,被授予修撰。第二年,土木堡之变,郕王朱祁钰监国,令他与商辂入阁参与机务。由于继母去世,彭时极力推辞,郕王不允,他这才受命。不久,又晋升为侍读。景泰元年(1450年),因为战事稍有平息,他才获准回家守孝。

天顺元年(1457年),“夺门之变”发生,明英宗朱祁镇复辟成功,重登帝位。由于彭时贤良且又是英宗钦点的状元,英宗当即任命其为兵部尚书,第二天入阁办事,同时兼翰林院学士。当时,被英宗亲自提拔入阁的,只有彭时和岳正二人。

英宗喜欢彭时的风度,选取庶吉士时,命令任用的南方人一定要像彭时那样,才可任用。可彭时却说:“南方之士出于彭时之上的不少,怎能压制他们?”

英宗当时正信任李贤,多次单独召见他谈话。李贤推重彭时,退下后一定向他咨询。彭时常常引据大义,与他争论是否可行,有时甚至动了真气。李贤刚开始时有点不高兴,时间长了也就钦佩他的诚恳正直,赞叹道:“彭公,真君子啊!”

不久,李贤遭陷害,英宗受到蛊惑迁怒李贤,并打算将其罢免。彭时立即上书为李贤申辩:“李公有经世济国之才,怎可罢去?若李贤被罢去,彭时不能独留。”英宗听到这话,对李贤的怒意才消解。当时,河南有一位卫官颇为强横,有人诬陷他谋反。彭时进言解救,卫官也得以被从轻处置。

侃侃守义让阁臣很惭愧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英宗病危,口述遗诏,确定后妃名分,不要用嫔御殉葬,共有四件事,交给阁臣润色。彭时读完后,涕泪流下,抑制不住悲怆之情。宦官回来复命,英宗也为之流涕。同年二月,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彭时拟好两宫太后的尊号上呈。宦官夏时希求周贵妃的旨意,说英宗原配钱皇后久病,不当称太后,而贵妃是宪宗的生母,应该独上尊号。

当时,彭时据理力争,他和李贤都认为,朝廷所以能够服天下,就在于正纲常。皇帝应该推大孝之心,两宫并尊为太后。但是,周贵妃仍不退让,并派宦官厉声警告,彭时不畏警告,坚持维护了皇帝的圣德,坚守了忠义。皇帝最后同意了彭时的意见,尊钱皇后为慈懿皇太后,周贵妃为皇太后。

过了几天,宦官覃包到内阁说:“皇上的意思本也是这样,但迫于太后,不敢做主,如果不是二公(彭时和李贤)力争,几乎误了大事。”之前,作为内阁首辅的陈文,在两宫太后的尊号之辩中,选择明哲保身,沉默不语,听了覃包的话后,他很惭愧。礼成之后,彭时升为吏部右侍郎,兼学士,同掌讲经筵事务。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钱太后去世,周太后不愿钱太后与英宗合葬。宪宗命太监夏时与怀恩召集辅臣,商议钱太后的丧葬事宜。彭时首先进言:“钱太后与先帝合葬裕陵,神主祔入太庙,这是先帝的遗愿,早已定了的事,还有什么可议的?”次日,宪宗再召彭时等重议此事,彭时仍坚持前议。

但是,皇帝仍担心违背太后的意志,彭时与朝臣一起伏在文华门哭请,皇上与太后都很感动,这才听从了彭时的建议。

劝皇帝不要厌恶恳切的直言

后来,宪宗怠于政事,专宠万贵妃,而万贵妃年已近四十,宫中嫔妃众多,皇上却无子嗣。恰逢彗星出现于三台,彭时谏言,大臣黜退,应该由陛下决定,或者集中群臣商议。不可都交给臣下,使大权旁落。除此之外,皇上应为宗社着想,不能爱有所专导致皇家陷入无子嗣的困境。宪宗虽不能听从,但心中称赞他的忠诚敢言。

成化五年(1469年),彭时因患病请假。过了三个月,宪宗催他到内阁办事,免予朝参。同年冬,无雪。彭时上疏说:“光禄寺采办,各个城门抽税,都严重搜刮。而献上珍珠宝石的人,又加倍估算它的价值,掠取国库财物。请革除这些弊端,以惠小民。”宪宗优诏褒奖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畿辅地区以及山东、河南干旱,彭时请免除夏税和盐钞,以及太仆寺索赔损失的官马;京师米贵,请发出仓库储米五十万石来平卖。宪宗都听从了。

彭时以旧臣受到倚重,遇有事情他都极力争执,毫不回避。而那时候宪宗怠于政事,大臣很少得到召见。万安同在内阁,交结显贵的宦官和外戚,使君臣上下隔绝,彭时很担忧。成化七年(1471年),彭时再次发病,又请求致仕。宪宗安慰挽留,彭时无法离去。

同年冬,彗星再次出现,彭时因而上书论关于为政之本的七件事——不要惑于佛事,浪费金钱;传圣旨专门委任司礼监,不要再任别的人,以防作弊;召见大臣议论政事;对近幸之人赐给太多,工匠冒官太滥,而犯重罪判死刑和流放的人,又不尽合法,应戒除滥加刑赏;虚心接受劝谏,不要厌恶恳切的直言;告诫廷臣不要模棱两可,凡是政令失当,应该直言论奏;清理牧马草地,减少权势要人的庄田。这些意见,都切中了时弊,受到了朝廷和百姓的夸赞。

被《明史》评为“贤宰辅”

据史料记载,彭时常常因为有灾变而上书,他的奏疏有的留中不发下来,有的发下有关部门,又多被阻隔,因此他郁郁不得志。自从成化五年(1469年)以后,他共休假七次,宪宗总是命御医去给他看病,还多次派宦官赏赐给他财物。

成化十一年(1475年)正月,彭时因任满晋升为少保。同年三月二十二日,彭时因积病长终,终年六十岁。彭时临终时,他的从弟彦充洎、彦实前往问候,彭时说:“生死是常理,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只是冒居高位,向上不能报国,向下不能终养老父,这是我愧疚的。”最终,没有一句话提及家事。宪宗闻讯后,非常哀伤惋惜,为他辍朝一日,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宪”。

彭时在朝近三十年,历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是天顺、成化年间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孜孜奉国,力持正理,保全大体,公事回来后从不对子弟谈论政事。有什么论奏和推荐,都不让当事人知道。平时安居没有懒惰之容,日常生活非常俭约,没有声伎歌舞之享受,不合大义的东西不取,有古大臣之风。

《明史》评价道:“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彭,即彭时。(江南都市 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