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对“香”不可谓不熟悉,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都会让我们脱口而出,如花香、饭香等,这些反应大都是嗅觉层面的。这种例子在自然界也是屡见不鲜,在野外动物用嗅觉感受危险、寻觅食物。
如今在人类社会已经远离原始的危险,嗅觉已经不再是维持人类生存的一个必备的感觉,却依旧不同于其他感觉。在正常的情况下,闭上眼睛可以拒绝视觉,捂住耳朵可以拒绝听觉,嗅觉却共着呼吸一同存在。同时,嗅觉在人记忆中留存的时间很长,很多时候隔了很多年闻到一些味道会瞬间勾起我们对过去场景的回忆。
触发嗅觉的味道多种多样,据《吕氏春秋通诠》载古时候将气味归为五类,五味作:膻、焦、香、腥、朽。且“五行配五臭”,谓膻属木、焦属火、香属土、腥属金、朽属水。香,即是使人觉得感觉美好的嗅觉气味,与“臭”令人恶心作呕的感觉相对。科学研究则偏向于“物体淡而纯为香,稠而杂为臭”,这里有一个不算雅的例子来更容易理解这句话。相传一个实验,将粪便稀释许多倍气味将清香无比,很多香水、花之所以香是因为含有少量的吲哚,而粪便中的吲哚含量浓度大反而臭。后来这个实验被证实虚假,粪便的臭味不全是吲哚产生的,所以稀释了还是臭的。“物体淡而纯为香”也就更好解释了。
但是,我们探索的香并不是气味,而是此种使人觉得美好的气味的物质载体——香草、香木、熏香、香料等,这些也统称为香。古人列出五种有气味的植物即荔、白芷、蘪芜、椒、莲香,也是自然界常见的带香植物。对于不了解的人来说,提到香第一印象多是祭祀的青铜炉里几缕带着梵香的白色烟雾,然而在古代的中国社会,香不仅是一种祭祀和宗教的用物,其实也被广泛用在日常生活。尤其在文人贵族中间,玩香和琴棋书画插花茶道等一样,几乎成为风雅生活的判定。宋以后,香渐渐进入平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趣致。
现代生活里,我们少有接触香。从晚清以来,持续的社会动荡和西方思潮的流入使得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的香文化开始落寞。香料资源开发不合理使香成为奢侈品,动荡和新环境下对传统文化的质疑也使人们失去了熏香怡情的闲情逸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尤其是文革给香文化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大陆的香文化一片惨淡。
如今我们接触香更多是在古装电视剧里,如最近一段时间热播的《芈月传》里芈月从小便喜欢的沉香、《甄嬛传》里使人印象深刻的麝香等等。“沉檀龙麝”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名香,前两位沉香和檀香是植物香,让人清新淡雅;后两位是动物香,生长于动物肠道或腺体中,香味浓烈。传统香道里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研习各种香方,不单单是一种香,而是多种香料混合而成,又叫合香。作者并非杜撰,《陈氏香谱》中记载“江南李主帐中香”,香方如下:“沉香末一两,檀香末一钱,鹅梨十枚。右以鹅梨刻去瓤核,如瓮子状,入香末,仍将梨顶签盖。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匀,久窨,可爇。”。记载各种香谱的书籍并不少见,这些情节激起了人们对古代典雅生活的憧憬。
要了解什么是香,对于如今的我们最切实来说应当是有心血来潮的冲动,去接触香料,体会不同味道的不同美好。在一间安静的香室,一套素雅的香具,在钱、两的混合间自己探索气味的中庸和谐,这时你便真正理解了香。
喜欢沉香、香道的朋友,欢迎加微信3031985(长按复制)交流品鉴,一起分享快乐!
欢迎关注沉香文化公众号:清澜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