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厨房的美味佳肴,后有卧室的温暖梦乡

没有了图书馆,没有了实验室,没有了Peer motivation (Peer pressure)。

在最长的寒假中,如何保质保量完成学习科研工作?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1)

请不要怕,毕业年级的同学还在奋斗着!

如何顺利完成学习科研任务,尤其是今年毕业同学的毕设呢?

我们采访了清华不同院系的三位同学,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你支招!

黄一洋:把自己装进防疫隔离服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2)

身穿防护服进行拍摄的黄一洋

从年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一直到现在,作为疫情的重灾区,武汉经历了太多。同时,这座城市的风雨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许多人——被迫滞留武汉的外地打工者、义务投身武汉的志愿者,同时也有像黄一洋这样在武汉寻找素材的人。

疫情来临 原定计划停滞

从12月中旬算起,黄一洋在武汉已有两个多月。他是一名新闻学院的大四学生,原计划在武汉拍摄一部纪录片,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

他的拍摄对象本是一位痴迷飞行器研究的大叔,“飞天梦”是他原定的纪录片主题。然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他原定的拍摄进程基本停滞,被“封”在武汉的他大多数时间只能住在宾馆的房间里。

工作不停止 调整记录方向

疫情愈演愈烈,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结束,但黄一洋意识到,纪录片的工作不能停止。

“导师建议我,后期可以更多的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疫情相关的拍摄上面。”黄一洋认为,这是疫情给他带来的最大的影响——1月20日之后,黄一洋纪录片的拍摄重点转移到了疫情相关的人事物上。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3)

拍摄进行 困难与新意

虽然拍摄的视角及时进行了调整,但可想而知,面临着全城戒严的状态,黄一洋的拍摄并不顺利。

他提到,一方面,“题材本身比较敏感”,有些地方很难拿到拍摄许可;另一方面,许多拍摄地点需要更加完备的防护物资,但这些物资当时还处于短缺状态,因此题材选择仍有限制。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4)

但是拍摄中也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

黄一洋分享了很多他镜头下的故事:医疗志愿者日日检查病房;街道执勤人员工作后回家小心翼翼;酒店腾出来安置密切接触人员…还有许许多多平凡但让人心动的普通人。

“如果不在武汉,我可能看不到这些事情。黄一洋感慨地说。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5)

日常生活 简单而稳定

在聊到日常生活的时候,黄一洋认为,其实自己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有太多改变。

在有拍摄任务的时候,白天就跟随拍摄对象行动,晚上回宾馆整理拍摄素材,写拍摄日志。如果没有拍摄任务,就在酒店看书、写论文、研究纪录片。在黄一洋看来,自己的生活和刚到武汉的时候并没有太大区别——

“武汉疫情并没有影响我的毕设。我反而感到幸运,能够与武汉同呼吸,用镜头记录感人瞬间。这让我的毕设作品更有意义,也将是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

肖朝军:建立私人空间,节省时间

肖朝军是计算机系2016级本科生,同时也肩负着九字班辅导员的职责。

他的毕设内容与“关系抽取”相关,通俗来说,就是从一段长文本中抽取字条,建立关系图谱,之后在查找内容时会直接利用图谱进行搜索,从而得到应有的答案。

有困难,但方法总比困难多

谈到由于疫情被迫在家对毕设进度产生的影响,肖朝军认为,在家做毕设依旧面临着众多挑战。

“没有了校园网的支持,在家查文献困难了许多。”肖朝军说,想要查到自己想要的内容着实需要费一番功夫。

此外,“沟通不是很顺畅”也成了困扰他的难题。在校的时候产生想法、发现问题时会及时与身边同学一起讨论,而现在利用微信、视频会议等手段进行沟通,隔着屏幕有时并不能很好地表达清楚自己的问题,沟通效率有所下降。

肖朝军还提到,在家做毕设没有在校学习的氛围,周围干扰的因素较多,很容易就会不自律。的确,不仅是做毕设的同学们,其他各年级同学都需要面临这个问题。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6)

肖朝军的电脑工作桌面

在家工作,一种全新体验

当被问到独处思考时对新想法的产生是否有帮助时,肖朝军认为:“现在在家,周围人就只有自己懂这些内容,完全靠自己实在困难,因为新想法、新思路一般都是在与同学交流的情况下产生的。”

虽然面临着挑战,但肖朝军同样表示,这也是一种全新体验。

“学习工作都在家里,可以节省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同时,作为辅导员的他,无需再东奔西走,坐在电脑前便可以了解想要知道的情况,大家的联络也向以前一样紧密。

此外,家——这个私人空间,也有它的优点,“没有了其他因素的干扰,自己能够更加专注地学习研究。”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7)

正在工作的肖朝军

///

赵铂琛:不懂就问,抓紧时间交流

赵铂琛于2016年考入材料学院,现在是一名大四同学。

大二时,他因为对于科研的兴趣加入了化工系张强老师的课题组,开始了关于锂电池的研究。在谈及他材料学院的“出身”时,他说:“不同学科的人看待科研问题时会有不同视角,交叉的学科方向对于学习和研究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在家学习不松懈

在参加线上采访时,由于疫情的原因,赵铂琛已经在家一个多月没有出门了,而大四的他却一点也没有因此对毕设论文松懈。

在学习课题中有关电沉积模型有关的知识时,赵铂琛发现电沉积模型与材料学院的课程“材料科学基础”中学习的金属凝固模型颇为相似,跨学科的背景使得他对于课题中的模型有了新的认知——但由于疫情的原因,赵铂琛只好将自己的毕业设计由实验课题改为了比较繁琐的文献综述,转向调研金属锂电沉积形核机理及表征手段。

“家里的网络网速慢,查文献的时候流程要比在学校繁琐很多。这一点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方案,只能投入更多的时间。”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8)

赵铂琛查找相关文献的日常

线下自主读文献,线上方式保持交流

“我们平时都在读文献,这是基础。”赵铂琛说。

在张强课题组,刚刚加入的同学都需要先读一个多月的文献。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赵铂琛也经常遇到很多挑战:一些比较老的文献中,作者省略了很多概念和数学推导;在读到一些需要复现其中实验过程文献时,文献中的课题操作很多情况下都是被省略或隐去了的,这些都是赵铂琛理解文献内容增遇到的困难。

学术文献很多内容都不是显而易见的,赵铂琛经常与学长、学姐进行讨论。在课题组中,大家经常组织组会,并以PPT的形式将自己对于所读文献的理解互相交流,共同讨论。

在准备PPT和回答大家问题的同时,赵铂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疫情期间,组会转到了线上,赵铂琛也经常与老师、师兄师姐通过微信、电话、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与学长学姐们保持交流。“和老师、学长学姐们交流,让我的效率有很大的提高。”赵铂琛说。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9)

在家中阅读文献的赵铂琛

在家里做毕业设计,赵铂琛有时也会感到低效,但他有自己的方法去克服。

“低效是一个挑战,我会寻找一些方式,比如在forest种树,比如及时和师兄交流。”赵铂琛说,虽然居家做毕设会面临一些问题,但他认为总是可以寻找到解决的方法。

作为本科毕业年级三千余名同学中的一部分,三位同学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提供了合理规划线上毕设工作的新思路。同时,也有更多的同学在克服困难,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地完成学习与科研任务——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清华同学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不喊累、不掉队”。

考察调研清华大学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

登上新闻联播!

清华驰援武汉新型核酸检测芯片试剂盒

战“疫”利器!

全球首个1.5小时内检测6项病毒的核酸检测芯片试剂盒获批

重大突破!

清华团队准确定位新冠病毒和受体相互作用位点

追着病毒跑,“给力”!

图文来源:校团委科创中心宣传组

编辑:赵姝婧

毕设是师兄做的会怎么样(你想不到的神奇操作)(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