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迁
江苏13市素有“13太保”的称号,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在96年之前江苏并不是13个市。1996年7月,国务院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以原县级宿迁市以及泗阳县、沭阳县、泗洪县行政区域为地级宿迁市行政区域。宿迁,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有着几千年的建城史,却是目前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与同时期的泰州相比仅仅早成立1个多月。但你知道吗?其实,“宿迁市”70多年前就有了,而且还是红色政权!
全面抗战胜利至解放战争中,宿迁城区先后两次被中共行使政权,并命名为“宿迁市”。第一次是1945年8月,因辖区范围较小,相当于“镇级市”。第二次是1948年7月,宿城第二次解放,“宿迁市”管辖范围扩大,升格为“县级市”。虽然以“市”的建制行政时间不长,但是为江淮地区的民族解放以及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并为建国后的宿迁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01
“镇级宿迁市”的建立
中华民国元年(1912),宿迁县直属江苏省公署。北洋政府参考清末旧制,将全国县治所在地的城厢,以及村庄屯集人口5万以上的大镇,均称为市。宿迁县时有城厢、洋河、埠子、义勇、港头、邵店6市与11乡。城厢市为宿迁县主城区。
始建于明代的宿迁县西城门(镇黄门)
民国18年(1929),宿迁县国民政府改市、乡为区,全县分为10个区,原城厢市改为第一区。民国22年(1933),10个区改为8个区,原第一区、第七区合并为第一区。原城厢市所辖区域为抗战胜利后中共民主政权“宿迁市”的大部分辖区。
民国初期的宿迁县城厢市
1930年的宿迁县第一区
日军入侵宿迁后,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1938年,日军侵占宿城。1940年9月起,中共在日军盘踞的宿迁县城周边农村及邻县部分地区,先后建起宿迁、宿北、泗宿、睢宿、运河特区5个县级民主政权,逐步收回了被日军侵占的领土。1945年8月18日,败局中的驻宿城日军向北溃逃。中共泗宿县委、泗宿县总队遵照淮北地委指示,接管宿城。9月4日,中共宿迁市工委成立,同时成立宿迁市人民政府,隶属中共泗宿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市辖三民、五权、通岱、河清、迎薰、平民、灵赭、东大、中山、马陵、刘江、魏胜12个镇(后并为阳春、南关、东大、平民、东关、北关六镇)及城郊釜山、项里2个乡,人口3万多人。时每个镇乡分别配备了镇、乡长和指导员,其行政区域相当于后期的社区居委会。9月23日,中共宿迁市工委改为中共宿迁市委。
02
“救城”与组织建设
日军侵占宿城期间,大肆屠杀居民群众,抢掠财物,毁坏房舍,城市被践踏得遍体鳞伤,毫无生息。宿迁市委市政府成立之初,积极投入房屋、街道整修,城市秩序维护等工作,制订了“安定人心,恢复市面,发动群众,保卫宿城”的“救城”方针。先后建立了群众工作委员会、敌产管理委员会、宣传工作委员会以及城防司令部、工人武装纠察队等工作机构。
日军侵占期间的宿城,市面萧条
市政府首先将没收的日伪的粮食救济贫民,又发动余粮户献粮。并从山东调来大批高粱米,以每斤6分钱出售给市民。对于一些身无分文的特困户,则普遍予以救济。其次是组织宣传队,沿大街小巷开展贴标语、拉家常等活动,消除群众对于新生政权的顾虑。一些小商贩逐渐开门营业。为保障市场供应,平抑物价,市政府设还立了货物管理局,兴办了一批公营公益商店。设在宿城的华中银行泗宿县支行主动贷款给小商贩,鼓励他们复业或扩大经营规模。各镇、乡都贷款或筹资创办了纺纱社、织布社、青年卷烟厂等生产自救组织。据《宿迁市七个月的群众工作总结》统计,当时全市有纺户1797户,纺纱车1558辆;织户122户,织机82台。
华中银行发行的部分纸币
随着经济的复苏,教育事业也起死回生。市区天后宫、新民、新华、城中、清节堂、平民六所小学均开始复课,一律采用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厅编印的新课本。1945年11月,在蔡氏祠堂重办宿迁中学(又称淮北第二中学)。此外,各镇乡还针对文盲办起了民校、识字班。为使党在解放区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市委提出了“组织起来,携手建设新宿城”的口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活动。通岱、马陵、阳春、刘江等镇子,办起了青年文化社,组织青年自编自演抗战剧目。各镇乡很快建立起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全市参加群团组织的总户数4591户,人口8947人,分别占总数的61%和26.6%。
特别重要的是,市委在运动中加强了组织建设。据《中共宿迁县历史》介绍,宿迁市在此期间先后发展党员167名,全市党支部达到27个,党小组62个,正式党员309名,候补党员198名。新培养干部近千名,全部充实到了各级政权组织。
宿迁市委市政府做的第二项工作是惩奸反霸。1945年11月初,各镇乡先后召开反奸诉苦大会。市委根据群众意见,彻底清算了伪商会会长胡杰生、副会长兼合作社经理吴朗之、汉奸贺春霆(绰号贺猴子)等恶霸的罪行。至1946年3月,全市累计罚没汉奸伪职人员粮食1万多斤,钱200多万元,全部用于救济灾民、发展生产。此举深得民心。
03
波折后的政权重建
国民党蒋介石始终改变不了反人民的本性,为了迎接新的革命风暴,1946年春,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华中分局副书记谭震林等领导亲临宿城,向宿迁市干部群众作了“反内战”动员报告。全市迅速建成了一支1000多人的工人武装纠察队,各镇、乡也成立了市(农)民自卫队。
是年6月,国民党反动军队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8月,国民党整编69师戴之奇部,从睢宁进占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宿迁市委在国民党占领宿城前夜,率党政军民撤离,辗转到朱湖(今泗洪县朱湖镇及周边区域),与泗宿县委会合。以宿迁市带出来的队伍为基础,成立了宿迁市武工队。市长赵群超任队长,市委书记苏公安任政委,率领武工队配合九纵八十一团在闸塘区(今宿城区罗圩乡及周边区域)开展对敌斗争。
宿迁市武工队在泗宿县委领导下坚持对敌斗争
宿北大战后,“整个苏鲁战局好转”。1948年上半年,淮海、淮北的国民党地方政权控制区日渐萎缩。7月,解放军江淮军区部队逼近宿城,国民党宿迁县守军孙良诚部西窜。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六),宿城第二次解放。泗宿县县长傅茂如和县总队参谋长魏存平等,组成宿迁市临时军管会。不久,原宿迁市委书记苏公安率领市委领导班子及武工队100多人,随主力部队抵达并接管宿城。宿迁市政权正式恢复。
复建后的宿迁市初属江淮二地委、泗宿县委双重领导。1948年8月,宿迁市委改组,充实了组织部、宣传部,对民运部及工、青、妇等部门领导予以任命。并将武工队的一部分干部充实到市、镇、乡领导班子,加强了基层领导。同时扩充了宿迁市大队。
宿迁市在泗宿县的位置
“二次解放”时的宿迁市城区
同宿城第一次解放一样,宿迁市委最紧迫的工作,仍是肃清残敌,开展生产救灾,重建社会秩序,大力恢复经济,维持市区治安。市政府废除了保甲制,建立以工人、贫市民为主体的镇、组制,并在基层全面组建了工、青、妇等各种群众性组织和联防队。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回到人民怀抱的宿城,重新焕发了活力。
宿城运河码头
恢复和发展较快的是工商业。华中银行江淮分行宿迁市办事处和宿迁市税务所相继成立,银行发放贷款支持商户复业,税务所暂免征收营业税,废除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切苛捐杂税。受优惠政策鼓舞,外逃商人纷纷返回,全市有396家商店先后复业,门面字号焕然一新。行商们把本地土特产金针菜、粉丝、花生等贩卖到徐州等地,购回各种日用品供应市民。运河船只分头赴台儿庄、枣庄、新海连等地,运来煤炭、食盐、煤油等,城区内商品奇缺的局面得以改善。
04
“县级宿迁市”的光辉业绩
淮海战役开始后的11月14日,宿迁市上升为江淮二专署直辖市,除了管辖原先的城区2乡12镇,另划入由泗宿县管辖的古城、杨集二区,行政职能相当于县。“扩容”后的宿迁市首先扩建了市大队,编为3个连,400余人。各区队的武装力量也得到了充实。
当时宿迁市的重点工作是支前,江淮专署领导坐镇宿迁市,统一指挥调配所属各县的支前工作。华东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刘瑞龙、华中支前司令部政治委员曹荻秋先后到宿城指导工作。淮海战役中,全市动员支前民工2000多人,小车300多辆,担架2600多副。支援各种粮食8.8万多斤,伙草20多万斤。为了方便大军行路,市政府就地征集船只、门板,在运河上架起浮桥。同时在宿城、耿车、杂八地等处,设立伤员接转站。战役胜利后,宿迁市干部群众举行了大规模的祝捷活动,慰问军、烈、荣、工属及支前常备民工家属、支前功臣。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1949年1月,宿迁市大队第二、三连上升为主力部队,市委另扩建两个新兵连补充市大队。不久,市大队编入华东军区警备部队第十四旅。二三月间,宿迁市掀起两次参军运动,征集新兵240名,除了50名留下做民警外,其余新兵均到江淮军分区参加主力部队。在此期间,宿迁市先后送出了1000多名优秀青年参加解放战争。3月,宿迁市接三野江淮支前司令部指示,与泗南县联合组成担架运输第三团随军南下。宿迁市抽调的民工编为第六营,承担为部队运输粮食、炮弹的任务。这些同志有的牺牲在他乡,有的在全国解放后就地安置,再也没有回到家乡。
1949年5月25日,苏皖第六行政区改为淮阴行政区,撤销所辖的宿迁市与原运东宿迁县,合并成立宿迁县。县驻地名称由宿迁市改为宿城区(后又改称宿城镇)。至此,革命战争年代的“宿迁市”,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的宿城风光
审核:高红强
发布:朱振鑫
,