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

《周易 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为大地的形势顺应无比,君子由此领悟要厚植自己的道德来承载众人。

坤,代表顺;物,有几个含义,其中有一个是指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品。“厚德载物”的物应指众人,同样含义的比如“待人接物”,就是指与人相处。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2)


(182)物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3)


字形演变: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4)


本义溯源:

甲骨文“物”,字形既有上下结构,又有左右结构(见下图)。但都是从牛从勿。“牛”容易理解,主要是牛旁之“勿”代表什么意思弄清楚了,“物”字的本义也就显示出来了。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5)

那么,先来解释“勿”字。甲骨文以及金文“勿”,在刀身部增添两撇或三撇,表示挥刀宰杀牲畜后喷溅的血迹或碎屑。因此,“”的本义为挥刀宰杀,引申为“不可靠近”(刀口锋利,靠近有危险)、“不可以”、“不要”等义。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6)

甲骨文“勿”

“勿”字的挥刀宰杀义,可以在两方面的到印证。其一,在甲骨卜辞中,有大量的“贞勿牛(负责问卜祭祀的贞人杀牛以献祭)”、“岁其勿牛(岁末年终时宰牛祭天)”的记录,其中的“勿”就是宰牛以献祭的意思;其二,参照“”字甲骨文和金文,利字从禾从勿,表示用刀收割禾谷(见本系列第63期——“利”),“勿”也是挥刀的意思。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7)

甲骨文“利”

甲骨文、金文乃至石鼓文,字形几无二致。到小篆时,字形才有所变化: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8)

“勿”字,从甲骨文到小篆

了解了“勿”的本义后,再来看“”,其从牛从勿,这是杀牛祭祀的图像,表示用刀宰杀并陈列摆放用于祭祀的牛,由此引申出物品义。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9)

甲骨文“物”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其中就有“物”字: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0)

秦简“物”(睡虎地)

自甲骨文起,“物”字从牛从勿的字形一路延续,直至今日。以下不再赘述。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1)

小篆“物”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2)

隶书“物”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3)

楷书“物”

由此可知,“”的本义:宰杀并陈列摆放用于祭祀的牛。引申为“物品”之义,又引申指“自己以外的人、事、物”。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4)


衍生含义: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5)


延伸了解:

庄子《齐物论》说什么?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所谓“齐物”,就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事物之间在根本上并没有彼此之分,而且是相互依存的存在。

需要说明一下,在此只是字面上的粗浅解释,庄子的思想远比这深刻而且丰富,限于篇幅,不便继续展开,要完全理解《齐物论》讲什么,还是要去读懂原文。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6)


其他汉字解释:

弄 、 市 、 为 、 章 、 政 、 里 、 克 、 进 、 禁 、 解 、 甘 、 复 、 方 、 而 、 采 ......

更多:“越原始,越深刻——重新理解汉字本义”系列之便捷检索


本号其他文章分享:

汉字形体的演变记忆口诀 越原始越深刻(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