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在国外演出,多以舞蹈性强的武戏如《闹天宫》、《三岔口》、《虹桥赠珠》、《十八罗汉斗悟空》等为主。这并不仅仅因为武戏剧情简单,易于了解,而是在武戏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京剧的精华——唱、念、做、打、舞。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武戏中没有唱,《闹天宫》里的套数昆曲,就是唱。只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武戏里的唱逐渐削弱了。

翁偶虹脸谱完整版(武戏与武戏演员)(1)

李少春之《安天会》

早期的京剧舞台上,武戏占有相当地位。老俞毛包( 即俞菊笙,俞振庭之父、杨小楼之师 )崛起之后,武戏更当然地列于大轴。直到晚年,海报上只写一个特大的“俞”字,或把他演《挑滑车》的大枪在戏园门前一摆,观众即趋之若鹜。杨小楼承其余绪,在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逐鹿之秋,以武戏挑班,公认为“国剧宗师”。

每次会演大义务戏,名旦名生,必众星捧月地席杨于大轴。而同时的科班如富连成等,每日亦以武戏为压卷之作。当时,不只俞菊笙、俞振庭、杨小楼、尚和玉等为世所重,就是他们的“傍角”演员,也受到前台观众的青睐相加,后台同业的刮目相待。演一出《长坂坡》,观众的注意力,不仅在主角赵云,就是曹八将的人选,也极端重视。演一出《战宛城》,典韦的地位与评价,几与张绣相埒,而许褚又与典韦相伯仲,顺序而下,头一对“双起霸”的于禁、夏侯惇,当然也不能相形见绌了。

翁偶虹脸谱完整版(武戏与武戏演员)(2)

吴彦衡之《长坂坡》

俞振庭成名于杨小楼之先,当时他的武戏有“四庭”之誉,指的是俞振庭与他的“傍角”演员迟月亭、何佩亭、范宝亭。观众经常说去看“四庭”,而不说看俞振庭。与杨小楼合作的钱金福、王长林、许德义、迟月亭、范宝亭、傅小山、刘砚亭、赵寿臣,都是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与尚和玉合作的沈三玉、娄廷玉、曹玺彦、杨春龙、朱小义、张德发;与周瑞安合作的刘春利、周春亭;与李万春合作的蓝月春、毛庆来 ;与宋德珠合作的赵德勋、何金海,也都是佼佼者,尊称为“武行先生”。

武戏及其演员之所以如此地受到重视,主要是体现了我们民族传统的尚武精神。观众以提神夺魄的享受要求武戏 ;武戏演员也以扬威奋勇的精神回答观众。他们的演出,从勾脸到扎扮,无一处不讲究 ;场上的刀光剑影,更是浑然一体,光彩四射。就是乐队席中的鼓佬锣师,也是兴奋昂扬地通力合作。至今,鲍桂山、侯长山、侯长清、马玉山之鼓,陈四、方立善、侯长松的大锣,崇恩山的铙钹,犹籍籍于京剧史册。他们所以获得这样的荣誉,都是从尚武的精神出发,严肃地对待艺术。不但肃己,兼而肃人。

一次,杨小楼演《战宛城》,钱金福病假,典韦由例演许褚的许德义扮演,许褚则由例演曹洪的朱玉康升等而上。勾脸时,许德义屡以白眼视朱,讽刺地说:“哼 ! 会勾许褚吗 ? 你也配来许褚 ?”朱以整体为重,不予置辩,避而精心勾画出一个奕奕有神的许褚脸谱。

双起霸的时候,观众赞朱,使许折服。还有一次,尚和玉演《四平山》,例演裴元庆的沈三玉带醉上场,会阵时,忘了应当念“来者可是赵王李元霸”时临时袭用了水词“来将通名 !”尚和玉为了警诫他酗酒之误,不留情面地“豁”他——仍念原来台词:“然 !”台下哄然哗笑。沈三玉意识到错在自己,到了后台,请罪尚前。尚以严肃对待艺术为演员之职责,训沈实即训众。从此,他的傍角再不敢在台上出事故了。

从京剧武戏驰骋国际剧坛,前辈自肃肃人的事例,今天的武戏青年一代,应如何借鉴前贤而各自珍重啊!

本文摘自《翁偶虹看戏六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